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3-29 22:17:10
3月28日,國家稅務總局四川省稅務局與國家稅務總局重慶市稅務局在重慶召開稅收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第五次聯席會議。數據顯示,2023年,川渝兩地稅務部門落實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1447.3億元,兩省市享受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的企業數量超過1.25萬戶、總額合計超290億元。
每經記者 張祎 每經編輯 馬子卿
3月28日,國家稅務總局四川省稅務局與國家稅務總局重慶市稅務局在重慶召開稅收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第五次聯席會議,總結2023年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經驗和成效,安排部署2024年重點工作任務。
記者從會上獲悉,川渝稅務合作四年來,兩地稅務部門在產業共建、政策協同、服務同質、開放共促等方面緊密協作,統一了8個車船稅稅目稅額標準以及城鎮土地使用稅、城市維護建設稅、部分行業西部大開發優惠等政策執行口徑,兩地電子稅務局“川渝通辦”稅費事項擴圍至84項,稅收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取得新成效。
據了解,2024年,川渝兩地稅務部門將錨定“政策執行標準化、稅費征管一體化、辦稅服務便利化”目標,縱深推進四大類23項重點工作,包括進一步梳理川渝稅費政策差異、縱深推進川渝毗鄰地區深化稅費征管服務一體化、打造具有川渝特色的稅收大數據產品等,進一步推動兩地“政策同標、征管同頻、服務同質”。
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產業共建共興是關鍵。
四年來,川渝兩省市聚焦電子信息、汽車、裝備制造、消費品產業等共建產業,出臺了支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稅務20條”、深化“銀稅互動”“稅電指數貸”、推動電子信息等重點領域產業鏈互補合作等一系列惠企舉措,充分發揮稅收在服務重點產業、調度要素資源、助企紓困解難方面的職能作用,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
“稅收和發展新質生產力關聯緊密,無論是在增強科技創新能力,還是在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等方面,均需要財稅政策諸如結構性減稅政策給予支撐。”四川省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李杰如是表示。
數據顯示,2023年,川渝兩地稅務部門落實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1447.3億元,兩省市享受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的企業數量超過1.25萬戶、總額合計超290億元。
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承擔著先行先試的重任?!冻捎宓貐^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推進稅收征管一體化。
“稅務部門主動破解政策性難題和機制性壁壘,為兩地探索推進市場一體化提供‘稅務經驗’。”重慶市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黃樹民表示。
四年來,兩地稅務部門統一了8個車船稅稅目稅額標準以及城鎮土地使用稅、城市維護建設稅、部分行業西部大開發優惠等政策執行口徑,培育出全國首個跨省域稅費征管服務中心、川渝稅費爭議聯合調解室等具有稅務特色的示范性項目和標志性品牌,兩地電子稅務局“川渝通辦”稅費事項擴圍至84項,20項稅費事項實現異地就近通辦。
隨著越來越多跨省域稅費事項聯通,兩地要素和資源往來更自由、頻繁。2023年,兩地納稅人繳費人通過電子稅務局“川渝通辦”功能累計辦理稅費業務超1.4萬筆,兩地貿易往來金額突破1萬億元、同比增長超5%。截至2023年底,川渝地區涉稅經營主體已超500萬戶。
成渝地區聯手打造內陸開放高地,是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
兩地稅務部門通過合力打造“稅路通·渝稅通”“稅路通·海納百川”跨境稅費服務品牌,幫助“引進來”“走出去”企業用好用足稅費支持政策,助力成渝地區構建高效能開放大通道、建設高能級開放平臺、壯大高水平開放型經濟。
四年來,川渝兩地累計有3361戶次境外企業享受稅收協定待遇,減免非居民企業所得稅超105億元;153戶次企業的境外投資者享受遞延納稅政策,累計擴大在華投資金額297億元。
截至2023年底,川渝兩地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企業達4161戶。2023年,川渝有5100余戶企業申請辦理出口退(免)稅463.3億元,川渝地區外貿進出口總值達1.65萬億元,較2020年增長14.1%,在西部開放中的示范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
在一系列舉措和政策助力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能級實現新突破。2023年,兩地GDP突破8萬億,占全國比重為6.5%,占西部地區比重為30.4%。
川渝稅務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繼續圍繞“政策執行標準化、稅費征管一體化、辦稅服務便利化”目標通力合作,更大范圍統一稅費政策口徑和執行標準、統一第三批川渝稅收征管服務事項、聯合開展“稅路通”品牌建設,協同重慶都市圈、成都都市圈稅費征管服務一體化發展,助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加快打造帶動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涵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