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7-31 09:22:18
每經記者 王硯丹 楊建 每經編輯 易啟江
“想繼續加倉,攥著的盈利股票我不太敢加。”7月28日盤后,股市新晉“大V”胡錫進頗感糾結的一句話,在社交媒體上引起了快樂的調侃。
這是2.195億A股投資者快樂的一周,這樣的快樂已好久不見。
“牛市旗手”券商板塊乘風破浪,中信證券時隔三年后再次漲停,單日成交超過100億,市場人氣被極大激發。截至上周五,滬指當周大漲3.42%,滬深兩市總市值增長至84.547萬億元,較6月底增加1.286萬億元,以最新投資者數量2.195億估算,每位投資者賬戶市值平均增加約5858元。
眾多股民開始期待一場牛市,更有在股民中影響較大的微信公眾號“貓筆刀”歡呼,“一旦股市來了行情,能解決目前經濟發展的諸多問題,激活內需、促進消費都不是個事。”該公眾號還就股市上漲后大家將在哪方面花錢發起投票調查。
截至7月30日晚上8時,共有72890人選擇要花錢消費,32376人選擇買房,27237人選擇買車,13768人選擇生孩子,8894人選擇結婚。而買車、買房仍然是一種消費,結婚、生孩子當然也可促進消費。
“活躍資本市場,是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改善全社會消費、改善大家預期的重要因素。”中歐瑞博投資董事長吳偉志表示。
但一周的大漲,還不足以彌補很多投資者心中之痛。“我沒啥高興的,中信證券還欠我一個漲停。”股民小Q從2021年1月開始持有中信證券,至今930余天。她還參與了中信證券配股,以真金白銀支持了中信證券發展。即使上周五漲停后,她還差10%才解套。
小Q說:“比起我們這種苦等解套的,胡錫進剛進股市一個月就苦惱踏空,簡直是‘幸福的煩惱’。”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每經記者或記者)采訪了普通投資者、券商人士、公募私募基金等多名市場參與者。經歷一周大漲后,他們對市場的看法以及參與行為正悄然發生變化。
券商之變
“牛市旗手”發威
非銀分析師加大路演力度
“好久沒有那么多公募基金關注我們非銀了。”中信證券漲停后,一位中型券商的非銀分析師對記者感嘆,“坐了那么多年冷板凳,有點不真實。”
對于靠基金派點生存的券商賣方研究來說,有時候選擇行業就跟開盲盒一樣,需要點運氣。正如現在的長江證券總裁劉元瑞,他進入賣方領域就開始深耕枯燥的鋼鐵,寂寞多年后才最終獲得了白金分析師的榮譽。
最近三年,A股炒過大藍籌、大消費,炒過煤炭,去年新能源汽車大火,今年上半年又炒AI。看著隔壁行業的同事每天忙得不亦樂乎,券商板塊一直不溫不火,非銀分析師們難免落寞。
二季報數據顯示,公募基金在證券板塊的配置比例環比進一步回落,持倉比例由2.71%降至2.51%,延續顯著低配水平。盡管賣方非銀分析師也出去調研、路演,基金經理的態度卻一直沒那么熱絡。
“這周開始要加大路演了,”上述分析師說,“不過,券商板塊太多次上上下下,我接觸的公募基金經理對券商板塊看得更多了,態度還是猶猶豫豫的。”
▲創意圖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公募基金對券商板塊猶猶豫豫,私募看法卻大不相同。
廣東小禹投資的黎仕禹告訴每經記者,券商股集體大爆發,上周五更是成為了兩市的板塊漲幅第一,且板塊漲幅是接近10%。看看周五兩市個股成交金額超過100億的唯二兩只個股,是東方財富和中信證券。“這意味著,前期市場的存量資金又回來了,但是回流的是券商等大金融板塊。因此,目前市場的新主流熱點方向已經很明確了,那就是大金融+地產+其它藍籌股。”
7月28日證券板塊成交金額前十名 來源:同花順
多名私募人士認為,券商板塊的大漲,與最高層對資本市場罕見表態有著直接關系。上周的政策,可謂一個接一個、目不暇接。
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提出“要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7月25日深夜,證監會發布新聞稿,特別指出證監會系統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對形勢的科學判斷和決策部署上來,從投資端、融資端、交易端等方面綜合施策。
7月28日晚間,每經記者獲悉,日前證監會召集了幾家頭部券商,就之前政治局會議提出的“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廣泛征求了意見。
華鑫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嚴凱文告訴記者:“本輪券商率先啟動,是一個市場轉向的風向標,能夠起到激活資本市場活力的作用。”
他還透露,在市場火了之后,他也感覺更忙了,“之前我們很確定地看多市場,近日市場火了之后,我感覺有關市場策略的采訪明顯變多了。”
值得一提的是,交易順暢是保證資本市場運行穩定的基礎。A股放量大漲之后,監管對證券行業信息安全高度重視。7月28日盤后,有券商APP發布公告,因7月29日證監會組織行業第十三次網絡安全聯合應急演練,因此暫停夜市委托。
據每經記者了解到,演練通知是7月26日下發,有轄區證監局7月28日臨時通知券商一把手(董事長或黨委書記)參與當天演練,而會里指導意見為高管參加。從過去經驗來看,歷次參與應急演練的領導以各家首席信息官為主,這意味著本次應急演練級別進一步提升。
私募之變
有人大舉加倉
有人滿倉操作
喬戈里資本董事長牛曉濤在百忙之中接受每經記者采訪,他直言“太忙了”。
“政治局會議抓住了要害,一句‘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給A股注入了一針強心劑,逆轉了繼續下跌的趨勢,上周上證指數周線收大陽線,為今年以來最大的一根周陽線。A股具有明顯政策市的特征,信心恢復不能靠口號,而是實打實的政策。”牛曉濤表示,“證監會召開頭部券商座談會,就活躍市場征求意見,這是幾年未有之事。上周五券商股大漲,中信證券漲停,這反映出A股市場投資者對政策的期待。”
牛曉濤還透露,“上周一直在加倉,周五接近9成倉位。我們最近在京、滬、港三地密集路演,新產品在募集中。”
喬戈里資本并非唯一高倉位私募。重陽投資合伙人寇志偉對每經記者指出:“我們對下半年A股市場持積極樂觀的態度,疫情后,中國經濟的恢復是一個波浪式發展、曲折式前進的過程,二季度我們已經看到了可能的經濟階段性底部,下半年經濟景氣和A股市場都有望進一步修復。我們的產品也一直保持高倉位狀態,積極尋找市場的結構性機會。”
▲創意圖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7月28日,半夏投資創始人李蓓在其官微發布了《見龍在田完成,藍籌慢牛主升》的文章,李蓓表示,A股很可能站在新一輪長期牛市的起點。李蓓坦言,過去一個月組合在持續提高股票倉位,加倉方向主要集中在中下游大盤股。目前低波動基金權益凈倉位已大于60%,高波動基金的權益凈倉位已經大于100%,其中,個股倉位占比在30%左右,其余倉位則大部分是看跌期權和看漲期權的組合。
黑翼資產告訴每經記者,近日已經發行了多只量化選股產品,持股分散,滿倉運行。“受益于權益市場復蘇,券商板塊表現強勢,為活躍資本市場打頭陣,對于接下來的市場走勢可以偏樂觀。站在當前時點來看,A股相對底部特征愈加明顯,下半年有望逐步回暖。但在產品布局上,鑒于A股市場板塊輪動、風格轉換較快,呈現結構化行情,在這樣的市場行情下,我們以全市場量化選股為布局重點。”
公募基金也開始對市場轉向樂觀。
嘉實基金認為,中央政治局會議傳遞的政策信號積極,結合近期一系列政策組合拳,市場有望進一步隨著經濟預期與風險偏好企穩而進入較好的布局配置時機。從大類資產角度看,股、債、匯均有望進入共振時段。
外資之變
高喊做多時間窗口開啟
北向資金一周凈買345億元
在7月25日的媒體見面會上,瑞銀證券中國股票策略分析師孟磊特別提到了政治局會議對“活躍資本市場”的表態。他點評道,長期來看,整體股票市場活躍將更多依賴于經濟基本面的復蘇。“降低手續費、印花稅,或是降低管理費,至少短期內不會大幅提高投資者收益。但更多宏觀政策出臺,帶動居民收入的復蘇、消費復蘇,進而帶動整體經濟下半年走出疫情后的第二條復蘇曲線,自然會有更多資金進入股票市場,提高交易量,也會產生賺錢效益。因此,促進經濟復蘇、提振民營企業家信心、提振消費,這可能才是促進資本市場活躍的重中之重。”
瑞銀中國相關團隊人士也對記者提及,“在7月末對宏觀和股票策略進行分享后,近期還將就各大熱點板塊召開專題分享會,8月底預備召開年度中國A股研討會。”
比起外資投行精雕細琢布局中國,北向資金的加倉,更加簡單明了顯示出對A股看好。
Wind數據顯示,上周北上資金大幅加倉A股,7月25日凈買入189.83億元,創一年半多來最大單日凈買入。7月28日再度凈買入逾164.03億元,為年內次高,全周合計凈買入逾345億元。截至7月28日,今年以來北上資金累計凈買入超過2000億元。
作為策略分析師,嚴凱文密切關注北向資金動向:“北向資金大幅流入A股市場,反映了外資對中國經濟和A股市場的信心提升,這種信心提升可以進一步推動A股市場的上漲趨勢。北向資金的大幅凈流入也會增加A股市場的流動性,提高市場的交易量和活躍度,一定程度上促進市場的健康發展。其次,外資的流入對A股市場的估值也會產生正面影響,從而推高市場的估值水平。”
而今,還有更多的外資“活水”正在加碼布局中國。今年5月,城堡投資獲得QFI資格。城堡投資為全球頂尖對沖基金Citadel LLC旗下公司。據羅斯柴爾德集團旗下FOF機構LCH Investments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Citadel成立以來的累計費后收益超越橋水基金,是史上最賺錢的對沖基金。
不僅是A股市場,中概股、港股指數上周也大幅上漲。7月28日晚間,A股收盤后,中概股掀起狂歡,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大漲超5%,刷新2月16日以來盤中高位。而恒生科技指數自5月底低點以來,累計反彈幅度超20%,已進入技術性牛市。
對此,高盛分析師Kinger Lau、Timothy Moe等人在報告中指出,隨著上周政治局會議確定下半年經濟政策基調,中國市場的“政策底”已經形成,做多中國的時間窗口開啟。從經驗證據來看,目前跡象表明,中國股票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內有望表現更好。
政策之變
活躍資本市場
提振投資者信心
分紅降費齊發力
如何活躍資本市場,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其實早已強調過:“要想投資者之所想,慮投資者之所憂,解投資者之所難,更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財富管理需求,不斷增強投資者獲得感。”
上文股民小Q,恨了中信證券兩年,但她對中信證券總體還是樂觀的。
中信證券每年現金分紅都是在8月中下旬。2021年8月19日,中信證券給了她1200元現金分紅,2022年8月25日給了1863元。每次中信證券分紅,小Q都會拿去獎勵自己吃頓海底撈。
她說:“雖然還套著,好歹中信證券業績好,相信總有解套的一天。而且把分紅的錢拿出去吃火鍋,會感覺實實在在的快樂。因為分紅,我的成本價已從29塊多降到26塊了,它只欠我一個漲停就解套。”
一頓海底撈,對投資者而言,是一次消費,也是一次小小的滿足。
在社交媒體上,隨著存款利率不斷下行,高股息率甚至已被視作存錢的重要模式,受到一些投資者青睞。每年6月、7月,伴隨年報季落幕、年度股東大會召開,上市公司迎來密集分紅期。有投資者就在社交媒體分享:“十份分紅,到賬65K(小編注:6.5萬元),今晚和夫人吃大餐。”
近年來,證監會不斷完善上市公司分紅相關基礎制度,鼓勵上市公司真金白銀回報投資者。據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數據,截至7月21日,共有3234家上市公司實施了2022年年報利潤分配,分紅總額為1.73萬億元。加上上年度季報、半年報分紅,年度現金派息近2萬億元。
國泰君安研究所策略首席分析師方奕對每經記者指出,之所以現金分紅受到投資者青睞,是因為這一方式是公司將利潤直接以現金方式分配給股東,是直接通過提升股東每期回報的方式提高公司價值。“尤其是對于已處于成熟期、行業競爭格局穩定、長期新增需求有限的中上游企業來說,當管理層預計缺失高回報投資項目的環境下,實施現金分紅是對投資者負責的方式。”
方奕還強調,除了現金分紅外,回購也是上市公司回饋股東的一種方式,“公司對于自身股票的回購注銷變相提高了剩余股東的每股價值以及后續EPS(每股收益),使得公司利潤向股東轉移。今年以來,我們觀察到共有806家公司實施了回購行為,總計回購金額達393億元,平均回購規模達0.49億元。從回購規???,2023年回購金額低于2022年同期(618億元)、2021年同期(751億元)。未來隨著經濟企穩向上,上市公司回購數量和規模有望進一步增加,個股交投活躍度也有望提升。”
在鼓勵上市公司回報投資者的同時,近期還有不少旨在降低投資者交易成本的制度出臺。
7月8日,證監會發布公募基金費率改革工作安排,當日易方達基金、廣發基金、中歐基金、富國基金、匯添富基金等多家頭部公募機構集體宣布,調低旗下部分存量基金產品的管理費率及托管費率。截至目前,已有超30家公募機構宣布調降旗下基金產品費率。
作為賣方研究的奠基人,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向每經記者指出,“近期公募基金費率改革工作陸續推進,仍主要涉及的是引導推出更多浮動費率產品、降低主動權益類基金費率水平、規范公募基金銷售環節收費等內容。在降費‘讓利于民’的同時,也應不斷提升專業機構權益類資產的管理能力,壯大長期專業投資的力量,打出更多投資端改革‘組合拳’,要激發資本市場財富效應,增強資本市場投資者獲得感。”
此外,要依法保護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讓中小投資者敢投資、敢長期投資,是提升資本市場活躍度的法治基礎。李迅雷建議,要堅持疏堵結合,規范大股東惡意減持,“當前A股仍存在頻繁減持、精準減持、頂格減持、清倉式減持、變臉減持等諸多現象,成為影響A股長期穩定向好的重要因素之一。下一步,應充分利用鎖定期、信息披露等‘疏堵結合’的方式,對大股東及董監高的減持行為進行規范和限制,加大對操縱市場、內幕交易等違法違規行為的打擊力度,維護公平公正的市場秩序。”
經濟之變
經濟復蘇是股市堅實土壤
A股上漲有利于改善消費
在最新的媒體分享會中,瑞銀分析師孟磊講了有關瑞銀企業家調查問卷的情況。
他說,瑞銀每半年做一次中國企業家調查,調研500個中國企業家對于未來半年收入、利潤、訂單、資本支出等將近50個問題的展望。最近調查是今年4月所做,當時經濟環比動能已出現明顯走弱,“但我們看到,企業家對于未來半年預期情況并沒有非常糟糕??傮w預期未來半年訂單、利潤率增長的企業家,比前一次(2022年9月)的調研要多。環比來看,這一次的調研結果表示樂觀態度的企業家數量,在歷史上來看也處在比較高的位置,也就是大部分企業家對于未來復蘇有信心。”
▲創意圖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股市是國民經濟晴雨表,經濟復蘇才是資本市場活躍的最堅實土壤。投資者對資本市場的信心,根源來源于對中國經濟的信心。實體經濟與資本市場是硬幣的一體兩面,相輔相成。
“活躍資本市場,是增加居民財產性收入、改善全社會消費、改善大家預期的重要因素,”中歐瑞博投資董事長吳偉志表示,“如果接下來各部委能夠扎扎實實落實好7月24日政治局會議精神,相信市場對經濟與股市的預期與信心會有重大的改善,信心比黃金寶貴。經濟的改善也不難預期,真如此,經濟與股市有可能形成良性的正反饋。”
孟磊也指出,今年3月以后,宏觀經濟復蘇動能減弱,主要表現在PMI回落到50以下、工業企業利潤增速下滑兩大方面。“但近期政策寬松指引非常密集,如國家發改委開展民營企業座談會,商務部等13部門關于促進家居消費若干措施的通知等等。預計未來整體政策將在各方面更進一步,貨幣政策方面,預計下半年LPR可能繼續下調10個基點,還有一次降準的可能性;財政政策則將更多地體現在對基建方面的支持,將對相關行業、基本面復蘇起到一定推動作用。”
和高盛明確看多中國相似,孟磊也預判,A股市場年內存在10%的上行空間,“隨著后續更多政策利好出來,估值亦可能有所修復。配置策略上,建議根據政策的刺激力度動態調整。”
策劃|何強 李凱
統籌|宋雙 劉錦旭
記者|王硯丹 楊建
編輯|易啟江
視覺|鄒利
視頻|步靜
排版|易啟江
記者手記|牛短熊長一直是投資者心中之痛
作為一名跟蹤資本市場多年的財經記者,我見證了A股牛熊市中投資者不同的喜怒哀樂,也見證了中國投資者群體逐漸壯大、投資理念日益成熟的過程。
2.195億投資者,背后是數千萬家庭、千差萬別的人生經歷。通過參與資本市場,他們希望實現財富增長和個人目標達成。他們積極學習投資知識,關注市場動態,不斷提升自己的投資能力。
但A股市場30余年歷史,牛短熊長一直是投資者心中之痛。上一次牛市還要追溯到8年前的2015年;30歲以下的投資者很少有親身參與的經歷。而經歷過2006年~2007年牛市的投資者,他們很多都老了。
牛市是相似的,但每次牛市的底層邏輯與內生動力一定千差萬別,它是市場結構、監管政策、投資者行為等變化的合力。7月24日政治局重磅表態后,各路市場參與主體以真金白銀落實“布局中國市場”,不僅是出于基本面分析、估值分析等技術因素,更重要的是對A股市場生出了實實在在的信心。
一個健康的資本市場可以更好地服務于實體經濟,為企業提供融資渠道;一個高質量的資本市場,可以為投資者帶來更多的投資回報,為經濟繁榮和可持續發展注入活力和動力。我們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中國資本市場終將迎來眾所期盼的牛市。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制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