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網 2015-06-16 00:56:11
目前,音樂劇市場是國內文化產業中發展最快的品類。而在運營模式上如何顛覆傳統,延長音樂劇演出的生命周期,成為企業能否贏得競爭的關鍵。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王霞
每經記者 王霞
從2014年開始,由于電影、電視劇、游戲等文化產業的市場競爭與飽和度日益提高,業內資本逐漸將目光投向相對“小眾”的音樂劇產業。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6月14日梳理發現,在過去的一年時間里,音樂劇產業內的多家公司在不知不覺中完成了多輪融資,并且融資的頻率在加速。可以說,音樂劇站在了新的投資風口。
目前,音樂劇市場是國內文化產業中發展最快的品類。而在運營模式上如何顛覆傳統,延長音樂劇演出的生命周期,成為企業能否贏得競爭的關鍵。
音樂劇市場成為下一個風口
去年5月,華策影視(300133,SZ)宣布切入音樂劇演出市場,出資2000萬元入股JDF金典工場。半年后,JDF金典工場對外宣布,公司已完成了B輪融資,入股方為和潤集團旗下投資公司,據悉在第二輪融資中JDF金典工場被給出了兩億的估值,B輪的融資金額約3000萬元。
去年8月份,中國百老匯娛樂控股有限公司在北京亮相,創始人為小馬奔騰前副董事長鐘麗芳,投資方百老匯亞洲國際有限責任公司、東實文化投資有限公司、君舍文化投資(北京)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別為40:30:30。
此外,七幕人生此前宣布完成A輪3000萬元融資,投資方包括大名鼎鼎的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以及華創資本。在獲得本輪投資之前,七幕人生曾獲得華創資本的天使投資。日前,七幕人生CEO楊嘉敏對外透露,公司正在計劃啟動B輪融資,“時間不會太久,預計就在今年下半年。”
而資本關注的背后,則是音樂劇市場規模的噴涌而起。道略演藝的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音樂劇票房收入約為2.34億元人民幣,雖不到日本市場的5%,但音樂劇品類的增速卻達到了21.7%,是現場演出中增長最快的品類。
為何此前看來相對冷清、小眾的音樂劇市場就突然火了起來?
“近幾年消費升級是其中一個原因,并且整個文化產業的升級給了音樂劇市場發展的機會。”一位長期關注文化產業的投資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此外政策的支持也對市場的培育、資金導向起到一定的催化作用。
楊嘉敏也向記者坦言,在歐美日韓等市場,音樂劇已經具有比較成熟的市場,其占比已經占到整個演出市場80%以上。但是國內還是尚未開發的處女地,在演出市場的占比尚不到10%。
追求“長尾效應”的運營模式
記者了解到,目前,市場上相對成功音樂劇的運作模式,主要分為兩種:一種類似于《媽媽咪呀》、《貓》等劇目,完全將國外原班人馬引進,在一定時間內集中演出;另一種則是類似于《我,堂吉訶德》《Q大道》《一步登天》等,從國外引進并改編成中文版進行全國巡演。
楊嘉敏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七幕人生目前的模式是根據市場反饋,從國外進行原版引進,并且進行本土化制作,并且在運營過程中利用大數據、互聯網技術進行傳播。
“相對來講,國外劇團國內演的成本較高,比如國際交通運輸、勞務費等費用,并且還要看劇團的空檔期。而后者的中文版本,能夠有效降低單場成本,進行長期演出從而實現盈利。” 楊嘉敏如此解釋為何要采用“引進+本土化”的模式。
前述投資人士告訴記者,對于音樂劇市場來講,最重要的就是“長尾效應”。所謂 “長尾效應”是與電影市場比較體現出來的,電影影響力是指數型的增長,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音樂劇所蘊藏的票房潛力卻是電影不可比擬的。
例如,音樂劇《悲慘世界》的票房累計收入超過18億美元,《劇院魅影》的票房累計收入為32億美元,音樂劇《獅子王》更是達到了驚人的62億美元,累積的票房收入遠高于一些電影巨制。
總體來講,傳統的音樂劇產業成本分為制作成本和運營成本,其運營模式與其他很多演出模式并不相同,短期的項目制對音樂劇市場來講,很難形成產業化發展。
據了解,在歐美稱成熟國家,一部成功的音樂劇平均創作周期5-7年,不少劇目都是從地方劇院起來,經過層層市場檢驗,常演不衰,從而能夠取得不錯的票房收入。
“而相對來講,我國音樂劇創作人才較少,經驗也不足,音樂劇創作環境比較浮躁,無法與國外媲美。”前述投資人士表示。
正因為此,目前國外優秀的音樂劇的版權之爭也越來越激烈,甚至有日韓的文化產業公司也正瞄準中國市場購買中文版權,以期望與國內的文化產業公司參與市場競爭。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