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地產 2016-07-12 11:52:46
中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需求的減少和消費結構的改變,將帶來房地產拐點?
每經編輯 王杰
(本文原載于微信公眾號“邦地產”Real-estate-circle)
幾年前,東京郊區,一位房東來拜訪他的租戶時,發現一具萎縮的骨架躺在出租屋里,這名租戶已經死了三年了。
沒有一個鄰居發現他已經失蹤,他的銀行一直固定繳納房租,一直到他的賬戶里分文不剩。房東因收不到房租來檢查,才看到了那可怕的一幕。
在未來數十年中,隨著老年人口比率的上升,可能很多城市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我們看看東京就知道。過去幾十年,日本人口曾呈現爆炸式增長,許多人背井離鄉來東京打拼,為了安置這些人,日本政府在東京郊區建設了很多新房,但隨著日本人口的銳減(有人估算,到2055年日本的人口將由現在的1.27億縮減到9千萬),很多區域會出現人去樓空的凋敝景象。
專家預計,如果當地政府不盡快著手制定措施應對城市的灰色未來,郊區的高樓大廈和各種建筑群也將被廢棄。
這些都給中國,帶來了什么信號?
老齡化帶來房地產拐點?
我國的老人有多少?
民政部在7月11日公布的《2015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給出了答案:截至2015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22億人,占總人口16.1%。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1.4386億人,占總人口10.5%。
按國際標準,如果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比例達到10%,或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7%,就進入了老齡化社會。有專家由此表示,中國已于2001年進入了老齡化社會。
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勢必帶來消費結構的變化。
從中國人的消費投資特征看,30-50后重視養老醫療,60后重視健康消費,70后更重視品牌,80后喜愛休閑娛樂和互聯網消費,90后重視休閑、娛樂方面的消費,購房需求下降。
原國泰君安首席宏觀分析師任澤平就表示,房地產周期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人口周期的一部分,人口出生數量領先住宅開工數量20年,20-50歲是適齡購房人群,2014年前后房地產投資到達長周期拐點,后房地產時代的典型特點是“總量放緩、結構分化”。
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要買房的人變得越來越少,但在北上深廣等城市房子會供不應求。
有人或許會說“以房養老”模式,是房地產在老齡化社會中發展的一個機會點。
“以房養老”是擁有房屋完全產權的老年人,將其房產抵押給保險公司,然后按月領取一定數額的養老金,期間老人仍然可以住在這里,仍然擁有對房屋的占有、使用、收益和經抵押權人同意的處置權,直至身故;而在老年人身故后,保險公司獲得抵押房產處置權,處置所得將優先用于償付養老保險相關費用。
但我們看到,截至目前,北京、上海、廣州、武漢等四大試點城市只有60戶投保,并且僅有一家保險公司推出了相關產品。因為絕大多數老人還是希望把房子留給孩子。
他們一來是擔心政策不成熟,害怕最后“沒房也沒錢”;二是是房價確實太高,老人以房養老了,子女卻買不起房,老人們又能真正安度晚年嗎?而大多數老人想把房子留給子女,那么未來的購房需求還會向現在這么強烈嗎?
房地產還有機會嗎?
可見,“老齡化社會”給房地產制造了不少困難,因為老年人對于住房的需求越來越少,而新生代對于買不買房,仍不確定。
但這讓邦也想到一個現象:兩年前一份叫《“90后”壓根兒就不買房》的演講PPT廣為流傳,隨后“叫賣情趣用品”的90后創業紅人馬佳佳成為名人,并一度成為開發商眼中的紅人。
為什么“馬佳佳們”會一夜成名?因為樓市大佬們開始審視馬佳佳背后的新一代消費群體。
原因很簡單,人口帶來的需求衰減問題,無法搞定;那么他們就必須要搞定新的消費載體——90后。
但邦爺還想提出一個角度:房價不止取決于供求,還取決于人口流動。我們以老齡化程度很高的上海為例。
據“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齡事業監測統計調查制度”統計,截至2014年12月31日,上海市戶籍人口1438.69萬人,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413.98萬人,占總人口的28.8%,也就是說每3人中就有1個60歲及以上老人。
上海老齡化嚴重,但邦爺要提醒你看另外一組數據:上海2000年的常住人口為1670萬左右,到2010年達到2300萬左右,增加630萬左右,增幅為38%。
也就是說,上海雖然老齡化嚴重,但人口的流動性也在增強。人口遷徙其實側面體現的是城鎮化的過程。任澤平則表示,人口遷移邊際上決定不同區域房市,根據國際經驗,人口將繼續往大都市圈遷移聚集。
而人口流動的加速,對區域房價來說,是很重大的影響因素,他不僅會帶動城市核心區域房價支撐力,還將帶動人口外溢區域(即城市周邊新興區域)的房價走勢。
*文中觀點為作者評論,和邦地產立場無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