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4-08 23:36:51
4月8日,北方信托在天津產權交易中心掛牌增資擴股,擬征集4名投資方,擬募集資金對應的持股比例為57.56%,此次增資擴股后,社會資本A將取代原控股股東泰達控股成為第一大股東。
每經編輯 陳玉靜
每經記者 陳玉靜 每經編輯 姚祥云
年初,北方信托混改招商會舉辦,擬采用增資擴股方式,引入3~6家戰略投資者,擬引入資金60億~80億元。
4月8日,這一增資擴股細節披露,北方信托擬征集4名投資方,對應的持股比例為57.56%,募集資金總額視情況而定。值得關注的是,此次增資擴股后,北方信托大股東之位將由新的戰略投資者擔任。
在發布增資細節同時,北方信托2017年以及最近一期的業績也已公之于眾。2017年,其實現營業收入6億元,同比下滑40.05%,實現凈利潤4.24億元。就新一季度而言,北方信托營業收入為5397.23萬元,實現凈利潤1777.01萬元。
4月8日,北方信托在天津產權交易中心掛牌增資擴股,擬征集4名投資方,募集資金總額視情況而定,擬募集資金對應的持股比例為57.56%,而根據此前的混改方案,北方信托擬引入資金范圍在60億元~80億元之間。此次增資后北方信托擬新增注冊資本11.21億元,截至目前,北方信托的注冊資本僅為10億元,行業排名靠后。
目前北方信托的股權較為分散,共有27名股東,其中前十大股東分別為天津泰達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泰達控股)、津聯集團有限公司、天津市財政局、天津泰達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寧發集團有限公司、天津泰達熱電有限公司、天津泰達電力有限公司、天津泰達水業有限公司、天津市醫藥集團有限公司、天津津融投資服務集團有限公司,分別持股32.33%、11.21%、6.23%、5.43%、4.75%、4.31%、4.31%、4.31%、4.27%、4.18%,其余17位股東共持股18.67%。
此次增資擴股后,北方信托的股東數量降至17家,大股東之位也將發生改變,社會資本A將取代原控股股東泰達控股成為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15.56%,泰達控股退而居其次,持股比例降至15.25%。緊隨其后的是社會資本B持股15.00%;社會資本C持股15.00%;社會資本D持股12.00%。值得注意的是,因北方信托增資后,泰達控股將失去單一第一大股東地位并讓出推薦董事長權利,為維護國有大股東權益,增資擴股后占北方信托15.56%股權的最終投資方(即大股東)應在將全部增資款支付至標的企業驗資賬戶的同時一次性支付經評估備案確認的標的企業賬面凈資產值與本次增資擴股所募集增資資金總額的1%給“泰達控股”。
對此,信托專家孫飛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是泰達控股讓出第一大股東的地位和董事長席位合理的溢價,合理的補償,這個是可行的,這是屬于雙方的約定,也就是說想要取得第一大股東地位的投資人也是愿意的。
除泰達控股外,增資后北方信托的市屬國有股東還有5位,分別是天津渤海文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以實際情況為準)持股12.00%;天津泰達水業有限公司、天津泰達電力有限公司、天津泰達熱電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均降至2.04%;天津泰達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持股0.63%。此外,另有7家原股東合計持股8.44%。
在北方信托增資擴股尋求戰略投資者的同時,現有股東之間的安排轉讓也在同步進行。掛牌信息顯示,在北方信托本次增資擴股掛牌交易的同時,北方信托部分國有股東之間擬采取非公開協議轉讓方式進行股權轉讓,其中天津津聯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所屬天津渤海文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增資后并列第4大股東之位)將收購天津國有股東254,599,298股(包括:津聯集團有限公司持有的112,227,970股、天津市財政局持有的62,419,161股、天津市醫藥集團有限公司持有的28,937,830股、天津津融投資服務集團有限公司持有的41,808,064股,以及法院裁定給泰達控股的原天津輪船實業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北方信托的股份9,206,273股)。此外,天津市醫藥集團有限公司等11家原股東的股權轉讓(合計10.07%股權)也同時進行。
值得注意的是,在增資擴股細節披露的同時,北方信托2017年以及最近一期的業績也得到披露。2017年,北方信托實現營業收入6億元,同比繼續下滑,達40.05%,實現凈利潤4.24億元。而就2018年一季度而言,北方信托營業收入為5397.23萬元,實現凈利潤1777.01萬元。
面對萎靡不振的業績,北方信托此次的資金用途也頗有所指,其表示,首先,回歸信托本源,踐行社會責任,將運用20億元左右用于信?;鸺帮L險管理需要,緊密圍繞地方供給側改革、創新驅動、綠色發展等戰略為主線,支持信托主動管理業務規模拓展;其次,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提高內部管理水平和公司運營效率,將投資10億元左右實現業務全國布局、多元化布局,業務轉型方向包括跨境金融服務、資產證券化、服務國企改革以及“信托+互聯網”的銷售服務升級等;最后,深耕資產配置領域,全面提升資產管理能力,運用40億元左右進行投資配置,提高固有資產收益水平。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