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4-20 21:57:18
◎短途(同城)貨運行業“燒錢補貼”的野蠻競爭時代已經遠去,在司機、貨主以及監管等多方面助推下,數字貨運平臺都在著力培育和建立自己的“差異化”優勢。如何滿足用戶個性化的需求,成為擺在同城貨運玩家面前的挑戰。這背后比拼的不僅是運力、響應速度、匹配效率等,更重要的是個性化服務。
每經記者 趙雯琪 每經編輯 劉雪梅
前有巨頭相繼入局,后有貨拉拉高調遞交招股書,如今,同城貨運賽道又添一把火。
4月20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滿幫集團方面獲悉,滿幫正式升級短途(同城)貨運品牌,上線全新“省省”APP,為有短途(同城)貨運需求的企業和個人用戶提供多樣化運力解決方案。
早在2020年,滿幫集團通過收購廣東的短途(同城)貨運企業“省省回頭車”,并在三個月后正式推出“運滿滿快車”業務,以雙品牌的模式殺入短途(同城)貨運領域。而如今經過三年的探索,滿幫將兩個品牌“合二為一”且全面升級,用“省省”品牌正式駛入短途(同城)貨運賽道。這也意味著,滿幫在同城貨運市場繼續加碼,或許未來還將采取更多的動作深入到行業競爭中。
一直以來,同城貨運戰火紛飛,雖然貨拉拉、快狗在經過O2O時代的百團大戰后長期保持市場優勢,但是跨界搶食蛋糕的公司也并非滿幫一家。
2020年4月,滴滴成立滴滴貨運,殺入同城貨運;2021年11月,美團推出了自己的貨運物流平臺卓鹿,除此之外,順豐、京東也圍繞同城貨運進行相應布局。公開數據顯示,中國同城貨運的TOP10市場占有率僅3.5%,這也就意味這個市場還有96.5%空間未被開發,也吸引了無數資本和巨頭爭相探索。
物流行業分析人士表示,短途(同城)貨運行業“燒錢補貼”的野蠻競爭時代已經遠去,在司機、貨主以及監管等多方面助推下,數字貨運平臺都在著力培育和建立自己的“差異化”優勢。如何滿足用戶個性化的需求,成為擺在同城貨運玩家面前的挑戰。這背后比拼的不僅是運力、響應速度、匹配效率等,更重要的是個性化服務。
據滿幫方面透露,“省省”在品牌、產品、服務、保障四個方面進行了升級。在品牌方面,啟用“省省”品牌名,致力于貨運場景智慧化、數字化,為司機和貨主提供省時、省心的服務體驗。
在產品方面,省省為貨主提供的叫車服務從原來的單一用車類型升級為經濟型拼車、普通快車、特快三種。貨主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自由選擇服務品類,“著急送貨就叫特快”,“不急就叫普快”,“貨少也可以選擇拼車,實現200公里內上午發、下午到,比目前市場上的解決方案更快更省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不同于其他同城貨運平臺,“省省”推出定價、議價兩種價格模式。在定價模式下,平臺將綜合參考整體市場運力供需、市場價格水平等因素進行定價。在議價模式下,平臺對貨主提供指導價,并允許用戶根據自己的實際貨物大小修改出價,司機接單后可以圍繞貨主的期望運費快速議價,如果沒有談成,司機可以無責取消。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是同城貨運平臺,“省省”也有著非常濃厚的“滿幫基因”,在省省APP上,車型不僅涵蓋微面、小面、中面、依維柯、小貨,還能找到4.2米到17.5米的所有車型。
滿幫方面表示,“省省”已經打通了運滿滿在長途干線上的服務入口以及海量運力,實現了長途干線物流網和短途(同城)配送網的無縫銜接,更能滿足用戶的運輸需求。
與當前同城貨運市場的幾個頭部玩家相比,“省省”能否依靠干線物流所積累的諸多優勢,實現“彎道超車”,成為滿幫集團的“第二增長曲線”?這也是業界對滿幫進入這一領域最大的關注點。
不過有趣的是,滿幫這次的同城貨運業務品牌升級似乎意有所指。
據滿幫短途(同城)業務負責人介紹,之所以取名為“省省”,就是想為廣大中小企業和個人提供省時、省心的服務體驗,從下單、估價、貨運匹配、訂單可視化到訂單結算與售后,構建一個完整的端到端的貨運交易閉環。
而在此前披露的招股書中,貨拉拉將自己定義為全球閉環GTV最大的物流交易平臺,并在招股書中與滿幫的車貨匹配模式進行區分。而如今滿幫通過同城貨運業務對于貨運交易閉環的構建,或許也是將矛頭直指貨拉拉。
實際上早在過去幾年,作為同城貨運和車貨匹配平臺的兩大頭部玩家,滿幫和貨拉拉就一直在試探對方的業務領地。
2018年,在客戶需求的推動下,貨拉拉在華南兩個城市開通跨城大車業務,借助同城貨運領域的優勢,2019年,貨拉拉將跨城業務擴張到華南四個城市,2020年,貨拉拉正式將跨城大車貨運作為獨立業務線發展。
貨拉拉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貨拉拉此前披露的招股書顯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貨拉拉在中國內地提供跨城貨運服務,覆蓋逾210個城市。且這一業務自推出起至2022年12月31日,超過70%的首單商戶是使用同城貨運服務的現有商戶。
除此之外,在主營業務之外,滿幫和貨拉拉都在探索自身的邊界和更多的盈利增長點,圍繞貨運甚至是物流的上下游進行布局。
物流專家楊達卿曾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貨拉拉這類企業最終要邁向綜合服務的物流產業互聯網平臺,需要探索業務模塊多元化,為其構筑物流生態圈提供支撐,這也是其所謂數字物流平臺的價值。
從宏觀環境看,經過疫情的催化和行業發展,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大趨勢。近期,從《“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出臺到《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的發布,我國頂層規劃密集強調要加快物流業數字化轉型。
而如今隨著數字貨運平臺相繼啟動上市計劃,整個賽道的玩家都將面臨一場新的戰爭,而走過了前期靠補貼獲取用戶的同質化競爭后,又將如何差異化競爭,也是未來同城貨運乃至數字貨運公司競爭最大的看點。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韻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