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6-25 00:13:21
每經記者 劉頌輝 每經編輯 魏文藝 孫志成 易啟江
“盲買”是去年疫情過后上海樓市打新族的一種買房狀態。彼時,上海樓市迅速升溫,不少樓盤甚至連售樓處也未開放,僅通過線上開盤就被搶購一空。
端午節假期前夕,上海內環內新盤寧嘉馨苑的多位業主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報料稱,去年花費上千萬元買的房子,卻發現建筑材料以次充好、電梯等部位的采購招標流程存疑等情況。同時,建筑設計方面,約三分之一業主家的北面被一堵墻遮擋,無法自然采光,而且廚房間不通熱水。
寧嘉馨苑項目位于上海市靜安區蘇州河附近,原計劃于明年7月份交房,目前正在籌備預看房提前交付。6月20日,記者在該項目現場看到,小區在進行室內裝修工程,拒絕業主及其他人員進入。
對于業主們反映的寧嘉馨苑在開盤之初未公示公區裝修標準及材料設備信息的做法,開發商大寧資產旗下的大寧商管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公司銷售過程符合規范,后續項目的銷售過程中將會注意信息公示工作,“在項目交付前,將在合理合法范圍內,盡量滿足業主的訴求?!?/span>
寧嘉馨苑項目現場 圖源:每經記者 劉頌輝 攝
三分之一已售房源北側被遮光
在上海陸家嘴某基金公司上班的程先生,去年8月份購買了寧嘉馨苑一套84.41平方米的兩室戶型,總價約1100萬元,均價12.93萬元/平方米。
據程先生介紹,今年5月份,他前往建設中的寧嘉馨苑看房時發現,自己房子的北面被設計了一堵外墻,剛好將臥室窗戶全部遮擋。
圖源:受訪者供圖
在與小區其他購房業主交流后他才知道,和自己一樣的所有中間戶型房源都存在類似問題,涉及約44戶,將近占到小區所售新房源的三分之一。
倍感疑惑的業主們立即與開發商取得聯系,并將小區存在的缺陷匯總出來。
記者在寧嘉馨苑建設工地外看到,小區的地塊體量小,占地僅約0.51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1.73萬平方米,由1幢25層的住宅樓和1幢8~9層的保障及自持混合樓組成。施工銘牌顯示,寧嘉馨苑的項目建設單位為上海寧嘉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總包單位為上海八潤建筑有限公司。
寧嘉馨苑項目外墻以香檳色為主色調,幕墻和玻璃已安裝完工。在烏鎮路建筑工地外,一些建筑材料堆放在人行道上。從北面的新疆路上看,有工人正在樓上安裝連廊的圍欄。記者注意到,連廊最西側,從建筑底部到樓頂的確存在一排寬約1米的墻。
業主沈先生退休前曾在房地產企業工作,其稱,寧嘉馨苑當初在銷售時,僅在大寧音樂廣場設置一處展廳,公示信息極少。開發商搭建了樣板房卻不對外開放,項目的公區裝修及效果、景觀方案和電梯品牌也沒有完全公示。認籌的時候,銷售人員只在繳納首付款時給客戶掃一眼精裝修VR效果,開盤流程也是在手機上操作,“導致買房的過程像是‘開盲盒’?!?/span>
開發商:銷售及開發過程合法合規寧嘉馨苑是去年上海第三批次集中供應的新建商品房項目之一,房源共計142套,均價12.88萬元/平方米。同批次入市的還有仁恒海上源、金隅外灘東岸和保利靜安天悅,都是當時上海均價“10萬元+”的熱門樓盤。
該項目由上海本地國企大寧資產操盤運營,入市風格十分低調,一開始購房者甚至找不到售樓處。據多位業主回憶,當時前來介紹項目的置業顧問都是從大寧資產旗下的大寧商業銷售團隊臨時組建起來的。
寧嘉馨苑項目現場 圖源:每經記者 劉頌輝 攝
去年下半年,短期受到壓抑的購房需求集中爆發,加之打新族涌現,上海樓市回暖明顯。雖然寧嘉馨苑的均價比上述熱門樓盤都高,卻不影響其最終“開盤即售罄”結果。據業主介紹,142戶購房家庭中,很多人沒看過樣板房,不了解樓盤的建設標準和不利因素,就投入了千萬元買進。
這類購房現象在上海樓市被戲稱為“盲買”,樓盤越俏越容易出現“無銷售、無售樓處、無樣板間”的可能。
據記者觀察,像格力地產在上海前灘板塊的海德壹號項目就未設售樓處;浦開集團在浦東金橋板塊的浦開江南里項目,在樣板間外側設置大鐵門圍起來;寶能集團在上海首個住宅項目寶能公館1288拒絕購房者看售樓處和樣板間的請求,有購房意向只能參考門口公示牌上的信息,或者關注網絡圖文。
“開發商‘盲賣’增加了一定的購房風險,房產置業屬于購房者家庭的大宗交易,銷售過程中的關鍵信息應該得到充分公示,建設過程中也應該充分保障住宅品質。”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面對樓盤此類銷售現象,購房者應該擦亮眼睛,關鍵時候保存好證據。
對于寧嘉馨苑購房者提出的問題,記者致電大寧商管銷售部相關負責人,其表示,公司銷售及開發過程合法合規,已就上述問題與業主充分溝通,當初“盲盒”式賣房屬于特殊時期的情況。
上海寧嘉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6月初出具的業主回復函顯示,寧嘉馨苑仍處于施工階段,未達到交付標準和要求,在預驗房前尚有很多工作要做,并非房屋實際交付結果。此外,房屋的設計、施工、監理等單位,均是根據招標法及相關公開招投標流程的公示結果所選出,符合法律法規要求。
記者|劉頌輝 編輯|魏文藝?孫志成 易啟江
校對|劉小英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鏡像等使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