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4-10 21:43:15
數據顯示,2017年,通過私募地圖、投訴郵箱、來信來訪、中國證監會12386熱線等各類渠道,協會共收到投訴信息2090件,較2016年增長43.7%。在去年收到的投訴信息中,有七大問題是投資者關注的重點。
每經記者 肖鴻月 每經編輯 葉峰
4月9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公布了2017年投訴處理工作的回顧情況。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去年協會收到的2090件投訴信息中,被投訴機構達到了1070余家,其中有七大問題是被投資者“狀告”的重點。
協會數據顯示,2017全年,通過私募地圖、投訴郵箱、來信來訪、中國證監會12386熱線等各類渠道,協會共收到投訴信息2090件,較2016年增長43.7%,被投訴機構達到1070余家。
同時,在協會專設的投資者接待場所,2017年共接待來訪人員600余名,妥善處置了中源誠信、平安天鴻、深圳同盈、湖北中農高科、華夏恒業等多起投資者群訪事件。
在去年的2090件投訴中,私募基金業務占比達到90%。其中,私募證券為45%,私募股權(含創投)為48%。在被投訴的私募基金管理人中,80%不是協會會員。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投資者投訴金融機構發行的各類資管計劃未按期兌付等情況,相較2016年明顯增多。同時,在私募基金或資管計劃出現風險后,除向產品管理人追責外,投資者投訴托管方、銷售方、投資顧問等基金服務機構的情況,也在增加。
去年,協會的投訴事項處理辦結率達到67%,較2016年提高17%,共為投資者挽回經濟損失9.7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據2017年協會收到的投訴信息發現,2017年,主要有七大問題“惹怒”了投資者。
一是,以“私募基金”名義從事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在處理投訴中發現,不少機構假借“私募基金”名義,從事的業務本質并不屬于私募基金,甚至涉嫌違法犯罪。
例如,雖然以私募基金管理人名義登記,但業務活動長期游離在監管之外,發行產品不備案或僅個別備案。旗下產品“1萬”、“5萬”、“10萬”起投,以短期、高息利誘社會公眾投資,比如深圳同盈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青島力鼎投資有限公司。
另外,還有機構組織傳銷活動被立案偵查,比如北京東方財星國際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亦或是,非法發售“原始股”并承諾回購,比如昌龍運通(北京)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甚至,有的兼營P2P等非私募基金業務,引發兌付風險,比如中農高科(湖北)科技產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二是,機構登記信息不真實。2017年,私募基金管理人的高管人員登記信息不實情況較為突出,占投訴總量35%。例如,有的機構為完成登記備案,尋找有資質的外部人員“掛靠”,甚至冒用他人基金從業資格;有的在高管離職后長期占用其任職資格,或在離職人員反復要求下,仍不配合辦理信息變更。
三是,個別私募基金或資管計劃,由于所投項目資金流動性不足、產品凈值斷崖式下跌等原因,與投資者產生糾紛。例如,某知名PE公司設立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發行資管計劃專門投資于旗下PE投資的在股轉公司掛牌的企業,產品封閉期結束后,凈值跌幅呈斷崖式下跌,投資者蒙受較大損失,投資者質疑管理人在資金募集和產品運作過程中存在虛假宣傳、保本保收益、信息披露不充分、關聯交易等違規問題。
四是,產品運作中的不規范情形。諸如募集階段通過微博、微信朋友圈、群發短信、撥打電話等方式,公開或變相公開募集;冒用知名機構名義,或謊稱能以內部價、折扣價等參與上市公司定增項目;亦或是,承諾向客戶返傭、隱瞞或不如實披露所投項目的高風險性等。
例如,北京大白匯財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被多名投資者投訴,擅自變更合同投資標的、進行虛假宣傳、未按約定披露產品凈值等。此外,還有機構謊稱資金在知名金融機構托管,罔顧投資者資金安全,比如重慶盛云穆迪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五是,機構存在異常經營或不誠信情形。有的私募機構以及相關負責人被多次列入失信名單,例如華夏恒業投資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淮北市倚天投資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葉飛,因不執行法院生效判決,被多次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還有機構“人去樓空”、負責人失聯跑路,比如深圳前海旗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甚至,還有的機構被舉報從事“倒殼”活動。
六是,基金服務機構未盡相應職責。諸如,對其營業網點銷售人員管理不當,未及時發現或縱容理財經理向老年投資者銷售“飛單”、高風險產品;托管機構在合同管理、資金安全、監督投資運作、凈值復核等方面,未充分履行法律規定和合同約定。
七是,律師事務所及相關律師未能勤勉盡責。有的律師事務所及相關律師幫助私募機構出具虛假法律文件,騙取協會登記備案,甚至成為私募“倒殼”的幫兇等。
針對上述2017年投訴信息中反映出的七大問題,協會表示今年還將從四大方面重拳出擊。
首先,不斷完善行業規則和工作機制。2017年12月,協會公布了73家不予登記的私募申請機構名單及其原因,并公示了為其出具法律意見書的律師事務所及經辦律師。其次,協會委托2家專業機構,對10家涉嫌出具法律意見書未勤勉盡責的律師事務所進行專項核查。2018年3月,協會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私募基金行業自律管理的決定》,健全專業機構的責任追究機制。此外,還新增了離職高管申請強制變更的功能。
第二,持續強化行業自律管理機制。截至2018年3月,協會公布失聯(異常)私募機構共326家,92家機構被注銷登記,9家機構自行申請注銷登記,其中,失聯線索來自投訴信息的占比80%。
第三,協助公安司法機關打擊非法私募活動。從2017年的數據來看,協會已經處理執法查詢事項135件,涉及非法私募業務的占比96%,涉及各類查詢機構378家、產品1571只。
第四,不斷豐富投資者教育內容,制作專題投教宣傳片。例如,制作投教專題片《守護財富行動遠離投資陷阱》,警示投資者遠離非法私募和投資陷阱。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