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10-19 11:45:31
每經記者 李彪 每經編輯 陳星
2015年,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8.58億人,到2020年6月,這一數字上升到9.76億人,增加1.18億,社會保障網不斷織密扎牢。
但隨著老齡化趨勢加劇,我國養老保險基金的支付壓力將進一步凸顯。
如何緩解這種壓力?
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記者專訪時,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秘書長房連泉指出,“十四五”時期需要考慮的比較現實的問題是養老保險基金財務可持續。一些改革措施,比如延遲退休、延長最低繳費年限等可能會推進實施。此外,“十四五”期間,新業態下流動人口的社保問題越來越突出,要研究出臺適合新業態流動人口的社保政策。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NBD:“十三五”期間,我國養老保險制度取得了哪些成效?
房連泉:“十三五”期間取得的成績主要包括幾個方面:首先是參保方面,養老保險基本做到了全覆蓋,全民參保正在推進,城鄉居民的養老保險合并和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改革得到了進一步推進。
其次是待遇調整方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保險金上調的幅度比較可觀,每年平均上調幅度達到5%-6%,給予企業退休人員很好的生活保障。
此外,還有一些改革正在進行,比如:為了減輕企業負擔,正在推進的降低企業社保費率政策。其中,養老保險費率在“十三五”期間進行了下調,這是此前沒有過的。另外,還推出了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開展養老金第三支柱試點工作等。
當然,養老保險制度仍有不足,在一些方面的改革仍需要持續發力。
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面臨的問題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息息相關,總體看還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具體體現在:一是養老保險第一支柱(基本養老保險)比較強,第二支柱(企業年金)和第三支柱(個人商業養老保險)比較弱;二是統籌層次比較低,在基金的可持續性方面,各地差距較大,統籌層次仍在省一級;三是雖然實現了參保全覆蓋,但質量還不太高,有些人并未足額繳納,農民工、靈活就業等群體中也有一些人并未納入社保;四是基本養老保險基金面臨的可持續性挑戰比較大,老齡化趨勢加劇、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等增加了社保收支平衡壓力,基金的支出壓力比較大。
NBD:養老保險基金的支出壓力增大,引發了社會擔憂,您怎么看待這一問題?
房連泉:隨著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社保降費政策的推進以及今年疫情的影響,我們明顯看到社?;鹪絹碓骄o張,如果沒有進一步措施,養老保險基金結余可能會加速消耗。
我認為,養老保險基金收繳、支出都要改革。收繳方面要擴大覆蓋面,規范征繳,同時要控制支出。
建議建立科學、合理的養老金待遇調整機制,以完善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為基礎,逐步建立覆蓋機關事業、企業統一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基本養老金調整主要參考物價變動和職工工資增長情況,調整幅度需在考慮工資增長率和物價指數變化的基礎上,兼顧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財政負擔能力。此外要實行普遍調整與特殊調整相結合的辦法,并根據經濟發展和物價變動等情況,適時對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的最低標準進行調整。
與此同時,可以實施漸進式延遲退休政策,提高最低繳費年限,加大推進養老基金投資運營,實現基金保值增值。
NBD:延遲退休、延長繳費年限等政策改革引發較多爭議,您認為改革難點在哪?
房連泉:延遲退休政策實施的難點主要是社會認可度。
養老保險的最低繳費年限,國際上有15年、20年等不同規定。還有全額養老金的領取規定,國際上一般是繳滿35-40年,退休人員超過65歲,才能領取全額養老金,如果繳納年限不夠,需要相應扣減養老金。
目前我國規定的繳費年限是15年,很多人繳滿15年就不繳了,造成養老基金收入較低?,F在人們預期壽命延長了,應該鼓勵大家長繳多得。如果繳滿15年就停繳,按照現在60歲退休、平均壽命80歲計算,繳費年限和領取年限是不對稱的,會增加基金的支付壓力。
NBD:破解養老制度難題的關鍵是發展多層次養老體系,第三支柱的發展情況如何?
房連泉:養老保險第三支柱比較受關注,“十三五”期間已經開展了一些試點工作,但是試點范圍比較小,效果還不太顯著。下一步,希望在全國更多地方鋪開,作為養老金產品、儲蓄產品向金融機構放開,希望“十四五”期間加大試點、推廣速度。
第三支柱都是商業保險,面向全體人員,類似于理財產品,只不過是用于養老目的?,F在就業越來越靈活,第三支柱會逐步發展起來。對行業來說,這是一個機會,我國老百姓儲蓄率很高,能不能把儲蓄的錢用到養老上來,這是比較受關注的點。
相對而言,國外的養老保險第三支柱發展比較快。國外一般會給予稅收優惠,購買也非常便利,就像我們購買基金、股票等投資理財產品一樣。利用互聯網技術,讓產品進入老百姓的投資渠道,這是我們將來要努力的方向。
目前,我國養老保險第三支柱還有一些缺陷,原因也比較復雜?,F在對第三支柱發展的主要激勵政策就是稅收優惠,但我們推出的稅收優惠主要是針對有工作單位的就業人員,而不是所有人,這樣就使得它的受益面大大受限。另外優惠力度也不是太大,手續比較復雜。種種原因加起來,導致試點效果不盡人意。
NBD:針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付壓力等問題,“十四五”時期還需要采取哪些改革措施?
房連泉:我國老齡化趨勢逐步加快,預計到2030年左右到達頂峰。和養老金相關的是人口,繳費人口增長速度在下降,退休人口增長速度在上升,養老保險中的撫養負擔會逐步加劇?,F在我國的養老金制度撫養比已經降到2.7:1,即2.7個參保人口養一個退休人口,“十四五”期間撫養比會進一步降低。
從人口結構變化趨勢看,退休人口維持6%-7%的增長速度,參保人口只有2%-3%的增長速度,這必然導致養老保險基金的負擔越來越重。
應對老齡化社會,很早之前相關部門就在進行延遲退休的對策研究。延遲退休一開始會是很緩慢的過程,會有一個很長的過渡期。
同時,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要加快落實。養老保險第二、第三支柱的發展與第一支柱相比有一定距離,要進一步促進其發展。
“十四五”期間,新業態下流動人口的社保問題越來越突出,要研究出臺適合新業態流動人口的社保政策,讓這部分群體在負擔不是太重的情況下加入基本養老保險。另外,要出臺一些激勵政策。原來的養老保險主要以單位繳費為主,以后應該讓這些個體人員也參與到養老保險中,加強全民參保。
此外,“十四五”期間需要考慮養老保險基金的財務可持續性,延遲退休、提高最低繳費年限、養老金投資運營、劃轉國資、全國統籌等方面都需要加大改革力度。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