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01 00:59:44
每經編輯 每經實習記者 丁舟洋 發自成都每經實習記者 丁舟洋 發自成都
每經實習記者 丁舟洋 發自成都
作為全國僅有的兩個國家級頁巖氣示范區,重慶涪陵區塊和四川長寧-威遠區塊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業界的神經,關于川渝經驗能否復制的討論也從未停止。
中石化江漢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測錄井公司相關負責人在11月27日的第四屆中國頁巖氣發展大會上表示,目前涪陵區塊已累計鉆井約100口、完井近70口,完成試氣40余口,年累計產氣超過9億方。涪陵頁巖氣已實現100%的商業化銷售。
“事實上,涪陵區塊的某些單井產量已高過美國水平?!敝惺髂鲜凸こ坦俱@井研究院副院長羅朝東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頁巖氣儲存識別與評價、大型壓裂、“井工廠”等一系列關鍵工程技術都在川渝頁巖氣區塊中取得了突破,在技術與裝備方面對其他頁巖氣區塊有著重要借鑒意義。
然而,羅朝東也指出了川渝頁巖氣占盡了“天時地利”,在地理條件上不具備可復制性。川渝頁巖氣的儲量豐富、埋藏較淺、離水源較近,“尤其是涪陵,地表和地質條件俱佳,周圍的配套管網和用戶需求都太好了,其他區塊很難如此理想?!?/p>
川渝探路商業化
從美國頁巖氣開發經驗來看,早期示范區塊的帶頭作用非常明顯。美國Barnett頁巖區在2000年初率先開發,在Barnett頁巖區的成功帶領下,其他區塊逐漸形成規模化開采,并在2010年后迎來爆發增長。
率先掛牌頁巖氣國家級示范區的四川長寧-威遠區塊和重慶涪陵區塊,在儲量、產量和商用方面都走在全國前列。中石化石油工程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汝山認為,包括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延長石油在內的“國家隊”有著數十年石油地質經驗,代表了中國頁巖氣開發的最高水平。其開采經驗為其他區塊和開發企業了解頁巖氣藏特性,獲得鉆井、壓裂和投產經驗等方面都提供了寶貴的第一手資料。
據《中國石油報》報道,中石油在長寧-威遠的頁巖氣戰略自2007年開發以來分為三個階段,第一步,地質評價,回答有無資源問題,選定優質開發區塊;第二步,產能評價,開展提高單井產量的先導試驗,確定水平井為主要井型;第三步,放大試驗,商業開發,建成規模產能。目前,長寧—威遠國家級頁巖氣示范區進入第三步階段,并提出“2015年產氣20億立方米”的目標。
10月29日,隨著威204井外輸控制閥門的開啟,威遠區塊頁巖氣流入川渝管網,進入外輸商用階段。重慶涪陵區塊則在2013年底傳出成功規模商用的消息。今年3月24日,中石化宣布涪陵頁巖氣田勘探獲得重大突破,將以原計劃10倍的產能,提前加速進入頁巖氣大規模商用開發,并且在2017年建成百億方產能。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認為,在輸氣管道壟斷、終端銷售價格機制尚未形成的當下,頁巖氣開發存在諸多不確定性,目的為賺錢的民企不愿意冒這么大的險。所以,“國企先走一步,做一些示范還是非常必要的”。林伯強表示,國企先以較快速度發展起來,在開采技術、盈利模式等方面做出示范。與此同時,民企也要慢慢發展,保住市場先機。
外部環境難復制
涪陵、長寧-威遠區塊取得的突破,讓資本又一次燃起了對頁巖氣的信心。羅朝東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涪陵頁巖氣的鉆井天數已經從過去的100多天進步到40多天了,鉆井成本大幅下降,其鉆井設備、技術和一體化的管理經驗對其他區塊具有樣本意義。
“涪陵區塊的頁巖氣工程技術和裝備制造都可以復制到其他地方?!敝袊凸こ虣C械有限公司總經理謝永金表示,目前已經在長寧威遠等地大量應用了。但在鉆頭、鉆具等鉆探工具上還要根據不同地質情況做匹配。
不過,從外部條件看,川渝頁巖氣仍有很多別的區塊難以復制的有利因素。就儲量而言,公開數據顯示,面積為283.56平方公里的涪陵焦石壩主體頁巖氣三級儲量達到2402.36億方,豐度接近于8.5;整個川東南探區的資源儲量為2.1萬億方;焦石壩主體的頁巖氣田還是不含硫化氫的優質天然氣干氣氣藏,連脫硫都不需要。
頁巖氣在壓裂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水,而水源豐富、頁巖井離水源近,又成了川渝兩大示范區的第二個重要優勢。事實上,即便是離水源近,頁巖氣井仍有面臨耗費大量精力卻最終徒勞的風險。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坦言,四川有一口井為了壓裂用了4.6萬方水,創造了世界紀錄,結果發現那口井根本沒氣?!板X和水資源就這樣打了水漂。”
在楊永剛看來,川渝頁巖氣雖然在點上取得了一些突破,但是在面上還沒有完全推開。廣發證券研報顯示,除了資源和技術方面的巨大優勢外,中石油中石化與地方政府的良好關系也是眾多民企難以企及的。為促進本地頁巖氣的開采各地方政府如四川、貴州都為試驗區內頁巖氣勘察開發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保障頁巖氣勘察開發用地用水等方面的需求。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