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 2012-04-04 13:09:08
3月以來,隨著上市公司2011年年報披露越來越多,房企庫存總量飆升的數字也越來越清晰。
據統計,目前,滬深兩市已有52家房地產上市公司披露2011年年報,剔除ST公司和一些不可比因素后,48家A股上市房企2011年末的存貨合計高達5906.74億元,同比增長45.8%。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投資與市場研究室主任曹建海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上述數據來看,負債攀高、資金成本急升等問題已經不是房企首要解決的“頭疼”問題了,去庫存才是開發商的當務之急。
值得注意的是,一直承諾“不降價”的寶龍地產也開始熬不住了。寶龍地產首席執行官許華芳日前表示,新開項目都會推出一定的促銷。他還坦言,“沒促銷肯定很難賣”。
庫存總額近6000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48家A股房企中,上市房企2011年末的存貨合計高達5906.74億,有14家房企2011年末的存貨同比增幅超過30%,有7家房企的存貨同比增幅超過50%。
有機構認為,隨著2010年大量開工的項目陸續竣工,房企去庫存化的壓力將與日俱增。據悉,按房企存貨和營業成本,以去年的開發和銷售進度計算,48家房企目前存貨的消化周期達4.62年。
據數據統計,萬科以750.02億元的存貨絕對值增幅位居A股榜首。截止到2011年12月31日,萬科的各類存貨中,在建開發產品1380億元,占比66.2%;擬開發產品629.9億元,占比30.2%;已完工開發產品72.4億元,占比3.5%。
除此之外,據了解,萬科的存貨周轉天數已達1442天,同比增加105天。
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北京師范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鐘偉也曾在一次論壇上表示,截止到目前,從全國在建項目的面積來看,按照2011年的成交量,至少可以賣三年。
鐘偉分析,到2013年底,商品房房屋庫存大約為45億—46億平方米,由此導致每年支出的資金占用成本大約為3000億—3500億元,從而嚴重擠壓房地產利潤。
事實上,多數業內人士認為,房地產行業真正風險在于不斷累積的房屋高庫存。
曹建海也向本報記者表示,一些上市房企過分相信土地升值能夠帶動產品升值,這幾乎成為一些上市房企根深蒂固的觀念。但事實上,現在經濟成長形勢并不好,導致土地升值空間相對不大,甚至部分上市房企的資產正在大幅縮水。這個時候,庫存居高不下導致房企回籠資金慢,而資產縮水卻在加快,開發商因此而深陷高庫存“泥潭”。
去庫存前景堪憂
實際上,針對上述房企高庫存現象,也有聲音稱,近期,樓市成交量正在回升,庫存也在隨之降低。
對此,北京中原地產研究總監張大偉向本報記者表示,雖然市場上的交易量出現小幅回升,但從成交量的絕對值來看,2月份的銷售面積僅相當于2011年標桿房企月度平均銷售面積的6成,市場依然處于低位。
更值得注意的是,根據中原地產的監測,截至到2012年2月底,標桿房企在售項目庫存量相對于2011年5月底增加了約6成。
張大偉還表示,雖然開發商都不同程度地調整了各自的推盤節奏和推盤量,但庫存量的持續增加卻是不爭的事實。而且總體來看,房企去庫存難度很大,前景堪憂。
“高庫存對于企業非常不利”,曹建海向記者直言,企業已經陷入艱難困境,當務之急是降價促銷以回收現金。
而寶龍地產就是真實的寫照,許華芳在公司業績發布會上坦言,公司接下來會有降價促銷活動。
據記者了解,寶龍地產2012年全年可售貨源約120億至140億。對此,3月27日,標準普爾發布評級報告稱,今年寶龍地產將激進地推行降價策略,從而盡快處理日漸增加的庫存。但是,許華芳卻強調,降價幅度很小,僅10%左右。
“去庫存的程度將直接取決于開發商的降價幅度”,曹建海直言,以目前整體經濟增長前景和市場情況來看,想要完全消化庫存非常難。個別上市公司如果能夠加大降價幅度,以價跑量,那么可能會率先搶占市場份額,進而能夠喘口氣,以待市場出現轉機。
曹建海強調,有些房企旗下項目甚至要降到成本價以下,用過去所獲利潤來彌補現在的損失,或者出售資產,才能在這個行業繼續生存下去。
“行業內30%-40%的企業虧損將成為正?,F象”,曹建海直言,沒有人能夠救這些企業。有業內人士也向記者表示,有些房企本身就屬于高杠桿經營,再加上高庫存消化不良,資金回籠緩慢,資產縮水卻在加快,風險自然會凸顯出來。
值得一提的是,標普上述報告將寶龍地產的企業信用評級由“B+”下調至“B”。標普稱,該公司的財務風險狀況已經從“激進”惡化到“較高杠桿性”。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