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屏新聞 2024-05-11 11:10:02
抱著漁鼓、打起簡板,用四川話講故事,這就是四川竹琴。
四川竹琴因采用竹制的竹筒和簡板為主要伴奏樂器而得名,民間又稱為“打道筒”“唱道筒”“打尺乓乓”。
做了20年川藏線導游,現在以寵物行業為生的半職業四川竹琴藝人柴羽,講述了他接觸竹琴的原因,在他做導游時需要給游客介紹竹琴,但是他根本不知道竹琴是啥子,于是便在網上了解了一下,就是這一了解讓他成為了半職業四川竹琴藝人。柴羽說,四川竹琴最大的特點是打、唱、念、演。四川竹琴的表演形式大致可分坐、站兩種,最早的演唱形式是多人分角色坐唱,一般四五人一組同時演唱,也可自打自唱、對唱、表演唱。
在講到竹琴的變化時,柴羽認為現在的竹琴表演還是跟以前不一樣了,以前盲藝人多,戴一個墨鏡、穿長褂,外面套一個短馬褂,戴一個瓜皮帽。“由于盲人他不曉得自己的形象,而今天我們表演不一樣,即便我們坐著,都是有身段的,要比劃,有表情。” “竹琴這個本子很大,講一個故事要講一個小時。”但是現在大多數人都是喜歡碎片化快節奏的內容,所以需要把內容和情節簡化,順應觀眾的喜好。
“整個四川重慶貴州學竹琴的很少,唱竹琴的兩只手數得過來,我爭取堅持在這個舞臺上。”柴羽說。
文案:黃成群
拍攝:羅讓尼美 王雪意
剪輯:王雪意
設計:何如冰
來源:首屏新聞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