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10-31 19:11:36
每經記者 任飛 每經編輯 趙云
在海南創業,還難嗎?
在這里,投資可以說涵蓋了整個創投生命周期,就連號稱機構最惜金的天使投早期資本也陸續進場。有觀點認為,在瓊創業不難,特別是創投資機構的業不難。從個人到機構,再到政府引導基金,流向海南的至少已升至20億元以上。
近日,海南發改委又出大招。雖然是給予在瓊落戶備案的創投機構予以資金門檻的說明,但在業內人士觀察來看,這并非限制之舉,享有的補貼或有不同,但有關“去海南開公司做創投”這件事,仍如火如荼。
效果如何到底呢?《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部分人士進行了采訪了解。
忙完招待事宜,吳總(化名)馬上給記者回了消息,他說,“你問的當下海南的招商政策很對我的胃口,講真創投落戶就該這樣搞。”
10月31日,吳總在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話交流時表示,海南的創投指導在國內也算是走在了前面,特別是行政方面的支持讓在深圳創業過的他有了更多的驚喜。
“我是在海南那邊也注冊了一個主體(創投機構),但海南總體給我的感覺是,會同基金小鎮一起辦這件事,效率非常高。”吳總告訴記者說,那里的基金小鎮會同一個管委會機構,有專門的負責機構對接基金的注冊落地和協調,所以整個工商注冊非常之便利。
“不只是我,我身邊很多人都去了那邊注冊公司。”吳總表示,就深圳前往注冊實體的老總也有不少,跟隨當地出臺的政策性措施,他們都對海南支持創投企業這些舉措表示認可。
前不久,海南發改委再次對外公布政策性文件,就此前出臺《海南自由貿易港創業投資工作指引(2022年版)》對外公示,里面提到有關注冊金額的要求,引起外界的不少關注,其中一種聲音是在關注準入門檻的高于低。
政策指出,擬將在海南發改委備案的創投企業,注冊資本不低于3000萬元,首期實收資本不低于1000萬元,且全體投資者承諾在注冊后5年內補足注冊資本。對比深圳此前發布的《深圳經濟特區創業投資條例》中,有關“創業投資管理機構采取股份有限公司形式的,注冊資本不得低于一千萬元人民幣;采取有限責任公司形式的,注冊資本不得低于一百萬元人民幣”之規定,海南的要求稍顯高要求。
但在吳總看來,或不能單一對比來看,“關鍵在于此舉也是對接國家發改委的政策在省內做前置備案。”簡單說來,就是國家發改委對相關備案的要求與之吻合,而海南此舉亦是幫助有關企業在省內完成備案工作。
吳總和他身邊的投資界朋友力挺海南政策的原因是可以理解的,特別是基于行政管轄范疇下的企業申報及審核流程,募投管退各個環節都不能太過遲滯,而發揮政策性引導的快速上馬,至少讓海南省這些年來的創投規模越做越大。
據海南省發改委的數據統計,2021年,省內新增備案創業投資企業8家,資產規模22.6億元,較2020年增長180倍。需指出的是,去年全年是海南省備案新基金的高光年份,根據投中數據的統計,全年新成立基金超100只,同比提升246%。
但在投資端,海南并非是當年最具活力的省份之一,甚至不在第一梯隊。根據投中數據的統計,2021年中國VC/PE前十大活躍地區交易統計當中,前十大活躍地區分別來自上海、北京、廣東、江蘇、浙江、四川、山東、湖北、安徽、福建。
而最受GP關注的項目盤點當中,年內獲融資總值靠前排位前十的甚至沒有出現一個在瓊企業。因此,從引資效率和投資效率的對比來看,至少海南去年的成績單,并沒有在創投閉環中前后呼應。
然而,隨著備案基金數量的增多,目前僅以“海南”提名的基金數量就不勝枚舉,特別是今年以來,一些財政也引入海南政府引導基金序列,如海南自貿港建設投資基金、建立15億元規模的儋州洋浦發展投資基金和產業引導基金等,以國企、央企為代表的國資LP出資活躍。
但從業內人士的反饋來看,當前海南本土可投資標的范疇稍顯局促。一位上海的投資人在10月31日同記者微信交流時表示,“前期很多都是為了節稅遷址到海南,很少投資海南本地的。”在其看來,海南沒有太多的創投標的。
針對目前的備案要求,該人士指出,門檻不算高,“畢竟作為創投機構必須具有一定的投資實力,1000萬實繳的規定是防止部分機構只為套取海南自貿區的政策優惠、卻不進行任何實質性的創投行為。”
在該人士看來,“目前各地(包括海南)出臺相關政策的引導,意義在于先吸引創投機構過去,下一步不斷擴大海南的創業創新發展時,就可以投資本地項目了。”
事實上,就本次《海南自由貿易港創業投資工作指引(2022年版)》的指導意見來看,依然沒有對創投機構實行返投要求,并鼓勵注冊在海南省的創業投資企業積極投身自貿港發展建設,發掘、培育符合我省產業發展方向的優秀創業企業。
這確與前述業內人士的分析形成一定關聯,企業入駐當地并不一定要投向本地區,至少在資金的使用上能夠與原LP形成更大共識,以避免GP的管理難題。但與此同時,針對區域性投資的規模成長速度也就難再提速。
但由于海南是國內少數幾個針對創投企業稅收補貼優惠力度較大的省份,因此,在前述業內人士看來,所謂“稅收洼地”的吸引力,是熱錢源源不斷匯聚于此的關鍵因素。
在瓊落地實體機構的吳總就向記者表示,本次有關在瓊發改委備案要求的門檻雖然劃設3000萬元,“但并非只能符合這個發改委要求的才能到那邊注冊,是沒有這個限制的,只不過,沒有達到該標準的企業或許要在稅收的優惠方面有所差異。”
根據此次指引的安排,達標企業除享受可按投資于中小高新技術企業、初創科技型企業投資額的70%抵扣應納稅所得額以外,海難呢過享受海南自貿港鼓勵類產業減按15%征收企業所得稅優惠。
“15%算是全國通用的高新技術企業稅率,只不過海南擴大到創投企業。”前述上海投資人告訴記者,對比霍爾果斯、阿里或拉薩等企業稅收優惠政策的力度或顯不足,但在監管要求實地辦公的約束下,選址海南辦公優勢更加明顯。
對于未來的發展,受訪者均表示,海南自貿區是國家劃定的重點先行先試示范區,未來很多新興產業會落地海南,也會有各種政策措施支持海南當地產業發展,因此私募基金落地海南既可以選擇當地項目投資,也可以利用海南的政策優勢輻射其他地區項目。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500588323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