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新視界 2024-07-05 21:12:14
謠言是信息病毒,辟謠既是消毒滅害的動作,更是一個構筑免疫屏障的過程。做好辟謠工作,茲事體大。
如何辟謠?技術含量越來越高。優秀的辟謠作品,是謠言的熔斷器,是謬誤的休止符,是真相的擴音器。為鼓勵引導社會各方面力量積極參與網絡辟謠作品創作與傳播,提升全民識謠辨謠能力,共同構建清朗網絡家園,中央網信辦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與四川省委網信辦、成都市委網信辦聯合開展了第六屆互聯網辟謠優秀作品征集活動。隨著相關獲獎優秀作品的發布,辟謠,有了更為生動鮮活的詮釋。
謠言從來變幻無常,這意味著,辟謠同樣應該因時而變、因地制宜。辟謠是謠言的對立面,兩者長期處于動態演進的博弈局之中。優秀的辟謠作品,首先就應及時洞察到謠言的新特征、新趨勢,并就此做出及時性、針對性回應。
謠言的下滲化,加大了識別證偽難度。除了常見的熱點事件中的“事實謠言”、健康謠言、養生謠言、偽科學謠言等等,從近年的趨勢看,謠言加速向一些傳統的“專業領域”“垂直領域”滲透。有造謠“無償獻血人數大幅下降”“無償獻血用于血液制品出口”的,有造謠“社?;鹑拷唤o外資機構管理”的……諸如此類,這種“冒充是內部人,假裝說內行話”的謠言高頻發生,給聯合辟謠、聯動辟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謠言的利益化,使局面更加錯綜復雜。很多時候,謠言不再只是個人胡說,而成了一門黑灰產的生意。一些團伙、“公司”,通過集群化、矩陣化策略做號、養號,通過炮制謠言來獲取流量分成。還有一些從業機構,甘當“水軍”“黑公關”的角色,拿錢恰飯、收錢抹黑。前不久,中央網信辦公布了一批“清朗·優化營商網絡環境—整治涉企侵權信息亂象”專項行動典型案例,其中就有一批被關閉的賬號,涉及散布謠言信息惡意詆毀企業形象。鋌而走險,皆為利來。
謠言的量產化,讓治理應對極限承壓。江西南昌一家MCN機構,被爆通過AI軟件生成內容的方式生成新聞熱點類文章和圖片,最高峰一天能生成4000至7000篇。在重慶,公安機關查處一起個人利用AI軟件編造民房爆炸謠言的案件。該案例利用AI技術,模仿新聞風格,一鍵生成涉及災情的信息,以獲取高流量。凡此種種,都揭示了一個嚴峻現實:有了AI等技術工具的助力,謠言得以“大批量,秒生成”。為此破題,亟待能力升級。
江西南昌一家MCN機構發布的數條信息涉嫌網絡造謠。圖據央視新聞
面對新挑戰,要有新思路、新出路。就此而言,第六屆互聯網辟謠優秀作品征集活動,無異于一次答題交卷。就推動辟謠工作不斷迭代、持續進化而言,這一活動有著以點帶面、提綱挈領的重要意義。
用優秀作品,堅定信心,凝聚共識。每一屆的辟謠優秀作品征集、發布,都是一次深度盤點、自我檢視的契機。相比于《2023年度網絡謠言盤點》《2023年度社會民生領域網絡辟謠榜》《2023年度十大網絡熱議健康誤區》等條塊化分門別類的匯總,圍繞互聯網辟謠優秀作品的思考,無疑更具整體觀視角和系統性思辨。征集與頒獎,不僅是肯定成績、表彰先進,更是堅定信心,下好一盤棋,織密一張網,凝聚一條心,鼓勁主力軍,守好主陣地。
借優秀作品,鼓勵創新,鍛造本領。第六屆互聯網辟謠優秀作品分為“文字類”“圖片類”“動漫音視頻類”“重大辟謠專題”四個類別,這一設置,本身就傳遞了不拘一格的強烈價值指向。優秀的作品,各有各的優秀。透過這些作品,我們感受到的是全方位、多樣化辟謠的無限可能性。面對產業化、量產化的謠言密集陣,“闖關破陣”不可中規中矩,更不能墨守成規。思路打開、別開生面,從優秀作品中,我們看到的都是辦法。
學優秀作品,推廣經驗,共治共享。互聯網辟謠優秀作品發布會,從某種意義上說,同樣是一次推介會、轉化會。辟謠工作,已過“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當下要做的是構建辟謠的標準車道、快速公路。關于辟謠工作,一些地方摸索出來的組織方式、工作機制,以及所開發的辟謠工具技術基座,完全可以被其他地方當作通用的適配方案引入。往屆互聯網辟謠優秀作品所帶來的成果遺產,很多都已落地生根、推而廣之。這種示范效應、帶動效應,這一次依舊令人期待。
第六屆互聯網辟謠優秀作品征集活動入圍作品截圖
靠什么跑贏謠言?說到底,網絡謠言是占據網友注意力、劣幣驅逐良幣的垃圾信息。跑贏謠言,離不開令人信服、廣泛傳播的優秀作品。互聯網辟謠優秀作品是有共性的。
以速度切斷傳謠窗口期。從72小時、24小時、8小時到4小時——互聯網時代以來,突發事件應對的“黃金時間”被不斷刷新,留給辟謠的時間窗口也越來越短。優秀的辟謠作品,必須懂互聯網傳播規律、搶抓傳播窗口的信息。比如,2023年8月1日,個別平臺流出“成都大運會雙杠比賽設施撐垮險釀事故”的說法,8月2日,成都大運會官網就發布情況說明。對突發事件的謠言回應要更為迅速,如2022年針對“彭州龍漕溝山洪”的幾則辟謠,就十分及時。
以細節增強辟謠說服力。不被謠言先入為主,就要用真相先聲奪人。面對謠言“部分真實”特性,增強辟謠可信度說服力,就必須還原真相細節、說清來龍去脈。一方面,用調查把事實補充全面。如2023年5月,網上流傳著一則關于雅安大熊貓雕塑穿和服令人不適的消息,封面新聞通過云辟謠發布稿件《云辟謠丨四川雅安大熊貓雕塑穿和服?真相來了!》,說明當地有幾十尊雕塑分別刻畫中國借往各國的大熊貓,迅速平息了謠言。另一方面,更離不開主動策劃,系列報道。如“三星堆問答”大型策劃,官方辟謠、權威科普、專家訪談、趣味問答,大量內容詳實、說服力強的報道有效廓清謬誤,全方位科普真相、放大傳播聲量。
以“融媒”增強辟謠可讀性。辟謠,一個人也不能少。隨著社交網絡的發達,很多網民習慣通過視頻等方式獲取信息,圖片視頻音頻也適應多平臺的推薦算法。第五屆互聯網辟謠優秀作品中,由四川省委網信辦推薦的《熊貓捉謠記》和《辟謠四格漫》都榜上有名,海報+IP卡通形象,讓辟謠生動有趣,充滿可讀性,達到更廣泛的傳播效果。第六屆互聯網辟謠優秀作品征集活動,也讓我們看到了更多類似的作品。
《熊貓捉謠記》報道截圖
好的作品離不開好的生產機制。不讓辟謠跑斷腿,未來,還有很多路要走。
比如,專業化協作分工。打擊網絡謠言,少不了聯動共建。比如,四川創新“1+5+N” 網絡辟謠聯動機制,既有專業辟謠平臺——四川互聯網舉報辟謠平臺的主陣地,也團結省內5家重點媒體專業新聞團隊,還借助40家省直部門政務新媒體、21個市(州)網信辟謠平臺和新聞網站、185個縣級融媒體中心的全傳播渠道,堅定把辟謠“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全覆蓋,就是一種方法。未來,這樣的聯動不妨再拓展。專業媒體+權威機構、上級單位+基層組織、前端舉報+中端調查+后端傳播+謠言標簽,建立起全方位辟謠矩陣。
比如,主動亮劍,止謠治謠。為何謠言層出不窮?因為有流量就有利潤;而平臺算法恰恰鼓勵流量;夸張、刺激的謠言,正好是流量密碼。謠言因此有廣闊的生產需求,如果不加治理,造謠者只會有恃無恐。2023年9月,四川涼山州公安機關宣布成功偵辦了以“涼山曲布”“趙靈兒”等為代表的四川首例“系列網紅直播帶貨案”。這些“網紅”在背后公司的孵化下,打著助農旗號,通過擺拍虛假視頻,打造“大涼山原生態”人設,帶貨銷售假冒的大涼山特色農產品,謀取高額利益,涉案金額超千萬元。今年3月,百萬粉絲網紅“涼山孟陽”因虛假廣告罪被判刑11個月,處罰金8萬元。主動亮劍,讓造謠者付出應有代價,才能從源頭堵住謠言。
比如,網友參與,構建清朗生態。億萬網友是傳播鏈上不可或缺的一環,每個人也都應該是辟謠的責任主體,甚至可能是第一時間發現謠言的主體。目前,各地都已經開設辟謠舉報平臺,但許多人對此知之甚少;還有一些社群,困于“信息繭房”,媒介素養受限。這就需要線上+線下的科普行動。四川開展以“e路護網·清風行”為主題的全省網絡舉報辟謠宣傳周暨網絡普法行活動,舉辦網絡舉報辟謠暨網絡普法科普展,開展“e起護苗”“e起護老”“e企筑夢”“e網聯萬家”等主題活動……這些擴大網絡舉報和網絡辟謠社會知曉度的方式,值得推廣。
四川互聯網舉報辟謠平臺網頁截圖
網絡辟謠不是黑夜里的埋頭走路?;ヂ摼W辟謠優秀作品是一盞盞明燈,而每個人,就是照亮網絡的提燈人。
撰文/ 劉志杰 蔣璟璟 編輯/梁慶 責編/謝夢 審核/姜明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