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1-04-28 23:19:16
◎“遭遇網絡詐騙,這充分暴露出奧普生物在內控上是存在缺陷的。不過,按正常情況,應該是進行補救了?!庇?投行人士表示,這算不上重大內控缺陷,但肯定是內控上存在一些問題。
每經記者 朱萬平 每經編輯 張海妮
在沖刺IPO的關鍵期,一則夫妻離婚后財產糾紛官司,曝光了上海奧普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奧普生物)1.7%的股權暫未轉讓的原因。
具體而言,奧普生物的股東、董事、總經理李福剛夫婦,因感情破裂,雙方協議離婚。離婚后,雙方需要分割房產、股票等共同財產,這其中便包括奧普生物的相應股權。不過,法院考慮到奧普生物正籌備上市等,對分割相關股權的訴訟不予處理,僅稱李福剛夫妻可在適當時候另行處理。
“由于李福剛持有奧普生物的股權比例較小,即使分割股權,也不會對公司的控制權造成影響,只要不影響公司實際控制權的,都不算很大問題。”一位資深投行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招股書(申報稿)顯示,2017年至今,李福剛未對外轉讓過奧普生物的股權。
奧普生物的實控人是徐建新、翟靖波夫婦。目前,徐建新夫婦二人合計控制著公司58.82%的股份。不過,奧普生物的日常運營主要由總經理李福剛負責。
現年46歲的李福剛先后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同濟大學等高校讀書,2005年他加入奧普生物,擔任公司總經理職務至今。
目前,李福剛是奧普生物的前十大股東。招股書(申報稿)顯示,李福剛持有奧普生物1.7%的股權,位列第8大股東。不過,目前李福剛所持的這1.7%的股權,似乎并不穩固。
2017年9月,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公布了一份《陳某與李某1離婚后財產糾紛一審民事判決書》(案號(2017)滬0115民初30025號)。這份判決書顯示,出生于1975年的奧普生物的股東李某1,與前妻陳某發生財產糾紛,要求分割股權。而奧普生物的所有股東中,只有一名股東姓李,這便是李福剛,他同樣出生于1975年。
圖片來源:裁判文書網截圖
李福剛的前妻比他小7歲,是一位80后。2002年,早在李福剛加入奧普生物之前,27歲的李福剛與20歲的陳某與喜結連理,步入婚姻的殿堂。7年后,2009年李福剛的女兒出生。然而,平靜的日子并沒有持續多久,2015年5月,李陳二人分道揚鑣,協議離婚。
根據當時簽訂的《離婚協議書》,雙方就房產、債務等進行了分割。其中,對李福剛所持的奧普生物相關股權分割也做了約定:李福剛所持奧普生物1%股權歸女兒所有,離婚后暫時歸前妻陳某所有,最終歸女兒所有。
不過,上述股權的變更并沒有完成,為此陳某將李福剛告上法庭。而李福剛對將相關股權轉讓給女兒沒有意見,但他認為,上述股權轉讓沒有約定履行期限,且現在奧普生物正籌備上市,如股權變動,手續很麻煩,會對股權利益有損害,故不同意立即變更。
最終,法院支持了李福剛的訴求。“被告要求等公司上市后再考慮的意見尚屬合理,故本案對此不予處理,雙方可在適當時候另處。”相關法院在判決文書中稱。
而從法院的判決來看,李福剛與前妻就奧普生物股權的爭奪,只是暫時平息,相關的股權最終會進行轉移,這也給奧普生物的股權結構穩定性帶來“隱患”。
不過,一位投行人士對記者表示,由于分割的股權比例并不大,因此股權分割,不會對公司的控制權造成影響。“只要不影響實際控制權的,都不是啥大問題。”
奧普生物前身成立于1994年,距今已有超過25年的歷史了。然而,這二十多年奧普生物的發展卻較為緩慢。從奧普生物的發展歷程來看,其最早靠做代理起家,主要是將國外品牌的醫療設備,賣到國內。
這種類似“倒爺”的做法,隨著時代的發展已不再行之有效。為此,近年來,奧普生物也開始進行轉型,開始進行自行的研發,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不過,就目前奧普生物的體量而言,依然比較小。2019年,奧普生物營收還不到2億元,歸母凈利潤4200多萬元。而去年受疫情影響,奧普生物主營業務收入為1.42億元,同比下降26.96%。
而據奧普生物披露,公司在去年疫情最嚴重的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收入下滑最嚴重,其中第二季度收入幾乎腰斬。從去年第三季度開始,國內疫情形勢逐步趨緩,奧普生物單季的收入也出現了回升,但仍然低于2019年同期水平;2020年第四季度,奧普生物的營收也仍然沒有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水平。
圖片來源:招股書(申報稿)截圖
值得一提的是,報告期內,奧普生物還曾遭遇網絡詐騙。一份2018年公布的判決書顯示,奧普生物的一位會計員工在被他人通過QQ聊天方式冒充該公司負責人,并被以支付貨款為名,騙走該公司48.3萬元。被騙后,這筆錢隨即被人取走后導致無法追回。
“遭遇網絡詐騙,這充分暴露出奧普生物在內控上是存在缺陷的。不過,按正常情況,應該是進行補救了。”上述投行人士表示,這算不上重大內控缺陷,但肯定是內控上存在一些問題。
針對公司IPO事宜,《每日經濟新聞》記者4月28日撥打奧普生物公開電話,但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