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10-18 13:09:57
◎“6個星期,42天,(一位胃癌中晚期患者的)胃癌細胞消失了?”一位博主在其視頻中宣傳氫氧機產品時如此說道。目前,氫氧醫學正處于發展階段,氫氧機已進入了一些國人的生活中,但整個行業仍處早期,部分經銷商也在推廣時作出了涉嫌超過產品認證適用范圍的宣傳。
每經記者 林姿辰 實習生 范備齊 每經編輯 文多
在我國,晚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低于30%,遠低于所有癌種的平均生存率。對于胃癌患者和家屬來說,有限的治療手段是一種無奈,為了一線求生的希望,一部分患者愿意嘗試各種治療方式。
“6個星期,42天,(一位胃癌中晚期患者的)胃癌細胞消失了?”
說這句話的人自稱王之躍、“氫生活健康管理師”,也是一名力挺氫氧機抗癌功效的社交媒體博主。截至10月10日,其負責解說的賬號在社交平臺獲贊7.0萬、被收藏4.5萬次。
另一方面,今年8月,央視財經頻道《財經調查》剛剛曝光,在河北、山西、深圳等多座城市,出現了“氫氧體驗中心”“氫氧吧”“氫氧會所”等場所,記者探訪中,還有銷售人員宣稱,吸氫氣、喝氫水能有效控制癌癥的病情發展。但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目前國內只有一家企業的氫氧機合法持證(指具備三類醫療器械資質),即便該產品并無治療癌癥的適應癥獲批,但自稱產品一級代理商的銷售人員卻鼓吹它“肯定可以控制腫瘤的發展”。
氫氧機到底是什么?電解水分子為何被宣傳成“包治百病”?《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此展開調查。
“您好,這機器能治胃癌嗎?”
“這是我的胃癌患者用氫氧機的結果??這種方案是唯一一個不需要拿健康細胞去跟癌細胞對賭的治療方案。”
9月下旬,《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患者家屬身份,向發布上述博主視頻的視頻號咨詢氫氧機功效。該號工作人員發給記者的視頻中稱,一位40歲的胃癌中晚期患者使用氫氧機6周后,自稱“查不到癌細胞了”,還“恢復了上班族的生活”,“每天吸氫6小時,身體就像加了油(一)樣”。
視頻中還稱,該患者此前經歷過4次化療,連其主治醫生都認為氫氧機“沒用”。但上述博主在視頻中卻稱這是醫生的認知盲區。該博主還在視頻中稱,在推廣氫氧機的過程中,“接收”的大部分患者都是“3期4期西醫已經放棄治療的”,“不少患者用了(氫氧機)之后就放棄化療”(如下圖)。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平臺顯示,這個宣揚氫氧機對癌癥功效的視頻號的認證主體,是上海今美實業有限公司。據天眼查,2021年6月,公司經營范圍的許可項目中增加了“第三類醫療器械經營”。根據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上述博主視頻中的“滬械廣審(文)第250201-03892號”標注,是上海潓美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潓美醫療科技”)產品“氫氧氣霧化機”的廣告批準文號。
天眼查平臺顯示,潓美醫療科技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從事專業技術服務業為主的企業。今年8月,“潓美醫療科技”微信公眾號發文,稱“全國只有一家公司的氫氧機是合法有證的”,并自稱是“全球首家開展氫氧醫學研究的單位”。照此說法,潓美醫療科技是氫氧機賽道的先行者。在上述文中,潓美醫療科技未并沒有提到“癌癥”“腫瘤”等詞,也未宣傳其產品對癌癥的功效。
該公司生產的氫氧機價格并不便宜,且不同商家差價較大——在各類電商平臺上,部分店鋪對潓美醫療科技的AMS-H-03型號產品報價(原價)5.98萬元,但網上一家醫療器械專營店給出的最低價為4.33萬元,淘寶“潓美旗艦店”最新的券后優惠價則為3.68萬元。截至10月16日上午,上述網上醫療器械專營店對應產品銷量為156臺,按優惠價計算銷售額超過600萬元。
圖片來源:電商平臺截圖
記者查閱國家藥監局官網發現,潓美醫療科技的氫氧氣機最早于2020年獲批為三類醫療器械,目前僅有一項適應癥獲批,與前文所述相同,即“輔助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成人患者的癥狀(包括呼吸困難、咳嗽、咳痰)改善”。
也就是說,前文中視頻中博主所介紹的氫氧氣機對癌癥的功效未獲認證。
氫氧機作為醫療設備在中國流行始于2014年,標志性事件是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氫分子生物醫學分會(時為專業委員會)在北京宣布成立。
在國際上,氫醫學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紀70年代。1975年,美國科學家在《科學》上發表文章稱,發現連續14天吸入氫氣,能讓小鼠的癌癥腫瘤明顯縮?。粫r隔32年后,日本醫學教授太田成男在《自然醫學》發表文章,首次提出“氫氣選擇性抗氧化”的觀點,引發了氫醫學研究熱潮。
目前,國內外學術單位已發表超2000篇氫醫學研究論文,證實其具備生物學作用。
關于氫治療的注冊臨床試驗(t)和科學出版物(p)(按疾病適應癥和給藥方法分類)
圖片來源:“Molecular Hydrogen Therapy—A Review on Clinical Studies and Outcomes”截圖
但也有一些學者在質疑氫氣“療”癌的功效。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醫學院退休教授林慶順曾在自己的科普辟謠網站上稱,日本醫生作家赤木純兒發表于2019年和2020年的兩篇論文中稱,氫氣治療只是伴隨化療和抗體治療的輔助手段,結直腸癌患者和肺癌患者CD8+T細胞(細胞毒性T淋巴細胞,可誘導抗腫瘤反應)增加的結果并不能作為科學數據。
而氫氣“控”癌的說法,目前也存在一些爭議。
例如,《氫氣控癌——理論和實踐》被稱為“國內首本有關氫氣控癌的專著”,但據《中國新聞周刊》報道,此書被一些醫師、高校教授質疑書中研究未遵循標準嚴格的臨床試驗方案設計、病例不足、可信度差。對此,該書作者回應:“自己所做的只是觀察性報告,不是循證醫學研究,也不是隨機雙盲對照研究,只是把看到的現象披露出來,給外界提供參考。”
但需要注意的是,那些拿著科研文章等資料宣傳氫氧機“控”癌甚至“療”癌效果的銷售員,并不會提到這背后的爭議。
10月13日,一位自稱某潓美氫氧機一級代理商(即前述網上醫療器械專營店)的銷售人士向記者推薦過該書,表示書中記載的腫瘤患者案例使用的均為潓美氫氧機,對三期患者的腫瘤控制率達到84%,對四期患者的控制率是49%。
為了讓客戶信服,該銷售人員表示,潓美的氫氧機產品“肯定可以控制腫瘤的發展”,可“提升人體免疫力”,這個“效果是百分之百的,非常明顯”。他還承諾:“最小的五六歲的都可以吸,年紀再大的都沒有影響。”
就此說法,潓美醫療科技創辦人林信涌10月16日回應《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上述網上醫療器械經銷商是公司過渡性的5年期合作伙伴,此前曾大量訂貨做二次分包,導致產品價格體系混亂,給公司帶來很大困擾。由于存在合同違約行為,公司已起訴該網上醫療器械經銷商,目前他們不再是潓美醫療科技的一級代理商,公司已停止向其供貨,但“官司還比較拖沓”。
“我們現在有大概45家的經銷商,我們是不允許他們在網上銷售的。”林信涌表示,《氫氣控癌——理論和實踐》間接地被很多人利用,99%的山寨機都是用這本書在騙老百姓。公司與經銷商簽合同時,一定會在合同中寫明禁止過度宣傳。
10月17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按照上述網上醫療器械經銷商工商信息中對應公司的聯系方式多次電話聯系對方,希望明確該公司與潓美醫療科技目前的關系。接線人員也表示會反饋,但截至18日中午截稿時未獲回復。
有的視頻博主、經銷商把氫氧機治療或控制癌癥的功能夸得“天花亂墜”,潓美醫療科技是如何宣傳自身的?
根據“潓美醫療科技”微信公眾號,在氫氧混合氣體治療的研究方面,公司與50多家處于國內百強之列的三甲醫院聯手,開展了300多項基礎研究、16項單中心人體臨床和14項多中心人體臨床研究,范圍涉及九大系統慢性疾病。公司在國內外發表論文89篇,占全球該領域研究論文的90%以上發表量。
資料來源:“潓美醫療科技”微信公眾號文章截圖
其中,呼吸系統領域的相關論文占比最高,而這也是公司唯一獲批適應癥所屬領域,另外,也有14篇文章與腫瘤醫學有關。
10月16日,林信涌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基于過往的臨床觀察,氫氧機對癌癥患者有很大的“幫忙”,“幾乎對治療腫瘤是一種突破性的發現”,但國家還沒有批準氫氧機在腫瘤領域的適應癥,所以“理論上是不能說的”。
不過,林信涌認為,潓美醫療科技的氫氧機經銷商可以對外介紹潓美醫療科技在國內外發表的89篇研究論文,“更多是一種科普”。
林信涌還表示,線上平臺中只有“潓美官方旗艦店”才是公司真正的經銷商。
記者注意到,內蒙古廣播電視臺9月12日報道,呼和浩特市新城區一家潓美氫氧呼吸體驗店內張貼、擺放了不少氫氧機宣傳海報、宣傳冊,而這些宣傳資料中“還有防癌、控癌以及其他對疾病有治療作用的宣傳”。呼和浩特市新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明確此類宣傳違規,因“宣傳適用范圍超過了器械的適用范圍”。
此外,潓美官方旗艦店的客服也使用了一些引導性表達。例如,某電商平臺“潓美官方旗艦店”的客服在10月13日表示,不在禁忌癥內的胃癌患者也可以使用氫氧機,發現“吸入氫氧混合氣可改善患者的癌性疲勞”等(如下圖),“且對于腫瘤標志物的下降也起到了輔助作用,抑制了腫瘤細胞的生長速度”。該店鋪對應的企業正是“上海潓美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圖片來源:聊天記錄截圖
在10月16日,另一電商平臺的“潓美旗艦店”客服也提供了其他用戶的用后反饋截圖(如下圖),這些圖片內容顯示,這些用戶均為癌癥患者或其家屬。
圖片來源:聊天記錄截圖
10月16日,四川信和信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律師李欣禧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財產損害的,消費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可以向銷售者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生產者要求賠償。她補充說,這種特殊的責任形式被稱為不真正連帶責任,主要適用于消費品,由于醫療產品涉及的健康風險更高,通常適用更為嚴格的規定。
不過,如果產品質量沒有問題,是代理商違規宣傳誘導消費者購買,導致不適合使用產品的消費者用后出現健康問題,生產商是否還有責任?
李欣禧表示,若涉及虛假宣傳、或欺詐問題,而產品本身沒有質量問題,且生產商對此并不知情或不存在過錯,生產商一般不承擔責任,主要是宣傳者或欺詐者本身承擔責任。李律師補充說,但是對于產品的適用范圍、使用方法、負面后果等,生產者在產品配套資料或產品說明書中應當予以明確說明。
囊括氫氧機在內的氫醫學市場并不小,但在中國老年保健醫學研究會氫分子生物醫學分會秘書長、原解放軍總醫院南樓臨床部心血管一科副主任程友琴教授看來,行業現在還有些亂。
“我來當秘書長的時候帶著一種擔心,為什么呢?我發現氫醫學有點亂,亂就亂在它太容易做了——把水電解分成氫和氧,中學生都可以做。”程友琴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拿到三類醫療器械證的只有潓美醫療科技一家公司,但中國有幾千家氫氧機的生產企業“蹭”概念。
據林信涌觀察,目前應該有上百個商家在線上平臺售賣氫氧機的“山寨機”,這些產品都是工業制氫改造的非正規醫療器械。
實際上,醫用級別的氫氧機并不好做。林信涌表示,由于市面上的“工業仿制品”太多,老百姓對于合規的氫氧機更缺乏辨別能力,市場已經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目前公司產品也面向C端市場,在全國各地招商時遇到困難,“經銷商賣不出去東西”。
對于目前市面上一些氫氧機存在涉嫌虛假宣傳的情況,林信涌說,總體來說,由于氫氧醫學非常新,不知道的人占大多數,極少數知道的人也不清楚如何專業地選擇,有賴于學術界的深度探索與相關監管部門的重視。
他還告訴記者,目前公司正在爭取下一個適應癥(尤其是腫瘤方面)獲批。一般來說,注冊性臨床試驗通常需要5~10年才能完成,公司的研究已經開展了七八年,拿到正規數據預計至少還要兩年。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VCG4192118984
拿證只是醫療器械產品走向市場的前提條件,商業化的關鍵還是臨床的認可,而得到臨床認可的難度不會小。
10月14日,記者向北京、武漢、廣州三位呼吸領域的臨床專家咨詢“氫氧機”,目前來看,兩位臨床醫生直言“不了解”。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呼吸與感染性疾病科主任李侗曾認為,氫氧機主要在社會上一些保健場所使用,臨床上認可很少。“在醫院很少聽說有這個,一般就是各種吸氧,目前來看(氫氧機)還是屬于保健類產品。”李侗曾認為。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呼吸內科前主任醫師張友平向記者確認稱,氫氣本身對人體沒什么危害,少量吸入基本沒有影響,且氫氣密度較小,有一定的選擇性抗氧化作用。如果過量吸入,導致肺泡變大,可能會壓迫心臟,導致呼吸困難。至于哪種程度算是過量,還沒有特別明確的數據指標。
程友琴也對記者強調,氫氧醫學作為一個新興領域,目前來看不能“包治百病”,只能“輔助調理”,其最佳適應人群、適用疾病、劑量和治療時長等問題尚未完全明確。程友琴還介紹,雖然已有150多項臨床研究涵蓋了幾乎所有疾病,但臨床研究和臨床應用是兩個不同的階段,目前提到的功效,都是依據現有的臨床研究結果來判斷哪些人群“可能”受益于氫氧治療。
換言之,在氫氧機正式獲得癌癥相關適應癥之前,關于氫氧機“療癌”“控癌”的宣傳,都尚缺乏科學證明。
“不要對氫氣、氧氣、氫氧抱太大的期望。你的期望值越高,說是不是用了以后就長生不老了?用了它我的所有病都解決了?世界上沒有那樣的東西。”程友琴說。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