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1-06 15:41:14
◎每經品牌價值研究院在“雙11”期間視頻連線了著名品牌專家、央視品牌顧問李光斗和資深品牌專家、瞻勝傳播創始合伙人龐瑞博士,李光斗認為,電商平臺和主播之間是一種“店大欺客、客大欺店”的此消彼長的關系。對于品牌方如何提升話語權、主動權等問題,李光斗建議,品牌要利用好平臺的資源和機會,但不能過度依賴于平臺。
◎龐瑞表示,平臺和主播之存在一個“共生博弈”的關系——主播是由平臺推出來的,但隨著一些頭部主播的影響力日益出圈,平臺和頭部主播之間的關系更加復雜:哪一方更能吸引流量和消費者,哪一方就更有議價權,就能在博弈中更加強勢。
每經記者 黃博文 每經編輯 楊夏
11月11日就快到了,但是“雙11”的購物大狂歡早就拉開了帷幕。10月20日,拼多多、抖音雙11大促開賣;10月23日,京東啟售;10月24日,天貓預售開啟……
與此同時,一些頭部主播也頻頻登上熱搜,因低價之爭而成為輿論焦點。
在這場狂歡中,站在舞臺中央的有電商平臺,也有頭部主播,但作為需求與供給兩端主角的消費者和各大品牌方,卻仿佛成為配角。
在雙11,到底誰才是主角,誰才是配角?為此,每經品牌價值研究院視頻連線了著名品牌專家、央視品牌顧問李光斗和資深品牌專家、瞻勝傳播創始合伙人龐瑞博士。
李光斗認為,電商平臺和主播之間是一種“店大欺客、客大欺店”的此消彼長的關系。對于品牌方如何提升話語權、主動權等問題,李光斗建議,品牌要利用好平臺的資源和機會,但不能過度依賴于平臺。
“平臺是一個重要的渠道和窗口,可以幫助品牌擴大覆蓋和曝光,增加銷量和收入,但品牌也要有自己的獨立和多元的渠道,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李光斗表示。
龐瑞表示,平臺和主播之存在一個“共生博弈”的關系——主播是由平臺推出來的,但隨著一些頭部主播的影響力日益出圈,平臺和頭部主播之間的關系更加復雜:哪一方更能吸引流量和消費者,哪一方就更有議價權,就能在博弈中更加強勢。
同時,對于品牌方在這場博弈中的情況,龐瑞持樂觀態度。“消費者對品牌的忠誠度往往是最持久的,而對平臺和主播的忠誠度則更多取決于價格和流量。”他提出。
相較往年,今年各大電商平臺更加注重“低價”策略。比如,拼多多、抖音主打“單件立減”“不湊單”,京東喊出將“真便宜”進行到底,天貓則首次在“雙11”強調全網“最低價”等。
“電商平臺采取‘低價’策略是由于其控制了渠道,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擁有了價格決定權。”李光斗解釋。
在龐瑞看來,電商平臺從創立之初就以低價為主要競爭武器,現在再次強調低價,一方面對消費者有利,另一方面也能讓平臺回歸自己的核心優勢,有助于提升其市場份額。
那么,電商平臺的“低價”策略對品牌方又有什么影響?
“低價策略具有兩面性。一方面,如果品牌方想要在激烈的競爭中擴大市場占有率,就需要考慮降低價格、犧牲利潤,跟隨平臺的節奏。但這樣可能會損害品牌的調性和形象。”龐瑞表示,“另一方面,如果品牌方堅持自己的定價結構,就可能會失去市場份額,被其他品牌搶占。所以品牌方需要在市場份額和品牌定位之間做出權衡。”
主播作為電商直播過程的重要環節,其形象、話語權、價值觀等都可能影響消費者的消費行為。
而隨著直播帶貨銷售模式的不斷興起,部分頭部主播也有了越來越大的影響力,不僅形成了個人IP,在某些時候甚至還能和平臺“分庭抗禮”,比如京東采銷人員喊話頭部主播“二選一”。那么,當下的電商平臺和主播之間存在什么關系?
龐瑞從底層邏輯出發,解釋了兩者之間的關系。他表示,平臺和主播之存在一個“共生博弈”的關系——主播是由平臺推出來的,但隨著一些頭部主播的影響力日益出圈,平臺和頭部主播之間的關系更加復雜:哪一方更能吸引流量和消費者,哪一方更有議價權,那就在博弈中更加強勢。
但龐瑞也指出,類似“二選一”的做法存在風險,達到一定程度時甚至可能會引起監管層面的介入。“平臺和主播之間需要找到一個平衡點,保持共生合作的關系。”他建議。
李光斗也認為,電商平臺和主播之間是一種“店大欺客、客大欺店”的此消彼長的關系。他提出,最關鍵的問題還是兩者關系如何影響消費者。“如果平臺和主播的關系有利于消費者的選擇和利益,那么可以推動商業進步,但是如果形成了價格壟斷,那么就會損害消費者的自由和權益。”他表示。
當下,頭部主播也面臨不小的挑戰——正因為擁有巨大的流量,他們受到了眾多關注,但同時也因為流量,他們的部分言行也容易引發爭議。
“互聯網是一個眾生平等的經濟,也是一種‘信任經濟’。”李光斗認為,“頭部主播不能忘記自己應該是消費者的代表,需要向消費者推薦好的產品,保護消費者的利益,不要辜負消費者的信任。如果他們的心態變化,甚至欺騙消費者,那么其也將會被消費者拋棄,個人品牌聲譽也會崩塌。”
龐瑞也持有相同觀點。在他看來,這些現象反映了頭部主播的一些弱點和風險。
“他們需要有專業的團隊來支持他們的公關、運營和操盤,并且還需要更強的品牌意識和產業鏈控制能力。”龐瑞指出,“電商行業的未來是充滿機遇和挑戰的,頭部主播需要有足夠的智慧和勇氣,才能在大浪淘沙般的競爭中存活下來。”
與機構品牌相比,個人品牌通常存在更多的局限,尤其是在風控等方面。
不少主播意識到了其中的問題,正在積極轉型,不斷加碼自營品牌業務,如東方甄選、瘋狂小楊哥等都創立了自營品牌。可以說,頭部主播和MCN企業轉型自營品牌正在成為一種趨勢。
“頭部主播的轉型表明了其對于平臺化和商業化經營的追求。”李光斗表示,“通過將公域流量轉化為私域流量,例如引導用戶使用自家APP,頭部主播可以進一步鞏固自己的影響力和盈利能力,減少對外部平臺的依賴,提高自主性和競爭力。”
龐瑞則指出了頭部主播轉型的難點,比如其在供應鏈管理、品牌營銷、售后服務等方面的投入,都會增加不小的運營成本。“從選品引流的電商主播轉變為深入供應鏈的品牌方,這需要更多的專業能力和團隊配合,而且要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這需要至少兩三年的時間來驗證品牌的生存力和競爭力。”他認為。
從理論上來說,在供給端,品牌方是主角;在需求端,消費者是主角。在今年的“雙11”,電商平臺之間的白熱化競爭,以及頭部主播的一些輿情危機,能否為品牌方帶來一些機會呢?
龐瑞認為,在平臺經濟時代,電商平臺、直播主播和品牌方之間存在著“競合”的情況。“這三方之間既有合作又有競爭,形成了一個復雜的競合關系。對品牌方來說,最好的情況是能夠利用電商平臺和直播主播之間的競爭,拓展自己的銷售渠道,同時保持自己的品牌價值和忠誠度。”他表示。
同時,龐瑞也表達了對品牌方的樂觀態度:“消費者對品牌的忠誠度往往是最持久的,而對平臺和主播的忠誠度則更多取決于價格和流量。品牌方應該發揮自己的博弈優勢,不要輕易放棄自己的品牌調性和定位。”
李光斗則建議,品牌要利用好平臺的資源和機會,但不能過度依賴于平臺。“平臺是一個重要的渠道和窗口,可以幫助品牌擴大覆蓋和曝光,增加銷量和收入,但品牌也要有自己的獨立和多元的渠道策略,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他表示,“品牌方要有自己的主張和聲音,要有自己的品牌社區和粉絲,要有自己的品牌活動和內容。”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葉曉丹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