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11-10 08:51:15
每經評論員 王紫薇
11月6日至7日,央視新聞在進博會中聯合中意客戶端和總臺歐拉中心,發起了“輝常琦妙”(康輝+李佳琦)和“權薇認證”(朱廣權+薇婭)兩場直播。據央視新聞官方消息,兩場直播帶動歐洲五國商品銷售額均破千萬元,總銷售額超1.4億元??鋸埖匿N售額和“秒罄”的商品,讓外國經銷商大呼中國市場“神奇”。
后疫情時代,直播帶貨已經成為中國率先打開市場、激發市場活力的一張名片。作為一種新興業態,直播帶貨重新定義了人、貨、場,用直播間鏈接需求方與供給方,實現了更高效率的對接。直播帶貨亦在脫貧攻堅、助農等項目中發揮了自身魔力,幫助農產品打通產供銷,更高效觸達需求者。因此,直播帶貨不僅吸引了大量明星網紅的參與,企業家、官員也成為直播帶貨的???。
在今年的“雙11”購物狂歡中,直播帶貨成為各大電商平臺的重頭戲。淘寶平臺,李佳琦、薇婭兩人“雙11”10月20、21日兩日預售商品累計銷售額超91億元、京東直播11月1日零時十秒帶貨破億元、蘇寧雙11期間各主題的大大小小直播累計超5萬次。
直播電商一路凱歌,即將邁入萬億時代。但在這個當口我們也應看到,隨著大量商家的涌入,直播電商賽道過熱、商家良莠不齊引發的問題時有出現。
市場監管總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國12315平臺共接收“直播”相關投訴舉報2.19萬件,同比增長479.60%。其中,直播帶貨訴求占比近六成。中國消費者協會公布的《直播電商購物消費者滿意度在線調查報告》顯示,近四成(37.3%)的受訪消費者在直播購物中曾遭遇產品質量問題。
成績與投訴“雙高”、贊譽與差評齊飛,種種跡象顯示,加強直播帶貨行業監管刻不容緩。
實際上,今年以來,直播帶貨的監管力度不斷加強。上半年,各地政府便相繼出臺了有關視頻直播購物的管理規定,“雙11”期間,多部門再次重拳出擊:11月5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了《關于加強網絡直播營銷活動的監管指導意見》;6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中央網信辦、稅務總局三部門聯合召開規范線上經濟秩序行政指導會,要求杜絕刷單、刷評、炒信等失信造假行為,不得發布浮夸直播帶貨戰報虛增流量,依法落實網購七日無理由退貨、產品“三包”等規定。
各部門法規的頒布可謂一劑“清醒劑”,在“雙11”這個節點顯得尤為及時。直播帶貨如若不及時規范,在“眾人狂歡”中一路狂飆,走上岔路恐不可避免。針對直播新業態構建有效的監管體系,不僅是匡正行業發展、避免發展中的不必要損耗,也可提升消費者直播間購物體驗、有力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
直播帶貨已經成為推動消費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新業態,在雙循環新格局的構建中地位可期。強化監管,正是為了行業能夠行穩致遠。相信經過監管規范之后,直播電商將加速告別野蠻生長,更健康地發展下去,成為經濟雙循環的新引擎。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