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3-15 08:13:27
◎據WIND統計,截至3月9日,有2308只混合型基金(包括A類和C類份額)累計凈值不足1元。
◎說到最坑的基金,首先想到的,無疑就屬去年的博時全球教育ETF。
每經記者 曾子建 每經編輯 葉峰
“315”,本身是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目的在于擴大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宣傳,使消費者權益在世界范圍內得到重視。
看上去,這和基金投資沒有太大關系,畢竟購買基金的人是投資者,購買基金都是為了資產的保值增值。
然而,如果我們購買的基金,不但無法保值增值,購買之后,反而連連虧損,從來沒賺過錢。那么此時,我們的身份就發生了變化,從投資者變成了“消費者”。
那么,這么多年來,有哪些基金產品,成立之后,幾乎就從來沒有賺過錢,而且還在不斷虧錢的呢?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這些年最坑的基金。
超2000只混合型基金累計凈值不足1元
如何去看一只基金“坑不坑”?或許,累計凈值是一個重要的指標。如果累計凈值不足1元,那也就意味著認購這些基金的投資者,從基金成立以來,每年都在收取基金管理費,但到現在依舊沒有賺錢。
據WIND統計,截至3月9日,有2308只混合型基金(包括A類和C類份額)累計凈值不足1元。
其中,最典型的無疑是長盛國企改革混合基金,截至3月9日的累計凈值為0.5元,2015年6月4日成立以來,累計凈值虧了一半。當然,這只最坑的基金,也有其特殊的背景。該基金成立之時,剛好是2015年牛市尾聲,當時滬指接近5000點,并在6月中旬見頂5178點。所以,長盛國企改革算是剛一“誕生”,就掉進了坑里,近7年來凈值一直處于虧損狀態。去年9月,好不容易凈值回升到0.8元左右,結果遇到市場調整,又跌回了0.5元。
還有一只類似的,去年2月9日成立的博時港股通領先趨勢,成立之初恒生指數在3萬點高位,結果最近一年,港股持續下跌,博時港股通領先趨勢的累計凈值也跌破了0.6元。
另外,從長期來看,有多只成立十年以上的混合型基金,直到現在累計凈值依然在1元以下。
其中最典型的,當屬中郵核心成長,該基金成立于2007年,截至3月9日累計凈值為0.84元。另外,該基金成立近15年來,有超過10位基金經理管理過。
此外,截至3月9日,2009年成立的金元順安價值增長,累計凈值為0.91元;2010年成立的民生加銀精選,累計凈值為0.865元,2010年成立的大摩消費領航,累計凈值為0.9858元。
值得一提的是,成立較長時間,但這些長期累計凈值低于1元的基金,很多產品規模都已經大幅萎縮,不少都低于了1億元。但中郵核心成長卻是個例外,該產品2007年成立時,規模高達423億元,即便放到現在,都算是頂流的產品。隨后,中郵核心成長的規模逐年下滑,但截至去年底,規模依然達到51.58億元。
去年最大的坑:博時全球中國教育ETF
說到最坑的基金,首先想到的,無疑就屬去年的博時全球教育ETF。該基金去年6月8日成立,6月17日開始場內交易。不過,在6月11日凈值就已經跌破1元,從此之后就一直處于虧損狀態。到今年1月27日,凈值最低跌到0.353元的歷史最低點,成立之后近半年多時間,最大虧損幅度高達64.8%。此后,凈值雖然略有反彈,但到3月7日,凈值依然只有0.3648元。同時,博時全球教育ETF場內交易價格更慘,截至3月9日,最低跌到了0.335元,創出歷史新低。
博時全球教育ETF形成的大坑,與其產品生不逢時有很大關系,因為去年“雙減政策”的發布,對整個教育板塊形成巨大沖擊。但從另一方面看,博時基金公司在對政策方向的把握上,也確實出現了較大的失誤,才導致這只產品從誕生開始,就一直在給投資者帶來損失。
除了博時全球教育ETF外,實際上在眾多公募基金產品中,還有一些基金,可能比博時教育ETF的遭遇還要慘。
每經記者通過WIND統計,截至3月9日,成立以來累計虧損超過20%的基金多達858只(A/C類份額分開計算),另外,有12只基金近10年來、成立以來回報也都為負數。還有4只基金,他們成立時間在10年以上,且成立以來都出現了較大幅度的虧損。不僅如此,近1年、近3年、近5年、近10年的回報都是負數,這確實就有點尷尬了。
如何自救?
不難發現,上面幾只史上最尷尬的基金,都是投資海外市場的QDII產品,似乎成立了10年以上的這些產品,在投資上依然是“水土不服”。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幾只成立10年以上,且業績不佳的基金,都曾經多次更換基金經理,但似乎誰來操盤,也始終難以取得好的成績,這多少顯得有些“邪門”了。那么,如何才能自救?這或許沒有人能夠給出一個好辦法。更換基金經理都無法解決的問題,而且“等不是辦法”,那么可能最終還是只有轉投其他產品,才是唯一的辦法。
另外,要想不再次掉到基金的坑里,基金投資中的一些技巧也需要學習。比如,換手率太高的基金,最好不要碰,這樣的基金,往往喜歡追熱點,追漲殺跌的結果并不一定就好?;痄N售過熱的時候,買基金一定要謹慎,如果在市場最火爆的時候買基金,往往會買到高點。另外,基金過往業績,并不代表未來的業績,很多投資者喜歡買過去一年冠軍基金經理的產品,但基金的“冠軍魔咒”,并非是空穴來風。
最后很重要的一點,從基金類型來看,QDII基金投資更要謹慎,近幾年的市場情況來看,虧得最慘的,正是QDII,如果對海外市場沒有深入研究,對于QDII最好還是以回避為主。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_300314851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