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11-29 17:00:52
每經記者 楊卉 每經編輯 董興生 盧祥勇 易啟江
11月28日,是中國聯通“不良信息檢測引擎集中采購項目”中標候選人公示的最后一天。面對采購預算為2783萬元(不含稅)的項目,兩名中標候選人均給出了極低的報價。其中,東軟集團報價121.08萬元(不含稅價),震有科技報價349.79萬元(不含稅價)。
根據中國聯通招標代理機構方面人士11月26日在電話采訪中的說法,低價是供應商自身行為,也是行業中的普遍現象。對投標方來說,出于單一來源等原因,后續有接到維護更新需求的可能,但還要看后期的建設需求。
不過,即便都是低價,東軟集團的報價還是比一同競爭的公司低了不少,而這也不是東軟集團第一次以低于競爭公司較多的價格成功競標。
“業內低價中標很普遍”
11月24日,中國聯通(SH600050,股價4.17元,市值1326.2億元)在中國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發布了《2022年中國聯通不良信息檢測引擎集中采購項目中標候選人公示》(以下簡稱《公告》)。此次招標,共有兩名中標候選人,一方為東軟集團(SH600718,股價10.82元,市值134.4億元),另一方為震有科技(SH688418,股價11.09元,市值21.47億元),公示期為11月24日至11月28日。
根據中國聯通10月28日發布的招標條件,上述項目所在地為北京,具體采購內容包括兩方面:一是文本檢測引擎,審核處理業務類型為文本類消息(5G消息+volte短信),并發量31512QPS;二是富媒體檢測引擎,審核處理業務類型為音頻、視頻、文件類消息(5G消息),并發量1300QPS。
引發較多關注的,是此次中標的兩位候選人給出的價格。根據中國聯通此前發布的招標信息,上述項目的采購預算為2783萬元(不含稅),由招標人自籌且已落實;項目11月22日進行開標,11月22日完成評標。
圖片來源:中國招標投標公共服務平臺官網截圖
其中,第一名中標候選人東軟集團投標報價121.08萬元(不含稅價);第二名震有科技投標報價為349.79萬元(不含稅價),二者工期/交貨期/服務期均為60天。與中國聯通原本給出的預算相比,東軟集團的報價折扣近0.44折;震有科技約是1.26折。如此大的折扣力度,供應商還有利可賺嗎?
11月26日下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撥打了公告中的招標代理機構中郵通建設咨詢有限公司的聯系電話。起初,接線人員要求記者以郵件形式發送公函,但隨后不久,中郵通建設咨詢有限公司北京地區負責人姜海洋致電記者,稱可以就此事進行溝通。
談及超低的報價,姜海洋直言:“就是供應商自己報了低價,這也是行業中很普遍的(現象),從法律上也是允許低價中標的?!?/span>
姜海洋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受疫情影響,當前的市場大環境并不好,從全國來看,無論是政府采購還是企業采購,大部分方向都是價格低者優先。至于企業為何會愿意給出這樣的低價,姜海洋稱:“每個項目類型特點是不太一樣的。舉個例子,比如你買了我的設備,我可以一分錢給你供貨,但涉及后期的維保業務時,你只能找我來做維保?!?/span>
超低價競標為賺后續增值服務費?
東軟集團曾低價中標又放棄資格
那么,此次兩名中標候選人是否也能借此次合作賺到后續的“增值服務費”?根據姜海洋的說法,招標方會按照招標內容與中標人簽約,相關規定也不允許再增加一些其他的增值服務。不過他也表示,未來是否會有增值服務的空間,還要看后期的建設需求。
“舉個例子,某廠商購買了一批主設備,計劃是為十年內的需求服務。但十年后,若需對主設備進行升級,考慮到成本問題,企業也會優先選擇對現有設備逐個升級,還是要購買原廠服務,我們稱其為單一來源。”至于此次項目中“不良信息檢測引擎”的升級周期及市場均價,姜海洋稱不方便透露。
11月27日下午至28日上午,《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電話、郵件等形式聯系中國聯通、東軟集團及震有科技。11月28日上午,震有科技方面通過電話表示已收到采訪郵件,正在聯系項目負責人了解情況,其余兩家截至發稿均未有回復。
需要注意的是,即便低價競標是當前的普遍現象,此次中標的兩位候選人的報價也差了不少。此外,記者查詢以往招投標資料時還發現,這一次并不是東軟集團第一次以遠低于競爭公司的價格競標成功。
根據中國政府采購網9月28日發布的信息,順德職業技術學院數據中心資源池擴容項目公開招標,預算金額為314.39萬元。10月24日,招標結果公布,東軟集團以188.8萬元金額中標。然而不到一月(11月17日),一則更正公告就出現在中國政府采購網上。
根據更正公告,由于原中標人東軟集團放棄中標資格,中標供應商(第1候選人)更正為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分公司。值得一提的是,更換候選人后,原本的中標金額由東軟集團的188.8萬元變為285.03萬元,上漲近100萬元。至于放棄資格的原因,東軟集團并未公開。
圖片來源:公告截圖
根據東軟集團官網介紹,該公司是中國第一家上市的軟件公司,業務涉及智慧城市、醫療健康、智能汽車互聯、企業數字化轉型、國際軟件服務等領域。東軟集團此前發布的三季報還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東軟集團實現凈利潤1.2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9.38%。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后東軟集團的智慧醫療業務還擴展至核酸檢測領域。根據其在半年報中的說法,截至今年6月底,東軟集團城市級核酸檢測解決方案全場景疫情病原體檢測信息系統已應用于17個省120個地市,累計檢測104億人次。
記者|楊卉?編輯|董興生?盧祥勇 易啟江
校對|程鵬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鏡像等使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