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8-28 00:27:31
每經記者 董天意 每經編輯 孫磊
站上月銷3萬輛的臺階后,理想汽車的“下一步”更受市場關注。
在2023成都車展開幕首日,理想汽車攜“L系”車型集體亮相,并對外公布了“雙能戰略”的最新進展與布局規劃。據介紹,今年1~7月,理想汽車總交付量超過了17萬輛,同比去年增長145%;今年8月,理想L7、L8、L9單車月交付量將同步實現“破萬”。截至目前,理想汽車的累計交付量已經突破45萬輛。
在純電賽道,理想汽車旗下首款純電車型MEGA將于今年12月正式發布,明年2月開啟交付。按照理想汽車商業副總裁劉杰的描述,這是一款“完全顛覆市場固有認知”“50萬元以上市場銷量第一”的產品。
不同于“500萬元內最好家用旗艦SUV”的見仁見智,理想汽車希望外界對MEGA有著更為具象的定位和認知,但對于初入純電賽道的理想汽車,一出手便直奔“第一”而來,能否實現?不由讓外界產生質疑。
對于MEGA的預期,以及理想汽車未來的戰略方向和具體執行,理想汽車商業副總裁劉杰,理想汽車純電產品負責人李昕旸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采訪時,進行了更為詳盡的說明。
長期保持20%毛利率目標
NBD:理想現在月交付3萬多輛,下一個目標是月交付4萬輛,請問1萬輛增長點主要從哪里來?是一、二線城市還是向更低級別的城市去拓展市場?
劉杰:第一個比較重要的增長動力是大市場需求,我們認為接下來20萬元以上的新能源市場還會有進一步提升,而理想的產品就處在這個市場區間;關于銷量增長來自哪些城市,因為在我們所聚焦的20萬元以上新能源市場,包括家庭用戶,新一線和二線城市占到全國市場的50%以上,所以我們認為新一線和二線的新能源滲透率還具備很大潛能。
NBD:之前理想汽車董事長兼CEO李想說過,到2025年,理想汽車將達到160萬輛,為了達到這樣的銷量目標,我們對產品有什么樣的規劃和布局?
劉杰:完善技術、產品、交付、品牌四大方面能力是我們接下來面對未來的戰略。首先是技術方面,我們長期保持20%的毛利率目標,是為了長期可以將營收的10%左右投入研發,以此來保證我們的“雙能戰略”中核心技術的領先性;產品方面,到2025年,我們會通過“增程電動”和“高壓純電”兩個平臺,通過AI智能能力,覆蓋20萬元以上不同價位段、不同座位形式的家庭用戶需求。
對于整個供應制造和銷售服務體系,我們還是會持續加強建設。我們核心關注的是質量標準和用戶需求,用戶的滿意度和推薦值;品牌能力方面我們也會有提升,這是我們最近在關注的。我們認為家庭用戶是理想汽車最寶貴的財產,而不是我們推出的產品。我們要繼續圍繞“創造移動的家,創造幸福的家”建設品牌價值。
NBD:未來理想汽車是否有硬派越野車型的規劃?
劉杰:實話實說我們不會做硬派越野車。我們認為無論在什么時候,企業是需要取舍的。我們做不到什么都做,并且什么都能做到最卓越,所以我們選擇把對于理想汽車最重要的事情做到最卓越。比如說,面向家庭用戶的高頻使用場景,我們會把它做到最卓越,這是我們的選擇,也是我們做的取舍。
智能駕駛業還處在導入期
NBD:在第一款純電產品上,理想汽車會如何平衡補能體系和耗能,能否在某些產品力和技術上透露一些信息?
李昕旸:通過我們對市場的觀察,從用戶價值方面考慮,有幾個根本問題依然存在。其中,補能體驗有兩個需要解決的問題,一是怎樣能夠在短時間內充進很多電,二是要在降低電耗上發力。我們將通過新的形態來實現極低的風阻同時擁有更大的空間;除低風阻外,針對電控系統,SiC功率芯片和電驅系統等一系列的體系建設和技術投入都需要一并思考。以便最終實現“12分鐘充電500公里”的用戶體驗。
理想MEGA從內到外都會為家庭用戶服務,包括從安全性、品牌的質感,操控性等方面,會是完全顛覆固有市場認知的產品。我們在智能化方面會延續L系列的優勢,理想MEGA也會隨著Mind GPT和城市NOA的落地一起上線。對于目前的市場,理想MEGA會是一款完全不一樣的產品,我們有信心說出理想MEGA能夠成為50萬元以上汽車市場銷量第一的產品,不分能源形式和車身形式,打破高端純電車沒有爆款的“魔咒”。
NBD:這一輪的降價都是純電產品,后面理想純電產品面對競爭加劇,會不會改變產品的布局和節奏?
劉杰:純電產品的大節奏改變不了,畢竟車輛研發、測試等工作需要比較長的周期。首先,我們已經在加緊工作,理想汽車北京工廠的建設和MEGA的試生產都是非常高效的。但產品節奏不應該只考慮市場方面,我們更希望把產品打磨得更好。在目前有很多企業在做純電產品的情況下,理想進入純電,也依然會從家庭用戶的需求出發,因為市場不缺少做純電的企業,我們產品的目的是解決家庭純電使用的問題,并思考產品到底能不能為家庭用戶創造價值。
NBD:隨著其它品牌大量涌入市場,很多城市對一些車型進行了管控,未來理想在這方面如何自己的提高競爭力?
劉杰:對于理想汽車而言,我們還是會圍繞理想最關鍵的三個核心價值主張去持續夯實和加強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第一個,我們企業的使命是“創造移動的家,創造幸福的家”,所以我們會持續投入提升車內空間舒適、空間安全、空間向往感的研發技術和產品;第二個,我們希望能夠大規模替代燃油車,提供超越燃油車的產品體驗。所以無論是在增程電動技術上,還是在高壓純電技術上,我們都會持續長期投入,并行發力,因為我們判斷,在未來10年,增程電動和高壓純電會長期成為市場需求;第三個,2030年我們會成為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企業,我們對于AI的研發、大模型的研發,從感知、決策、到執行、到反饋的全過程的軟硬件技術研發都會持續大規模投入。
目前比較內卷的競爭主要集中在純電動車型領域,理想汽車終端“戰勝率”比較高,是因為家庭的品牌形象正在深入更多用戶認知,并成為消費者家庭用車的首選,這個用戶心智特別寶貴。如果用戶想買一臺家庭用車時第一個想到的品牌是理想,那么這個定位對我們就非常有意義,這也是品牌重要的護城河。
NBD:今年業內很多車企加速NOA功能上線,您認為國內的智駕市場現處在哪個階段?
李昕旸:我們判斷智駕發展的階段只有推出BEV大模型才代表從輔助駕駛進入到真正的智能駕駛。以這個為衡量標準,即便是目前最頭部的廠家還處于“早鳥測試”階段,所以行業肯定還是處在導入期。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