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4-12-08 17:49:07
國務院辦公廳在日前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食品藥品監管體系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中稱:“一些地方機構改革進展緩慢、力量配備不足,個別地方監管工作出現斷檔脫節,食品藥品安全風險加大、問題時有發生。”
每經記者 王雅潔 發自北京
發端于2013年三定方案中的食藥監機構改革碎步向前。
國務院辦公廳在日前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食品藥品監管體系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中稱:“一些地方機構改革進展緩慢、力量配備不足,個別地方監管工作出現斷檔脫節,食品藥品安全風險加大、問題時有發生。”
根據《每日經濟新聞》的梳理,針對上述現象地方基層正在頻頻就機構改革發力,包括江蘇、海南、浙江等多個省份區域,其工商、質檢、藥監三方共推,正力求將食藥監機構的整合與改革推向新的階段。
地方改革提速
舉例來看,12月7日,海南省繼日前的機構整合之后,日前又專門針對相關聯的審批事項實行“捆綁式”審批,試圖加大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力度,推出“多方合一”和“多環節合一”兩種新的審批模式。
記者獲悉,這兩種模式進一步縮短審批時限,在不降低標準、不放松監管的前提下,加快完成事項的審批,實現企業的“快準入”,獲得不少企業的點贊。
而“多方合一”審批模式是指把一些可以同步開展審批和同時進行現場檢查的審批事項進行組合,實行“同步申報、同步檢查、同步審批”的并聯審批模式,實現項目逐個申報審批到集中并聯審批的轉變,避免重復安排現場檢查和重復提供相關資質材料。
“多環節合一”審批模式是指把申請事項和所涉及需前置審批的事項進行分類組合,以主事項作為申請事項,相關前置事項實行承諾制認可方式提交材料,行政審批部門按照集中審批的許可管理原則,多個審批環節合而為一,結合主事項和所涉及的相關前置審批事項的相關標準和要求進行全程、統一審批。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目前海南省食品藥品監管系統編制已經超過兩千余名,食品藥品系統監管人數的大幅度增加,尤其是海南省首次在鄉鎮(街道)設基層食品藥品監管所,并將在村委會和社區建立協管員隊伍,監管的觸角直接延伸到基層,打通了長期困擾食品藥品監管工作的“最后一公里”。
除了海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江蘇省人民政府獲悉,根據該省的要求,2014年底前,江蘇省將完成省內各市、縣的工商、質監和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的改制工作。改制后,省級以下工商、質監部門將由垂直管理改為地方政府分級管理,而江蘇各市、區的原工商、質監、衛生、食品安全部門將整合出涉及食品安全監管和藥品管理的職能,在2014年年底前組建新的“食藥監”。
與江蘇相鄰不遠的上海,在今年業已完成了浦東新區的工商、質監、食藥監部門“三合一”整合,掛牌成立上海浦東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同時取消了原來工商、質監、食藥監部門的市級垂直管理,改為屬地管理。
尚未達成改革初衷
上述地方層面的頻頻推進,是否已經達成了決策層的食藥監機構整合與改革的初衷?
根據國家工商總局副局長馬正其透露的信息,直到2014年6月,也就是最后期限的半年之后,地方食藥監管職能的劃轉依然沒有完成。2014年6月之前,食品流通領域的安全監管在工商。劃轉后,2014年6月之后,全國如果大數來算,大致還有70%的縣市食品流通領域的監管依舊在工商部門。
年關將至,食藥監管體制改革如何突破人才、技術以及機構整合的瓶頸,繼續向前?
有地方食藥監人士表示,自從推行“三合一”改革之后,逐漸暴露出的一個問題是,專業人才的匱乏。頗具專業性的食藥監管領域,正面臨專業人才不足的阻礙。
相關數據顯示,全國工商系統公務員約為42萬人,食藥系統的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人員一共不到9萬。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劉鵬則在接受《南方周末》專訪時建言,對于地方政府而言,這其實是長痛不如短痛的選擇。
所謂短痛就是在預算和編制的硬約束下,如果不搞“三合一”,改革就會無限期地拖延,造成監管力量缺失,監管真空頻現,人員隊伍渙散,士氣低落,執法隊伍不穩定,這是短期問題。但如果搞了“三合一”,就會出現食藥工作弱化、專業性不夠尤其素質不高的問題,這在很多地方政府看來是長痛,不會一下爆發。很多地方想先治標,后治本,先合并,再來解決監管素質或者專業性的問題。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