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2-23 21:04:49
每經編輯 程鵬
據清華新聞網12月22日消息,日前,中央批準:李路明同志任清華大學校長(副部長級)、黨委副書記;王希勤同志不再擔任清華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職務,另有任用。
李路明 圖片來源:清華大學新聞網
去年9月剛上任副校長
12月22日下午,清華大學召開教師干部會議。中央組織部副部長彭金輝同志到會宣布中央決定并講話,教育部副部長、黨組成員陳杰同志,北京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教育工委書記游鈞同志出席會議并講話。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邱勇同志主持會議。
李路明 圖片來源:清華大學新聞網
公開資料顯示,李路明,1968年2月出生,研究生,工學博士,中共黨員,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
他曾任清華大學航天航空學院黨委副書記、常務副院長、院長等職。2022年9月,李路明任清華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兼任教師發展中心主任、職工發展中心主任,負責人事、終身教育、校屬企業、附校工作。
今年11月,李路明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另據教育部官網消息:去年2月25日,中共中央組織部在清華大學宣布了中共中央的任免決定,邱勇由清華大學校長轉任黨委書記,王希勤任清華大學校長(副部長級)。
鉆研20年研制成功國內
第一個“腦起搏器”
李路明主要研究方向為人機與環境工程、腦起搏器、神經調控,曾獲北京市先進工作者、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首都勞動獎章等。
去年8月,學校官網上刊登了時任航天航空學院院長李路明教授的專訪。
李路明說:“過去五年,清華綜合科研實力水平在快速提高,始終堅持服務國家和社會的重大需求,在新能源、疫情防控、碳中和等領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這些科研成果的產出,離不開大家前期深厚的積累。”過去五年,他深刻感受到,我們的科研工作在“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這一定位上更加清晰。
以他所在的科研工作團隊為例,他們聚焦國家和社會的重大需求,將載人航天高技術應用在醫療器械領域,開拓了神經調控研究方向,研制成功了國內第一個治療帕金森病的植入式腦深部刺激器——腦起搏器,為此,實驗室團隊在這一方向鉆研了近20年的時間。
李路明實驗室團隊 圖片來源:清華大學官網
近年來,我國科學技術發展出現了非常明顯的動向——問題導向。科學技術發展到今天,呈現出不同學科相互交叉的態勢,實際問題往往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眾多學科的介入協同才能解決。過去五年,清華準確抓住了這一科技發展趨勢,成立了很多交叉學科機構,他也在牽頭醫工交叉研究院。醫工交叉是一個非?;钴S的領域,一方面用工程方法解決醫學問題,另一方面醫學提出的問題也驅動了工程相關學科的發展。
他還清晰地記得十幾年前,我們的實力和別人差距很大,在交流過程中主要是跟著別人學,很難做到平等。而過去五年,在學術交流上他感受到非常明顯的一個趨勢,即我們越來越能平視同行,國際同行也越來越重視我們的意見,真正通過交流推動了科技進步。比如,為解決我國偏遠地區患者的腦起搏器程控問題,清華最早研究了遠程程控技術,讓患者在當地的基層醫院就可以得到大城市臨床專家的遠程程控,在疫情期間成為眾多患者獲得高水平醫療服務的重要渠道,這一技術得到了國際同行的高度贊賞,并引領了全球的技術進步。
目前,李路明的相關成果成功應用于國內數百家醫院,治療了數萬名患者,并推廣應用至英國、新加坡等多個國家。
李路明迄今先后發表學術和會議論文160余篇,其中SCI檢索文章30多篇,EI檢索文章80多篇,申請專利50多項,其中發明專利42項,美國專利2項,已授權專利35余項,主持了20余項研究課題。
李路明在清華大學2019級研究生新生開學典禮上發言。圖源:清華大學網站
在清華大學2019級研究生新生開學典禮上,李路明曾作為教師代表發言,他結合自己在清華的研究生學習經歷以及后續20多年的教學科研實踐,對同學們提出三點建議:
追求“有用之用”,更要善待“無用之用”;讀萬卷書,更要行萬里路;傳承和發揚清華人特有的崇尚體育精神。
“希望同學們從文史哲的融會貫通中,領略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不同境界,汲取指導自己思維和行為的文化精髓。實踐將會繼續證明,被一般認為追求的‘有用’之學,很可能只管用一陣子,而被貶低的‘無用’之學,將會管用一輩子。”李路明在上述發言中說道。
編輯|程鵬 易啟江
校對|孫志成
封面圖片來源:清華新聞網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清華新聞網、清華大學公眾號、澎湃新聞、極目新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