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5-07 21:45:32
股神巴菲特雖然長期有著年化10%以上的超額收益率,但是這個超額收益率隨著時間往后也在不斷減少。這倒并非表明價值投資的方法已經無效了,而是說明資本市場其實是不斷進化成長的,基于價值投資的方法也要像一個系統那樣不斷進化。
朱昂
在上周末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在巴菲特的故鄉、公司總部所在地奧馬哈隆重召開股東會之后,有關股神及其投資理念再次成為一年一度的市場焦點話題。
對于投資,這些年很多人士開始逐漸相信一個“市場進化理論”。這個資本市場如同我們的大自然一樣,由不同的生物組成,有一個基本的判定獎懲機制。不同的人,各種不同的方法,也組成了一個具有進化生態體系的資本市場。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在很多時候,單一策略要想長期變得有效,這非常難。作為一個優秀的投資人,我們也必須去進化自己的投資方法和策略。由此我們可以從巴菲特的投資收益率曲線,來深度分析一下市場的進化機制。
我們看一個投資大師的收益率,許多人往往只是看一個長期的年化收益率。當然,這的確是衡量一個投資人最簡單的指標。
曾經有投資機構把全球著名投資大師的投資年限及其年化的超額收益率放在一起作了對比。在相關的分析中,股神巴菲特有超過57年的投資業績,其超額的年化收益率在12%左右。
但是如果我們用更加科學的眼光去看問題,更多應該從時間序列中做投資大師的歸因分析。比如很多投資大師的超額收益率在早期完成,也有一些投資大師因為經歷過長期牛市,其年化收益率會很高。由此我們可以將巴菲特的超額收益按照時間序列進行分解。
在上世紀80到90年代的時候,巴菲特年化收益率達到了36.8%,同期標普500的年化收益率為11.5%,巴菲特年化超額收益達到了25.3%。到了1990到1999年這一時期,巴菲特年化收益率28.6%(這里有一個誤解,許多人認為網絡股泡沫中巴菲特是跑輸市場的,但這僅僅是最瘋狂的1999年,巴菲特在整個90年代收益率是很高的),同期標普年化收益率16.3%。換句話說,巴菲特的年化超額收益率為12.3%。
然而到了2000到2009這一階段,因為經歷了全球金融危機,巴菲特的年化收益率只有1.3%,標普年化收益率更是只有-4.7%,巴菲特年化超額收益率達到6%。最后是2010到2016年4月,這段時間巴菲特的年化收益率13.5%,而標普的年化收益率13.4%,此時巴菲特基本上和市場收益率接近一致了。
所以我們看到一個現象:股神巴菲特雖然長期有著年化10%以上的超額收益率,但是這個超額收益率隨著時間往后也在不斷減少。上世紀80年代,巴菲特超額收益率高達25.3%,這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數字。其后的各個年代中,這個超額收益率逐步下降,從12.3%到6%,最后在2009年開始的最新一輪牛市中,巴菲特的超額收益率只有0.1%。
為什么巴菲特的超額收益率會逐步降低?我個人覺得還是市場的進化機制:一種投資方法難以長期有效。
價值投資其實是非常難模仿的,因為價值投資本身需要時間作最大的杠桿,這一點是反人性的。
從人性的角度看,大家都想賺快錢,最好明天就賺到錢。但是價值投資是很難賺快錢的,看中的是復利。所以在一開始,價值投資就因此而淘汰了很多人。
放眼全球,價值投資理念在主要的發達資本市場都是超額收益最高的。然而市場還是一個持續進化的生態體系,巴菲特所運用的價值投資方法,也會有超額收益逐漸消失的那天。筆者甚至認為,如果看未來10年,巴菲特很有可能再也跑不贏指數了。當然,股神估計很快就會退休,我們多半再也等不到十年。
這里我們希望表達的,并非價值投資的方法無效。而是資本市場其實是不斷進化成長的,基于價值投資的方法也要像一個系統那樣不斷進化。就像生物的進化一樣,需要建立一種體系,在一個大的體系中進化。我們看《富可敵國》(一部權威的對沖基金發展史,書中對美國大量金融界杰出人物戲劇性的沉浮進行了引人入勝的描述),也是一個完整的投資方法進化論。比如對沖基金的設立,對于宏觀策略的研究,對于量化策略的研究,對于資產配置的研究。這些都表明,市場本身的投資方法,也在不斷持續進化,并由此獲取超額收益。
所以不會有一種方法或者做法,能夠一直有效地戰勝市場。我們認為戰勝市場的難度在于,參與者群體本身也是在進化,這使得投資者需要持續學習,并且超越大多數人。
當然,過去還有一種方法是:從相對有效市場,進入相對無效市場。所以許多人會學習海外有效的方法,然后使用在A股市場。我們從股神巴菲特的超額收益率收窄中,也開始理解市場的進化機制,所以這也要求我們不斷學習,才能保持獲取超額收益的可能性。(作者為財經專欄作家,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點拾投資)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