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10-11 23:07:58
每經評論員 張懷水
南海之濱的鵬城深圳,再次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10月11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5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
一年之前,《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發布,引發熱烈反響。而《實施方案》的落地,不僅將為“十四五”時期深圳市的社會經濟發展提供更加清晰的規劃和指引,也將為全國其他城市高質量發展提供可復制推廣的“樣板間”。
回首中國改革開放40余年的崢嶸歲月,深圳從偏居一隅的“小漁村”成長為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從改革開放初期的“先行先試”到此次的“先行示范區”,充分驗證了唯有不斷改革創新,才能一直砥礪前行。
改革、創新離不開敢為人先、敢于試錯的勇氣。此次《實施意見》明確指出,賦予深圳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更多自主權,支持深圳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推進改革開放。這將為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增添更加廣闊的空間和擼起袖子加油干的豪情。
回望深圳發展的歷史,我們可以清晰地發現,深圳之所以在全國城市當中跑出屬于自己的“加速度”,離不開體制機制的不斷創新和與時俱進的戰略眼光。
舉例來說,出臺《個人破產條例》、實施營商環境改革20條、推出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四個千億”計劃、實施利港惠港“萬千百十”工程等,深圳在重點領域的先行先試總是敢想敢闖,敢為人先。這種獨有的城市發展“氣質”深入到城市的骨髓和細胞,感染著這座城市里的每一位奮斗者。
深圳的巨變也離不開國際化的開放視野。
改革開放成就了深圳,深圳自身的發展也印證著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實施意見》要求,完善高水平開放型經濟體制,支持以規則銜接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合作發展。擴大金融業、航運業等對外開放。
城市和人一樣,謀求發展不能閉門造車,而要以開放的姿態廣交朋友。深圳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強化“一核一帶一區”主引擎作用,攜手香港謀劃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這一系列開放舉措,為深圳打造國際化視野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條件。
深圳的高速發展離不開引才引智的人才戰略和完善的民生服務供給體制。
無論是一個國家還是一座城市,人才永遠是發展的內生動力。深圳早在2019年就實施了“人才減稅”政策,提出讓境外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享受15%個稅優惠政策。原本年薪百萬需要交45萬元的稅,如今只需繳納15萬元。此外,入戶補貼、伯樂獎等不一而足,只要是人才,深圳總有俘獲人心的政策。
隨著《實施意見》的落地,醫療服務跨境銜接、引進境外優質教育資源、開展高水平中外合作辦學等一系列民生服務供給新舉措將在深圳先行先試,開花結果。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央出臺《實施方案》,是新時代推動深圳改革開放再出發的又一重大舉措,也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關鍵一招。
與此同時,我們應當認識到,將深圳作為先行示范區顯然不單純是為了書寫一座城市發展的錦繡畫卷,而是要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號角下,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齊頭并進,多點開花,從而激發全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內生動力,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