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1-01 10:14:21
每經記者 黃小聰 每經編輯 葉峰
轉眼間,2021年已成往事,回首過去一年,你的投資收益是多少呢?
在基金方面,雖然2021年整體收益不如前年,但是部分主動管理型基金還是給投資者帶來了不錯的回報。在表現最好的一批基金中,2021年公募冠軍再次出現了翻倍的情況,收益達119.42%,另有多只基金的漲幅超過80%。
進入2022年,投資者最關心的依然是新的一年,有哪些機會值得關注?該如何進行布局?
記者在歲末年初之際,采訪了2021年冠亞季軍基金經理,以及前兩年冠軍基金經理和多位明星基金經理,就2022年的市場來一場書面的圓桌對話。
2021年冠軍收益:119.42%
截至2021年12月底,Wind數據顯示,全市場基金最近一年的收益最高的是119.42%,收益最低的是-49.11%,中位數為4.24%,算術平均收益率為4.85%。
進一步細分來看,普通股票型基金的收益中位數是8.04%,算術平均收益為7.29%,而偏股混合型基金的收益中位數是5.24%,算術平均收益為4.5%??梢?,2021年普通股票型基金的收益要好于混合型基金的收益。
而在偏債混合型方面,2021年的收益中位數是5.66%,算術平均收益為3.11%,同樣也有較好的表現。
整體而言,雖然2021年基金的整體收益比不上2020年,但是依然具備較好的賺錢能力,如果投資者2021年投資業績能在4.85%之上,那么相當于達到了市場的平均水準。如果在2021年的收益能超過7.29%,那就相當于戰勝了普通股票型基金的市場平均水平。
具體再從業績榜單來看,2021年投資收益超過80%的基金如下:
數據來源:wind
從業績榜單可以發現,一是,再現了前幾年一位基金經理管理的多只產品集體打榜的情況,繼2019年的劉格菘、2020年的趙詣之后,2021年前海開源的崔宸龍同樣也有2只基金拿下了冠亞軍。
二是,排名靠前的基金均為主動管理型基金,這也體現了這類產品在結構性行情中的優勢。
三是,新生代基金經理的“后浪”來勢洶洶,排名靠前的這些基金經理,有不少都是管理公募基金時間在3年以內的基金經理。
業績榜單前后差異大
如果從不同類型的基金來看,2021年全年的表現也有很大的差異,首先在普通股票型方面,2021年全年收益前20名的基金如下:
數據來源:wind
從這些基金可以發現,第一名和后面名次的收益其實拉開了很大的差距,而從持倉來看,大多數還是集中在新能源相關板塊,具有比較明顯的主題特征。不過也有一些不太一樣的基金,比如建信中小盤、中庚小盤價值等,配置了一些能源、資源類的低估值個股,而這些板塊和個股其實也隱含了碳中和、碳達峰的主題。
偏股混合型基金2021年業績排名前20的基金如下:
數據來源:wind
混合型基金前20的業績差異并不像普通股票型那么懸殊,而在持倉方面,持倉同樣也離不開新能源的主題,但同時也有部分基金有更加多元化的持股,比如韓創管理的大成新銳產業,持有能源、電力甚至是券商板塊,相對比較分散。
當然,2021年也有部分基金表現不佳,從業績排名靠后的基金來看,也有接近20只基金跌幅超過25%,具體如下:
數據來源:wind,部分數據截至12月30日,剔除聯接基金,多個份額的僅保留一個份額
這些基金主要的配置方向大多集中在境外市場,2021年港股市場的低迷讓不少QDII以及看好港股的基金經理很受傷,這其中也包括了張坤管理的易方達亞洲精選。
此外,2021年消費、醫藥板塊的持續低迷,也讓不少配置在這個方向上的基金,表現比較落后,典型的如鵬華創新未來18個月以及東吳雙三角股票等。
年度業績TOP5基金經理看后市
進入2022年,又是新的開始,對于投資者而言,新的一年,是該調整方向還是延續2021年的投資邏輯呢?上述這些2021年業績排名靠前的基金經理,又是如何看待新一年投資的呢?
記者近期采訪了業績排名前5的基金中幾位主理基金經理,來看看他們的新年觀點。
NBD:對于2022年的A股或港股市場,有什么樣的判斷?
前海開源基金崔宸龍:A股和港股市場整體的表現很難判斷,我覺得短期的表現都是波動。我不知道驅動短期波動的因素是什么,短期市場的表現可能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尤其是會有一些突發性的因素,因此判斷整體的表現對我來說很困難。但是優秀的行業和公司具有超越市場整體表現的機會,這也是我主要關注的因素。因此不論2022年的市場是如何波動的,我將會繼續堅持長期基本面的投資基礎,在市場中挖掘出具有長期較好回報的投資機會。
大成基金韓創:首先,2022年風格會更均衡,不會像2021年或2020年這么極端。諸如消費之類的行業估值回調了不少,2022年大的市場背景以及政策環境,相對比較有利。第二點,若2022年要出現比較明顯的風格切換,則需要有比較大的政策背景,比如地產的政策若出現明顯變化,為了穩經濟出臺一些強有力的政策,有可能會促成風格轉換。
廣發基金唐曉彬:我們對2022年的市場并不悲觀。2021年,很多細分行業的盈利增速可以達到30%以上,到2022年盈利增速快的行業可能會變得比較稀缺。港股方面,目前港股正在面臨類似2018年底的A股的投資機會。我們會在低估值的范疇里關注一些盈利非線性變化的細分行業龍頭。
NBD:2022年看好的行業或板塊有哪些?
前海開源基金崔宸龍:具體到行業方面,2022年繼續看好以新能源為代表的能源革命主線帶來的長期投資機會,這一主線所產生的投資時間和空間維度可以媲美歷史上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工業革命,而我國在這次能源革命中處于全球的領先地位,大量中國的龍頭企業也是全球的龍頭企業。因此在國內資本市場上,我們能夠分享到行業最好的發展成果,助力國內優質企業加速發展。
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的大戰略已經明確了未來新能源行業的發展目標,而我們相信在政策和產業的共同努力下,未來新能源整個大產業將會迎來波瀾壯闊的發展。我們距離行業的天花板還有很遠的距離,無論是從產業規??臻g的角度還是在技術潛能的角度看,新能源行業未來的潛力無限。
2022年包括鋰電池和光伏在內的主要細分領域基本面依然處于快速增長階段,在這種快速增長的階段,產業鏈的不同環節由于擴產周期長短不同,歷史產能擴張進度差異等等因素,容易出現個別環節的供給緊張從而拖累了整體銷售量的增長。但是從長周期的維度看,這些產能限制往往是一個短期階段的現象,長期看各個環節的產能會跟隨著真實需求的增長而不斷增長,最終都能夠滿足終端需求。而在這種短期波動的情況下,緊缺環節會賺取超額利潤而其他環節利潤受到擠壓,但我相信除了個別環節的供給是由于高壁壘造成的,會形成長期較好的經營利潤,長期看這種短期的盈利波動對于公司長期投資價值影響較小。從長期投資的角度分析,目前無論是新能源車還是風電,光伏在全社會發電量中的占比均處于個位數的水平,未來的成長空間巨大,同時無論是政策支持還是經濟性和產品性能均支撐這些產業在長周期中不斷發展上行。
具體到細分領域和方向,我們認為能夠始終帶領行業技術前進的企業長期看會創造超額價值,同時要規避潛在有被淘汰風險的技術和產品。根據行業基本面的發展情況展望,未來鋰電池的創新需要重點關注46800電池,硅碳負極,磷酸鐵錳鋰正極,CTP/CTC等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應用,光伏方面則需要關注異質結電池,顆粒硅量產化,大硅片等等方面的變化帶來的投資機會。
廣發基金唐曉彬:首先是大資管業務,我們看好未來大資管行業的發展,也就是券商行業,它既有長邏輯,也有短期催化因素。無論從海外過去20年的發展,還是從我國發展的現狀看,未來資管公司龍頭化將是一大趨勢,它會體現在券商的各個業務條線,無論是投行業務,還是融券或衍生品業務。
從2021年上市券商的中報看,基金公司為券商貢獻的利潤占比超過5%的有18家,超過30%的有5家,未來這個比例仍會提升,這是我們關注券商的長期邏輯。短期而言,現在A股市場成交量持續突破萬億,這對券商的經紀業務也是一個支撐。從估值水平看,我們看到券商的PB估值,在過去5年屬于后20%分位的水平。所以,我們認為券商現在的性價比或比較高。
其次,新能源運營也是我們比較關注的行業。我們看到隨著光伏和風電全面進入到平價上網時代,這對運營商是明顯的利好,因為它不再依賴補貼,可以根據下游需求自主決定新增裝機規模,打開了整個行業的天花板。從新能源運營商2021年的中報業績,到2022年的盈利預期,以及對應2022年的估值可能只有20倍,綜合因素下,我們認為新能源運營商的性價比或許也比較高。
大成基金韓創:2022年看好的方向,第一個重點方向是制造業,制造業的比較優勢最明顯,會持續挖掘這一塊的機會,目前確實找到了一些個股,不管市場風格會怎么變,持有這些公司在2022年還是能獲得一個相對不錯的回報。第二個重點就是雙碳方向,這個范圍非常廣,包括正在演繹的電網投資方向以及一些高耗能行業,雖然10月之后受政策逆轉影響產生了較大回撤,但里面有偏周期成長的方向,是值得關注的。經過一輪的回調,很多個股隱含預期比較低,只要2022年價格中樞不下降,這些個股應該還是比較有機會。第三個方向就是財富管理,大勢所趨。其他,還有金融類的個股也會有所配置。總體來說,持倉都是從中微觀角度做了深入研究之后去配置,而非基于宏觀去做的配置。
NBD:選股策略以及操作邏輯是怎么樣的?
寶盈基金陳金偉:首先,我自己的選股是完全的自下而上的這種策略,先看公司,如果我選擇這個公司,它屬于新能源或者屬于半導體,僅僅是因為它符合我的這個選股標準,它恰好屬于這個行業,而不是說先看好新能源或者先看好半導體,然后從而去選到這個標的。所以我是一個純粹的“翻石頭”的投資策略。因此,宏觀政策的變動對于我的個股操作不會產生較大影響,我覺得估值高了就會選擇賣出。選股方面,我會做一些簡單量化初篩,新的上市公司我都會簡單掃一眼,也會跟同行聊,包括其他內部基金經理推薦,各種來源都有。其實很難去把它歸結為單一的來源,我對公司沒有偏見。
大成基金韓創:首先,只有在安全邊際足夠大時,才會買入標的公司。而賣點的考慮方面,個股跌20%與跌50%的意義是不一樣的。跌20%有可能只是市場波動,是可以接受的,此時如果對標的公司信心比較大,不太可能賣出。
其次,在賣出標的公司時,要考慮兩個方面:估值與業績。估值方面,當標的公司的泡沫化非常明顯時,例如當下比較熱門的“元宇宙”概念,就會選擇賣出;當標的公司估值偏高但不存在泡沫,且后續業績增長能夠消化估值,也不會馬上賣出。業績方面,當標的公司的業績短期爆發,但基金經理判斷未來大概率能夠維持,也不會馬上賣出。
當判斷失誤時,比如當覺得行業要反轉,其實行業沒反轉;覺得公司管理要改善,但實際上管理沒改善,會出現買入后立即賣出的情形。
明星基金經理話2022年
除了2021年表現最好的幾位基金經理,記者還進一步采訪了2020年和2019年的冠軍基金經理,以及多位明星經理,來看看他們對于2022年又是如何看的。
NBD:對于2022年的A股或港股市場,有什么樣的判斷?
廣發基金劉格菘:我覺得2022年市場的關鍵詞應該是分化:行業之間、同一個行業上下游、同一個賽道的細分領域都會有較大分化,這也許是2022年市場最主要的特點。對我們來說,2022年應該是更考驗基金經理的眼光,更考驗基金經理對產業格局理解的一年。
農銀匯理趙詣:站在當前時點,我認為2022年所面臨的投資環境比2021年年初好,這將是一個結構性行情更多的投資年份,考驗基金經理的投資能力和選股水平,需要選擇標的阿爾法更高的公司,力爭投資者帶來更好回報。
景順長城楊銳文:整體來看,由于疫情對各國的生產和消費帶來巨大的沖擊和破壞,不斷損傷各國居民的資產負債表。從全球范圍內來看,仍然看不到通過加息大幅回收流動性的可能性。我覺得全面性的行情可能性很低,更可能是結構性分化的行情。后續更可能出現的是相對疲弱的經濟以及過剩的流動性并存的局面,市場的聚焦點會更為偏向于科技與制造。
中庚基金丘棟榮:展望2022年,雖然流動性仍然相對寬松,但是經濟下行的壓力確實存在,在這樣的背景下市場結構性高估與低估并存的現狀預計階段性將維持,投資要更扎實地建立在業績和盈利的基礎上,對面臨基本面風險釋放同時交易擁擠的高估值資產要保持謹慎,找到那些風險不大、成長性很好同時估值又非常便宜的行業和領域,去構建低風險、高收益的投資組合。
匯豐晉信陸彬:對于股票市場,我認為2022年有望比2021年更加友好。目前經濟有一定的壓力,接下來政策可能會釋放,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對于未來流動性和宏觀政策,我們可以給更高的假設。另外,當前的估值水平,又回歸到了中樞的位置。所以不管是從估值還是從宏觀和政策流動性的角度,2022年的外部環境都比2021年會更加友好。
NBD:2022年看好的行業或板塊有哪些?
廣發基金劉格菘:行業配置上,我應該會延續自己在季報中提出的全球比較優勢制造業這個方向,再做深入挖掘。2021年雖然很多行業在輪動,但是看2022年,對全球比較優勢不利的影響因素會逐漸淡化,所以核心還是要看全球比較優勢制造業的競爭力有沒有在過去一年有所提升,供需格局有沒有變好。我自己的觀點是看2022年,全球比較優勢制造業在公司的護城河、上下游產業鏈匹配能力上,競爭優勢進一步強化,所以2022年還是圍繞全球比較優勢制造業進行配置。
農銀匯理趙詣:從市場布局來看,如果不考慮宏觀層面可能的變化,以新能源、科技為主的高端制造和以醫療、消費為主的大消費板塊未來都將有很大的投資機會,這其中新能源汽車增速高、估值低,相對更為占優。盡管2022年新能源車有的環節可能會盈利不達預期,出現行業分化,但細分領域有很多機會,配置行業上,依舊圍繞著新能源、半導體和軍工來布局。
銀華基金李曉星:科技方面,2022年新能源、半導體還是最主要的投資方向,但要關注三點變化,第一,2022年需要進一步觀察大家對于新能源發電端的預期是否有變化,而從用電端來看,汽車消費結構的變化就是新能源汽車消費的加速,這個方向我們認為沒有問題。第二個變化是地緣政治的變化。未來,包括芯片、軍工等產業我們都要拿到自己手中,這是硬科技方面的變化。第三個變化是在反壟斷的背景下,互聯網產業也會發生新的變化。
消費方面,整體來看,2022年消費投資是需要在不同品種間切換的市場,而不是同一品種從年初拿到年尾就可以躺贏的市場。從收入端和利潤端來看,消費品公司2022年業績將回歸正常經營狀態,同時也出現了估值切換的空間。因此,對整個消費品行業2022年收益率較為樂觀。具體到細分板塊,我們更為看好高端消費和可選消費。2021年業績承壓的大眾消費品、大眾食品,預計從2022年二季度開始,盈利的拐點就會出現。
對于醫藥行業,我們也不悲觀,當政策的密集期過去后,2022年上半年醫藥依然會迎來不錯的投資機會。往未來看,醫藥這個大板塊中有很多細分子行業,要更多地自下而上去尋找個股機會,選擇一些更有成長性標的來抵御政策帶來的壓力。”
景順長城楊銳文:短期難以準確判斷方向,但是就更長視角來看,優質的科技龍頭白馬股以及以專精特新為代表的中小市值龍頭充滿機會,細分方向包括半導體和電動智能汽車。
匯豐晉信陸彬:第一個方向是核心資產,主要包括醫藥、消費、新能源、半導體這些長期空間比較大、優質公司比較多的行業。2022年我們會時刻比較這些行業的基本面和估值。
第二個方向是指數權重股中的低估值價值類。我們在價值領域里優選了房地產行業做了配置。從二季度末和三季度初開始,我們就在密切地關注這個行業。這個行業現在有比較大的爭議,不管是從基本面的角度還是從投資的角度,但可能在2022年會迎來估值提升的機會。
第三個方向是PEG成長類的行業。這些行業我們會看2-3年的業績增長和估值的匹配度。在這個領域里,我們會優選高端裝備、新材料、汽車電子、計算機等。尤其是汽車電子。
最后一個方向是周期類行業。2019年四季度,我們配置了不少周期股,對2021年的業績貢獻較大。整體來說,周期類的投資機會可能進入尾聲,會更多關注和碳中和密切相關的周期細分行業,以及跟農業尤其是豬相關的周期股的投資機會。
NBD:對于2022年新能源板塊,有什么看法?
農銀匯理趙詣:2021年年末,一直強勢的新能源賽道出現下跌,這讓對新能源板塊有高估值之憂的投資者再度產生懷疑。在市場對新能源能否繼續提升存在猶豫的時候,一定程度的調整,恰好是檢驗投資的時刻。
2021年,市場中所有“新能源+”概念公司都贏得不錯漲幅,但2022年這種普漲局面將很難重現。我認為隨著近2年新能源產業鏈相關公司股價出現大幅上漲,未來的投資最終要看企業業績的增長情況,只有逐步兌現利潤和業績,才能實現業績與估值雙提升。
整體而言,2022年,只有真正優質的新能源企業才具備更好投資價值。細分來看,近兩年新能源車中滲透率仍在快速提升的行業依然具備較好的投資機會,但光伏、風電等長期空間大,行業基本面將出現拐頭、市場預期和估值已經較高的板塊,2022年有出現大幅波動的可能性,需要選出真正的好公司,用時間換空間。
大成基金韓創:新能源行業交易比較擁擠,風險比較大。它最大的問題在于,第一,2021年持續上漲的原因在于市場追逐高景氣度,追逐高景氣度時,把其他都忽略。但追逐景氣度的前提在于景氣度需要不斷加速,比如說今年行業增長10%,明年增長20%,后年增長30%,但是這種非線性增長行業比較少。
第二,行業很多環節的競爭格局明顯惡化,但股價沒有調整,反而一直上漲,這個是不太能持續的。但是總體來說不太好判斷行業什么時候會逆轉。我也會一直關注新能源行業,這是一個長期的方向,如果說有調整,然后一些個股風險收益比處于合理區間了,也會去買入。
2022優選主動管理基金
整體來看,明星基金經理們對于2022年的市場,依然是結構性看好,機會更多的是有可能出現在部分板塊,那么在結構性行情下,對于基金又該如何配置?
盈米基金研究院研究總監鄒卓宇表示:“2022年宏觀經濟會繼續邊際復蘇,股票市場整體估值不高,在宏觀利率水平沒有大幅提升情況下,權益資產配置仍具有較高的性價比,當然也要關注美聯儲流動性收縮及出口回落帶來的影響。不同行業板塊間表現分化的概率比較大,配置上建議適當均衡。中長期周期來看消費升級、碳中和、人口老齡化等趨勢不會改變,投資者如果做長期投資,配置以上主題相關板塊行業能夠取得非常不錯的收益;但只看2022年的話,以上主題相關的賽道表現大概率還是會有所分化,前期漲較多的新能源相關板塊估值水平處于較高水平,會出現一段消化估值的過程;同時前期回調較多的地產金融板塊會出現一定的估值修復,但不可對業績增長有過高預期。”
“基金產品選擇上,個人投資者建議優選主動權益類產品,利用基金經理的管理能力應對結構化行情。投資者如果希望進一步優化持有體驗,可通過配置多個基金產品、構建組合的方式進行投資。構建組合上,可以分散配置一些投資理念、持倉風格不同的基金經理,降低收益的波動,優化持有組合的體驗。具體基金產品選擇上,需要優先關注基金經理的選股能力和中觀行業調整的能力,選股能力強的基金經理在不同的市場行情下均能獲取一定的超額收益;行業調整能力則能減少組合波動與回撤?;鸾浝淼倪x股能力可通過基金經理持有單個行業個股對比對應行業指數的超額水平來比較,行業調整能力可以通過基金經理歷史行業調整頻率與成功率來綜合評估。” 鄒卓宇進一步說道。
不過螞蟻基金也指出,要有效解決“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的行業問題,除了篩選出好的基金產品,也要引導投資者減少錯誤持基行為帶來的收益磨損。據公開數據,以滬深300全收益指數為例,近十年用戶全程持有收益率為98%,如果錯過漲幅最高的10天,收益就變成了11%。
螞蟻基金總經理林思思表示,“好的產品需要對的姿勢持有,通過長期持有、分散配置等,才能將應得收益變成實得收益。”
以螞蟻基金平臺上的金選基金為例,“目前75%的金選偏股基金投資者持有時長仍在1年以下,而持有1年以上的平均收益率為14%,持有2年以上的平均收益率為33%,后者比前者高兩倍多。此外,4成金選用戶持有2只及以上的金選基金,相應的風險收益比也好于持有單只金選基金的用戶。” 林思思進一步說道。
記者:黃小聰
編輯:葉峰
視覺:陳冠宇
排版:葉峰 馬原
【版權聲明】本作品的著作權等知識產權歸每日經濟新聞所有,騰訊新聞享有本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