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4-03 22:48:57
◎高空作業平臺商星邦智能再次沖刺IPO,2020年,星邦智能曾在行業中全球排名第十。在收入猛增背后,公司“融資租賃”及“分期結算”收入在2020年、2021年合計占比均超過70%。此前在創業板沖刺IPO時,就曾引來交易所過問“是否存在利用融資租賃模式刺激銷售的情形”。
每經記者 吳澤鵬 每經編輯 文多
湖南星邦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星邦智能)于2022年9月底提交二次IPO申請,今年3月份,其申報資料已平移至上交所,在全面注冊制背景下繼續上市征程。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從深交所創業板轉戰上交所主板的星邦智能,也對募投項目作出了改變——由建設智能臂式高空作業平臺生產基地變更為剪叉式高空作業平臺智能工廠,擬投入募資由此前的3.79億元增至14億元,其中新增補充流動資金項目(擬投入6億元)。
從2020年啟動IPO至今,星邦智能的收入規模在不斷增加,綜合其多份上市材料中引用的全球排名數據,公司在國際市場上的排名由2017年的第26名,上升至2021年的第11名,全球市場占有率持續提升。但記者也從其他公司的資料中查詢到,在2020年,星邦智能曾在全球排名第十。
星邦智能的營收數據中,也有交易所關注的問題:按結算模式分類,其“融資租賃”及“分期結算”收入在2020年、2021年合計占比均超過70%。此前在創業板IPO時,還引來交易所過問“是否存在利用融資租賃模式刺激銷售的情形”。
高空作業平臺被簡稱為“高機”,它可以將作業人員、工具、材料等舉升到指定位置進行各種安裝、維修等操作,并為作業人員提供安全保障。城市中,樓宇的清潔、綠化樹的修剪等,都是常見的高機使用場景。此外,更多的高機還被應用在建筑工程、立體倉儲、大型裝備建設維保等場景。
星邦智能在招股書中介紹,公司擁有直臂式、曲臂式、剪叉式等七大系列產品,高度覆蓋4米~58米,從收入構成來看,上述三大系列也是星邦智能的“拳頭產品”:2019年~2021年,星邦智能主營業務收入分別是7.97億元、13.77億元、18.57億元,其中三大產品的合計收入分別為7.8億元、13.62億元、18.31億元。
實際上,工程機械有行業周期,即設備每幾年需要更新替換,由此產生的行業銷售高峰與低谷。上一輪周期于2005年開始,2015年結束,其中2005~2011年為上行周期,2011~2015年為下行周期,本輪周期則于2016年開始,2020年達到高峰后開始下行。
但對于高機而言,其應用場景持續由建筑工程領域向其他領域延伸,也帶來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例如,剛發布2023年報的中聯重科(SZ000157,股價6.43元,市值558億元),去年在核心產品混凝土機和起重機銷售大幅下滑的情況下,高機收入同比增長37.15%,達到45.96億元。
在此背景下,國內高機廠商也憑借強勁的后發優勢迅速發展壯大。星邦智能援引國際高空作業平臺協會(IPAF)的官方期刊數據稱,目前全球高空作業平臺制造商前10強中,中國企業占有4席。2021年全球高空作業平臺制造商前20強榜單中,星邦智能排名第11位。
記者查詢發現,威博液壓(BJ871245,股價9.73元,市值4.74億元)曾在回復上市審核問詢函中同樣引用上述協會的數據。數據顯示,2020年星邦智能曾躋身全球前十。
從中聯重科披露的數據看,其2021年、2022年高機銷售同比分別增加310.76%、37.15%,增速較快,并在2021年成為新晉全球十強之一。
圖片來源:威博液壓上市審核問詢回復
圖片來源:星邦智能招股書(申報稿)
在行業排名中突飛猛進,星邦智能的目標也放得更遠。記者發現,創業板IPO時,星邦智能擬募資3.79億元,而在上交所IPO時,其擬募資金額增至14.04億元。
擬募資金額的變動最主要來自募投項目的修改。上次IPO,星邦智能提出建設“智能臂式高空作業平臺生產基地建設項目”,而此次星邦智能是準備打造“剪叉式高空作業平臺智能工廠建設項目”。
實際上,根據最新招股書,星邦智能的前次IPO項目已經投入使用。2020年,星邦智能的直、曲臂式高空作業平臺產能為2230臺,而2021年產能增加至4100臺,不過,對應的產量則分別是2629臺、2734臺,增加并不明顯。
圖片來源:星邦智能招股書(申報稿)
星邦智能招股書中解釋,2021年底公司臂式高空作業平臺二期生產線建成,產能得到較大提升。與此同時,公司的臂式高空作業平臺需求不斷增加,產量亦同步上升,但由于新產線投產,需求增幅短時間內無法達到產能的增加幅度,因此,臂式高空作業平臺的產能利用率有所降低。
兩個募投項目的投入金額相差較大,其中重要原因是,前次募投項目中,星邦智能計劃新增臂式高空作業平臺產能3000臺,而星邦智能本次IPO募投項目則擬新增剪叉式高空作業平臺產能3萬臺。記者注意到,2019年~2021年,星邦智能的剪叉式高空作業平臺產能分別是8700臺、9980臺以及14830臺,以此計算,其計劃較2021年新增約兩倍產能。
此外,記者注意到,星邦智能新的IPO計劃還提出募投6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其表示,隨著營業收入規模持續增長,公司對營運資金的需求量也顯著增加。而其2021年末、2022年9月底的貨幣資金分別是7.16億元、5.86億元,主要是銀行存款。
綜合兩次IPO的報告期,星邦智能2017年營業收入尚不足2.9億元,但2021年已達到18.75億元,可謂增長迅猛。
需要說明的是,在星邦智能逐年增加的收入中,有很大部分來源于融資租賃模式,2019年~2021年以及2022年前三季度,以融資租賃結算方式實現的銷售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1.24%、63.26%、70.21%和52.74%。這也是審核關注的重點項目。
圖片來源:星邦智能招股書(申報稿)
星邦智能表示,公司以融資租賃結算方式實現的銷售收入快速增長,與近年國內工程機械融資租賃服務業發展迅速的趨勢一致,且融資租賃模式實現了多方共贏。
據星邦智能的解釋,從設備運營商客戶的角度來看,由于高空作業平臺單項產品價格較高,而租賃資金的回收期相對較長,通過融資租賃方式可以解決大額設備采購所需的資金問題,平滑自身現金收支;從設備制造商角度來看,融資租賃方式,可以加快生產廠商的資金回籠速度,減少現金流壓力;從融資租賃公司角度來看,其可以通過提供資金獲得穩定的收益。
但其實該模式也引起了交易所關注,星邦智能在創業板沖刺IPO時,第二輪審核問詢的部分問題就與融資租賃模式有關。交易所要求星邦智能解釋“是否存在利用融資租賃模式刺激銷售的情形”,當時,星邦智能稱行業快速發展、高機單價較高等多重因素推動下,融資租賃結算方式收入大幅增加具有合理性。
融資租賃模式下,客戶通過融資租賃公司提供的融資租賃服務來解決設備規?;少彽馁Y金需求,而星邦智能也需要為此類客戶向融資租賃公司提供擔保。在招股書中,星邦智能披露,截至報告期末(2022年9月底)為客戶承擔的擔保金額為8.9億元。
對于前述新增產能的消化、補充大額流動資金的合理性以及融資租賃收入的問題,《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曾通過郵件采訪星邦智能,不過相關人士稱公司處于靜默期不便回復。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文多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