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20 01:13:44
每經編輯 每經實習記者 黃琳涵 發自上海
每經實習記者 黃琳涵 發自上海
汽車廠商與經銷商之間的不平衡關系,有望得到改變。
“目前《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以下簡稱《辦法》)修訂內容已經基本確定,待相關部門協調好分工后就會正式公布?!敝袊嚵魍▍f會副秘書長羅磊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
在年末的汽車流通協會年會上,商務部市場體系建設司副司長孫長青也表示,商務部將加快修訂《辦法》。這是近幾年來官方首次就《辦法》修改作出的明確回應。
羅磊透露,《辦法》修訂主要向保護經銷商權益方向修改,為經銷商爭取更多話語權,并為經銷商提供了更多安全保障。
經銷商盈利遇困
據了解,《辦法》自2005年4月1日正式實施以來,中國汽車市場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有的經銷商管理政策受到了極大的挑戰。
“現有的《辦法》授予了汽車生產企業控制渠道的權力,在保證其利益最大化的同時也限制了市場競爭,在某種程度上滋生了壟斷?!逼囆袠I分析師張志勇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
隨著新車利潤逐漸降低,經銷商開始重點挖掘售后利潤,然而售后零部件供應渠道由生產企業強權控制,并掌握了價格的絕對控制權。在車市整體趨冷的背景下,部分經銷商只能依靠零部件進貨時所獲取的利潤維持經營。
上海一位豐田系經銷店總經理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新車正常的利潤率在5%以內,但今年車市不好,利潤幾乎為零”。
在這種情況下,售后成為多數經銷商的救命稻草。據了解,30%~40%售后利潤率中,來自于零部件的利潤率為10%~20%。
“相比于廠商,經銷商所獲利潤微乎其微?!绷_磊稱。據了解,同一零部件,廠商獲取的利潤通常是經銷商的2~3倍。
目前已有經銷商集團繞開廠商建立零配件采購中心,以提高售后利潤?!暗@種現象短時間內難成氣候。”羅磊表示,生產企業對于經銷商有零部件考核指標,因此經銷商會首先保證任務的完成。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終端市場了解到,在客戶保有量增長放緩的背景下,部分經銷商已出現零部件積壓現象。
此外,尚未成熟的流通體系也難以支持經銷商的自行采購。據羅磊介紹,在歐盟等地區,汽車生產企業會定期公布最新的零部件技術要求,消費者和經銷商可以根據要求自行采購。但我國售后市場魚龍混雜,為確保質量,經銷商只能從生產企業采購“原廠配件”。
所謂的“原廠配件”,正是廠家贏取高利潤的功臣。一位汽修店人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一些原廠配件實際上只是將其他廠商產品進行換標,同一種產品,4S店售價遠遠高于市場零售價。”
給予經銷商更多話語權
經銷商盈利受阻,成為《辦法》修訂的導火索?,F有《辦法》將經銷商置于生產企業的嚴格管控之下,這種模式在高速增長時期顯得十分和諧,但在當前低迷的市場環境中,問題就顯現出來。
羅磊指出,“今年很多廠家依然對經銷商制定了較高的銷售目標,在難以消化的高庫存基礎上,還經常搭售一些滯銷車型,并且經銷商的業績考核政策也是廠商的‘一言堂’。”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前11個月的銷量數據統計,許多日系和自主品牌企業將無法如期完成任務,這意味著很多經銷商將拿不到年終返利。
為加強對經銷商的控制,許多汽車企業給經銷商的授權合同定為“一年一簽”,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很多經銷商唯恐來年“丟了飯碗”,因此只能接受。
為改變汽車廠商和經銷商之間不平等的關系,《辦法》正向著保護經銷商利益的方向修改。“羅磊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辦法》修訂內容已基本確定,待相關部門工作協調妥當后將正式公布。
他透露,修訂后的《辦法》將改變目前生產企業對經銷商的強權控制,給予經銷商更多話語權,并對廠商強行搭售、壓庫等行為進行扼制。此外,還為經銷商提供了更多安全保障,首先是授權合同期限將延長,從現在的一年延長到至少三年;其次新《辦法》將建立退出機制,今后汽車企業不能輕易取消經銷商授權,即使取消也將付出巨大代價。
只有讓生產企業和經銷商之間利益對等,才能真正改變經銷商的經營現狀。張志勇認為:“改變生產企業對資源和價格體系的嚴控模式,經銷商的利潤空間才有望提高,促銷空間也會相應增加,消費者才能得到實惠?!?/p>
羅磊認為,今后經銷商和生產企業應該由目前的從屬關系轉變為合作關系。“只有建立良好的供應和管理體系,改變銷售方的內部環境,讓汽車生產企業之間、汽車經銷商之間、汽車生產企業與汽車經銷商之間的競爭充分展開,終端消費者才能真正獲益?!?/p>
“訂悅2013”—— 《每日經濟新聞》大征訂活動,訂報有禮。http://jxzk19.com/corp/2013dingyue/index.html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