2013-07-22 00:51:01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趙笛 王一鳴
每經記者 趙笛 王一鳴
7月20日,昌九生化(600228,收盤價27.96元)發布關于控股股東股權司法拍賣的相關事項說明公告,針對買受人以5.8~6.6折拿到標的、資產評估過程、拍賣機構程序等疑點進行解釋和說明。
針對外界最為關注的“本次被拍賣的1800萬股為什么不通過主動減持高價處理”這一疑問,昌九集團回應稱,贛州工投曾向相關部門請示減持股份,但未獲受理。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昌九集團此前曾有多筆大規模減持昌九生化股權的記錄,為何偏偏此次“未獲受理”?至于“未獲受理”的具體原因,昌九集團并未言明。
國資流失迷局仍待解/
昌九集團在公告中強調,“此次拍賣股票是法院強制執行,贛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以下簡稱贛州中院)是此次股票拍賣的執行人;評估機構和拍賣機構均由贛州中院委托,依照法規開展各環節工作;我司只是此次股票拍賣的被執行人,在法院強制執行條件下配合有關工作。詳細情況有關方面應向贛州中院咨詢。”
對此,此前參與競拍、并前往中證登公司上海分公司抗議的燕先生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程序上看起來合法,卻未必合理。比如幾個億的大標的,只給予半個工作日繳款時間,若是有人提前知曉,就準備得比其他競拍者充分;此外,對兩位梁姓買受人之間關系等這些公告中沒提,只是把一些爭議轉給了法院。
此前有分析稱,7月11日昌九生化出現一筆200萬股的大宗交易,應是東海投資曾競買的200萬股昌九生化股票,轉手即獲得了逾五成暴利。在7月10日過戶后,昌九生化股價放量出貨跡象十分明顯,兩位梁姓買受人也極有可能已通過二級市場減持出貨。
此外,《每日經濟新聞》曾報道,在昌九集團明明參與制訂“和解方案”的情況下,其竟聲稱民事調解書是2013年5月29日晚上21點才收到的,故根本無法按照民事調解書的要求在2013年5月30日前處置所持昌九生化3000萬股股票。對此有人質疑,這是一出竊取國資的“局”。
昌九集團回應稱,2013年5月28日相關方達成和解協議,5月29日晚21點收到民事調解書,是客觀事實,其經過積極努力,確實在客觀上無權也無法在約定的期限內履行該和解協議約定的義務。
低價賣股之責推給國資委/
對于“本次被拍賣的1800萬股為什么不通過二級市場或大宗交易進行高價處理?”這一疑問,昌九集團表示:“由于新老控股股東 (分別為贛州工投及江西國控)對轉讓股權款和改制資金支付次序存在分歧,致使我司改制資金遲遲不能到位;為此,贛州工投向贛州市國資委請示減持股票以解決改制之需,并通過江西省國資委向國務院國資委申報,但未獲受理。”
然而,令昌九生化投資者鄭先生頗為不解的是,就在兩年前的2011年9月,在昌九集團的權益變動中曾披露,昌九集團為了“獲取投資收益,償還部分負債”而進行減持所持流通股。彼時國務院國資委批復并同意昌九集團在2011年12月31日前出售所持*ST昌九股份不超過3600萬股的減持計劃,如果按此批復完成出售計劃,昌九集團所持股份不少于6162萬股,占其總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53%。最終,昌九集團在如愿完成減持后,持股比例下降至25.683%。
鄭先生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從以往情況來看,不論是二級市場還是大宗交易,昌九集團都不乏處理經驗。數據顯示,自2009年6月25日以來至2011年11月11日,昌九集團共計減持達28筆,累計減持共計4767.75萬股,占總股本比例為19.78%。
此外,昌九集團在說明中用“燃眉之急”來形容該筆3.52億元改制資金的重要性,但本次最終拍賣股數1800萬股僅為2011年減持計劃3600萬股的一半,減持數量下降,反倒未獲受理,這其中是否存在隱情?但昌九集團并沒有在說明中給出國資委未予受理的具體原因。
數據顯示,自7月8日晚昌九生化發布《關于控股股東股權司法拍賣結果的公告》以來,截至上周五(7月19日),在同期上證綜指上漲1.79%背景下,公司股價累計下挫18.91%,市值蒸發15.71億元。
縱觀整個事件,雖然昌九集團表態已經努力,但最終的結局是:這1800萬股最終落得六折拍賣是事實;拍賣環節雙方各執一詞、引起爭議是事實;買受人在7月6日拍賣完,7月10日過戶后,轉手即能夠獲得逾五成暴利是事實。二級市場投資者卻承受著短期股價大幅下挫的苦楚更是事實。對此,上述投資者問道:這一切能否處理得更好?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