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4-27 09:44:44
每經編輯 畢陸名
據央視新聞4月27日消息,當地時間4月26日,美國國會眾議院以217票贊成、215票反對的投票結果通過眾議長麥卡錫提出的債務上限法案《限制、節約、增長法案》。這項法案提議,到明年3月31日前,暫停把債務上限控制在現行規定的31.4萬億美元;如果兩黨能在這一時限之前同意把債務上限再提高1.5萬億美元,則這一時限作廢。
據第一財經27日消息,美國總統拜登表示,與眾議院議長麥卡錫會面很愉快,但不會討論是否延長債務上限的問題,這沒有商量余地,不延長債務上限是絕對錯誤的。對于提高政府債務上限,眾議院議長、共和黨人麥卡錫多次表示,必須以削減政府預算為前提。白宮則一直堅持,國會需無條件提高政府債務上限。
美國聯邦政府債務規模在1月19日達到31.4萬億美元的法定債務上限。美國財政部已于1月19日開始采取非常規措施,以避免政府債務違約。財政部長耶倫此前表示,非常規措施將幫助聯邦政府履行義務至6月初。
據央視新聞4月20日消息,美國國會眾議長、共和黨人凱文·麥卡錫19日公布本黨就提高聯邦政府債務上限所提方案,在同意提高債務上限的同時列明諸多條件,矛頭對準民主黨籍總統約瑟夫·拜登主推的多項政策。
麥卡錫(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麥卡錫當天在國會眾議院公布這份方案,名為《限制、節約、增長法案》,長320頁。他說,這一方案有望在10年內削減4.5萬億美元政府開支。
這份著眼2024年總統選舉和國會改選的方案,提議到明年3月31日前,暫停把債務上限控制在現行規定的31.4萬億美元;如果兩黨能在這一時限之前同意把債務上限再提高1.5萬億美元,則這一時限作廢。
另外,共和黨在方案中要求國會把定于今年9月30日結束的2023財政年度所批聯邦財政開支縮減至1.47萬億美元;除關聯老齡人口的退休和醫保項目外,今后10年聯邦財政開支年度增幅不超過1%。
共和黨同時要求:停發國會此前批準的2020年至2022年5.2萬億美元抗疫紓困資金剩余部分,據白宮介紹,不足800億美元;取消拜登政府允許暫停償付總值4000億美元貸款的學生貸款優惠政策;取消拜登政府《通脹削減法》所含“綠色稅惠”,即針對可再生能源、電動汽車等環境友好型技術的稅收激勵;取消向國家稅務局增發800億美元預算,這些預算本用于雇用新員工、啟用新技術以加強稅務欺詐審計。
方案內容還包括:提高政府救濟的申領門檻;賦予國會更大權力,以評估政府發布的環境、勞工等領域共和黨人慣常抵制的新規;推進化石能源法案立法程序。
據美聯社報道,共和黨控制的眾議院有望下周就這一方案舉行表決,但幾乎可以肯定的是,民主黨人會投票反對。共和黨希望借方案施壓拜登作回應,同時有意團結共和黨內部的強硬保守派。
據中新網4月27日援引美國《國會山報》報道,美國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駁斥了共和黨的債務上限法案,稱其為“美國違約法案”。舒默曾表示,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為了吸引更多共和黨人的支持,對法案進行了修改,反而使得法案更加沒有吸引力。
據央視新聞4月26日消息,當地時間4月25日,美國財政部長耶倫警告稱,如果美國國會不提高政府的債務上限,由此產生的債務違約將在美國引發一場“經濟災難”,使未來幾年的利率上升。
耶倫當天表示,債務違約將導致失業率上升,同時使美國家庭在抵押貸款、汽車貸款和信用卡上的支出增加。耶倫稱,提高或暫停31.4萬億美元的債務上限是國會的一項“基本責任”,如果違約將產生一場經濟和金融災難,使借貸成本永久提高,增加未來的投資成本。如果不提高債務上限,美國企業將面臨信貸市場的惡化,政府將可能無法向軍人家庭和依賴社會保障的老年人發放款項。
據中國日報網26日報道,債務上限提前到來的趨勢,使得美國短期國庫券收益存在溢價。上周四,三個月期國庫券收益率觸及22年來新高,達到5.318%,而一個月期國庫券收益率暴跌,兩者利差擴大至自2001年引入一個月期國庫券以來的最大值。
“國庫券的表現,說明貨幣市場基金和其他基金正在避免持有會受政府停罷影響的債券。”盈透證券首席戰略官Steve Sosnick表示。
目前,貨幣市場基金處于歷史最高水平,但因為供應不足,場外仍有大量資金尋求避風港。包括硅谷銀行在內的兩家區域性銀行倒閉后,未投保的銀行存款因擔心安全性而瞄準國庫券,但因受債務上限影響,美國財政部削減了短期債券的發行量。
“市場表現得很緊張,正在回避債務上限問題,但因為債券發行量減少,這些資金無處可去。”紐約道明證券高級利率策略師Gennadiy Goldberg說。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中國日報網、央視新聞、中新網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