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地產 2016-07-18 17:28:18
這年頭,一年房價不漲個20%以上都不好意思出來跟人打招呼。
每經編輯 蔡雅蕓
(本文原載于微信公眾號“邦地產”Real-estate-circle)
沒有對比,就沒有“優越感”。
17日,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公開表示,不建議投資海外房地產,最好的機會在中國,而一線房價上漲接近尾聲,看好1.5線和大都市圈的衛星城。
他為什么這么說?
因為從美國、加拿大,到澳洲、日本,中國投資者最愛砸金買房的這些國家,房地產市場都在經歷巨大的考驗。
先說日本。
日本的經濟狀況大家都知道,很不好!去年GDP僅增長了0.5%。最近關于“直升機撒錢”的信息更是鋪面而來,很顯然,日本的緊縮已經到了必須做點什么的時候了。
體現在房地產上,就是東京一度火熱升溫的房地產市場開始趨於平靜,新房、二手房市場也進入穩定的調整期。
數據上,東京5月份的新房銷售量比去年同期減少了14%,為3002套,其中單月銷售數量比為71%,勉強達到70%的分水嶺(這是判斷銷售業績好壞的紅線),在過去的6個月中,曾連續4個月跌落在50%、60%附近。
再看看美國。
都說美國經濟溫和復蘇,但非農就業數據一出來馬上打臉。美聯儲加息也像“空頭支票”,兌現遙遙無期……
有人認為,美國樓市泡沫2.0已經到來。主要原因是市場充斥大量、廉價信貸和流動性,被印出來的錢源源不斷流入不動產,買家則是大量的專業投資者和海外買家。
這種簡單粗暴的解決經濟不景氣的方式,雖然能讓經濟面看起來好一點,但當美國膨脹的需求一旦耗盡,就是樓市崩潰的時候。
澳洲。
從今年4月澳洲銀行對海外買家限貸、禁貸開始,唱衰澳洲樓市的聲音此起彼伏,諸如市場上購房的中國人銳減50%,澳洲公寓嚴重過剩等等。
就在最近,由于擔憂澳洲公寓市場需求下滑和供應過剩,花旗銀行(Citi)和隸屬荷蘭集團(ING Group)的ING Direct銀行,都宣布收緊對公寓的房屋貸款,貸款價值比率(LVR)將從80%降至70%。
邦爺此前從澳洲中介了解到,大部分中國人在澳洲買房都偏愛公寓,悲催的是,墨爾本中央商業區的公寓價格已經下滑了。
除了上面說到的國家,加拿大的房價像蹦極一樣大起大落,英國正面臨地產基金被大量贖回以及商業地產的大規模退房。
中國呢?
根據中國指數研究院的最新報告,上半年全國百城住宅均價累計上漲7.61%,正中任澤平所言。
盡管一線城市受到限購影響,北上深的房價漲幅已經不再領跑全國,但惠州、東莞、中山、廈門、南京等城市的漲幅反而更驚人。
房價漲幅靠前的城市主要有兩大類,一部分是房價上漲迅猛的二線“四小龍”——合肥、蘇州、廈門和南京;另一部分是環一線城市地區,比如廊坊、東莞、珠海、天津、昆山等,尤其昆山是受到上海購買力外溢的影響。
看到了嗎?這年頭,一年房價不漲個20%以上都不好意思出來跟人打招呼。
不過,合肥政府率先采取行動了。今年6月24日,合肥市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做好合肥市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的通知》,從7月1日起實施。合肥將開始執行限貸,并且提高二套房和三套房的首付比例,同時加大土地供應。
還有河北的“廊九條”,實行住房限購和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非本地戶籍居民家庭限購一套住房,且購房首付款不得低于30%。
但就在大家以為“一城一策”或將成為趨勢的時候,有人注意到,南京、合肥、蘇州這些城市的庫存周期僅僅在2個月左右。
也就是說,就算限購、限貸,開發商不加緊推盤,房價也還是要漲,搶土地搶到熔斷還會出現。
這時候,我們就需要望向頂層設計了。
7月14日,發改委新聞發言人趙辰昕就放話,對一線及部分二線城市,要密切關注其庫存下降情況,加大住房供應,合理引導住房消費,防止房價持續過快上漲;對三、四線等商品房庫存較大的城市,要根據當地市場情況,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化解房地產庫存。
在中國這片廣袤的土地上,樓市分化越來越嚴重,連社科院都建議要在“一線城市”收房產稅,一線城市大概早已無力吐槽,“咱能換個城市折騰嗎”。
*文中觀點為作者評論,和邦地產立場無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