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每經熱評丨以數字中國建設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5-08 23:07:38

    每經特約評論員 盤和林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日前,第六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在福建省福州市隆重開幕。本屆峰會以“加快數字中國建設,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為主題,以宣傳貫徹落實《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為主線,集中展示了數字中國建設的最新成果,以期助力中國式現代化。

    數字中國建設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戰略任務。新時代新征程,加快數字中國建設助力中國式現代化,首先需要深刻理解和準確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內涵。具體來看,中國式現代化是一個涵蓋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等價值維度的、全方位的戰略目標體系。

    在位于浙江湖州市吳興高新區的浙江三一裝載機智能制造基地,工人在調試智能化生產線 新華社圖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高度重視數字經濟發展,多次就數字中國建設作出重要論述、提出明確要求。中央到地方的一系列數字中國建設政策措施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推進打下了良好基礎,有助于形成統一協調的政策法規體系和頂層規劃,恰好契合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需求和戰略任務。例如,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明確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橫向打通、縱向貫通、協調有力的一體化推進格局”“到2035年,數字化發展水平進入世界前列,數字中國建設取得重大成就”的發展目標。

    為此,需要重視和發揮數字中國建設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重要功能,以培育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優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重點發力:

    第一,以數字中國建設激發經濟活力。作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主要內容,數字經濟的典型特征是具有網絡外部性,即市場越大就越有優勢,是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國家經濟格局的關鍵力量。從我國現實來看,數字中國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數字中國建設的整體布局使得各部分相互關聯并有機組成在一起,以新型基礎設施安全服務體系和數據要素為支撐,是以數字化驅動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戰略,也是搶占數字時代發展主動權的重要舉措,更是以系統觀念破解經濟發展難題的現實需要。

    黨的二十大報告關于我國經濟建設的成就和不足以及面臨的國內外經濟形勢的論述,構成了新時代推動經濟現代化的現實基礎。為此,數字中國建設進程中要立足于中國式現代化的實際需求,通過高標準的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為中國式現代化進程激發新的活力。具體來看,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人口規模巨大,意味著市場規模巨大和人力資源規模巨大,賦予了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新內涵。強有力的消費市場也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推進提供了廣闊土壤,能更有力地發揮數字經濟降本增效的能力。在數字中國建設進程中,在線課堂、智慧醫療、智慧圖書館等一系列高質量數字基礎設施,通過推動數字技術與公共服務的深度融合,充分發揮數字中國建設過程中的正外部性,大大提升了社會經濟的運行效率。下一步要強化前瞻預判,善于把握數字中國建設過程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融合發展的重要契機,增強各方在政策部署、資源投入、行動組織等方面的協調性和配套性,為實現增強經濟活力的各項目標,積蓄更明顯優勢,凝聚更強大合力。

    第二,以數字中國建設優化社會治理。社會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重要方面,以人民為中心實現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數字中國建設改善社會治理水平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當前,社會流動持續增強、線上線下融合滲透、群眾訴求日趨多樣,社會治理領域面臨的問題多而復雜,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對社會治理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數字中國建設的過程中,社會治理模式正在從單向管理轉向雙向互動,從線下轉向線上線下融合,從單純的政府監管轉向更加注重社會協同治理。為此,需要精準把握目標定位,為廣大群眾提供個性化、精細化服務,政府的數字化轉型是關鍵。數字政府建設能夠將數字技術廣泛應用于政府管理服務,將社會公眾引入更為便捷、高效、民主的數字化的管理和服務場域,推動政府治理流程再造和模式優化,不斷提高決策科學性和服務效率,提升社會的治理水平。下一步,可通過保障公共數據安全、加強公共數據共享、提高數據應用能力等路徑,增強對社會治理的復雜系統運行的感知能力、風險決策的防控能力、多元主體的協同能力,提升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中的社會治理水平。

    第三,以數字中國建設助力生態文明。中國的現代化進程是人與自然關系不斷調整、不斷適應的過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文明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價值導向。以數字中國建設助力生態文明,需要充分發揮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的引領推動作用,以數字化促進綠色化,打造適合中國式現代化推進的數字生態文明。

    具體來看,對于生態文明建設而言,數字中國建設應充分發揮數字技術的重要作用,不僅需要精準識別、及時追蹤新發生的生態環境問題,為科學保護、系統治理提供支撐,還需要推動數字經濟與綠色經濟協同發展,為提升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提供新的方法。當然,數字技術助力生態環境保護的潛力還有待大力挖掘。如空氣、土壤、水源等方面的生態環境數據連續采集、實時監測仍亟須強化,監測數據的深度挖掘和應用水平也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間;數字技術與衛星遙感等其他技術結合還不夠,“空天地”一體化的動態監測與調控尚未實現。因此,在未來數字中國建設過程中,需要科學識別、主動求變,加快構建與生態文明發展相適應的制度規則和應用體系。通過數字技術,讓生態環境治理從人工處置到智能監測,從被動“應答”到主動預警,將生態環境保護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地融入數字中國建設過程中。

    數字中國建設已然成為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中,推動經濟轉型、治理有效和生態友好三方面目標的關鍵著力點。然而,數字中國的建設也是一項具有復雜性、全局性、系統性的巨大工程。其建設和發展需要基于技術但卻不能囿于技術,更不能將技術的價值邏輯作為發展的唯一標尺,而是應將經濟、社會和生態三個方面作為技術發展的內置要素,持續以中國式現代化為引領,貫徹落實好新發展理念,構建具有前瞻性與預見性的建設布局與科學合理的建設規劃。在以數字中國建設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同時,也能夠以中國式現代化開創數字中國建設的新局面。

    (作者系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數字中國 時政要聞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