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 2013-06-06 10:49:27
隨著5月23日菜籽收儲價確定后,油粕比大幅下挫,從4.0跌至6月5日的3.5,短時間引起了市場的極大關注。今年菜類品種粕強油弱的格局基本確立。
作者:孫宏園 陳瑋
自去年12月28日菜粕上市以來,菜類油粕比基本穩定在4.0左右。而隨著5月23日菜籽收儲價確定后,油粕比大幅下挫,從4.0跌至6月5日的3.5,短時間引起了市場的極大關注。今年菜類品種粕強油弱的格局基本確立。
粕強油弱格局出現
菜類品種一貫是政策主導的品種,與其他油脂類品種走勢相左的狀況時有發生。因此,政策成為我們首要關注焦點。近日,市場傳言收儲政策發生變化,今年菜籽委托代加工的油和粕都歸中儲糧所有,企業只掙加工費,如果嚴格執行這一政策,進口菜油將無法進入儲備,市面上流通的或者交易所交割的菜油都是進口菜油,菜油的現貨價也基本參照進口菜油的價格。進口菜油價格偏低拖累鄭油期價大跌,甚至跌破進口菜油成本價。同時,菜粕與菜油之間的蹺蹺板作用,資金短期進入期市炒作,更加速菜油期價下行。
菜粕方面,目前市場傳言稱中儲糧在近日曾建議代收儲企業對菜粕的出售價格定于不低于2700元/噸的水平,采用的依舊是去年的隨行就市辦法,大大超過去年的指導價2200元/噸,也超過市場之前預期的2400元/噸。中儲糧的建議直接助推了菜粕漲勢。這使得部分加工企業認為,今年國儲部門給企業的菜粕價格很可能會處于較高水平,而這毫無疑問將使得油廠在短期內更加不會輕易降價,挺價態度變得更加強烈。菜粕市場價格因此有望保持相對抗跌。
進口菜油充斥市場
今年菜籽、菜油進口在去年大幅增加的背景下,再度攀升。進口菜籽折油與進口菜油總和占國內總量的比重攀升至近40%。根據海關統計數據,2013年1~4月進口菜籽118萬噸,2012年同期106萬噸,2011年同期26萬噸;2013年1~4月進口菜油57萬噸,2012年同期30萬噸,2011年同期24萬噸,無論進口菜籽壓榨,還是菜油直接進口都出現了快速增長,使得國內菜油的壓力明顯大于往年。
而從進口結構上看,進口菜籽與菜油相比,2013年直接進口菜油量增加明顯,2013年1~4月直接進口菜油57萬噸,高于進口菜籽折油(按出油率42%)的50萬噸,直接進口菜油占53%,而去年該比重僅為40%。今年進口結構發生變化使得菜油的壓力大于菜粕,菜類油粕比走低成為必然。
油脂高庫存壓力大
今年油脂整體庫存較高,棕櫚油庫存依舊在130萬噸高位,豆油庫存97萬噸,雖不算太高,但是預期6、7月大豆到港量將達到單月600~700萬噸水平,后期南美大豆集中到港將會令國內豆油產量重新回升,豆油庫存上升的拐點已經到來。而菜油方面,國儲的高庫存達360萬噸左右,其中已經存放三年的2010年陳油尚未出庫,變質風險較大,而之前國儲菜油拍賣因價格過高成交清淡,庫存壓力可見一斑。消費上,夏季是整體油脂的消費淡季,對高價菜油來說消費更是難見起色。因此,油脂高庫存壓低鄭油期價。
需求提振菜粕期價
隨著天氣回暖,近期水產養殖飼料需求旺盛,季節性利多因素助推菜粕近月合約漲勢,且禽流感疫情消退,豆粕需求也隨之恢復。此外,美豆播種延后,一年一度的天氣炒作熱潮逐步啟動,前期被壓抑的豆粕期價走高的概率加大。因豆粕與菜粕相關性較高,豆粕期價的上漲預期無疑對菜粕形成支撐。
今年菜類粕強油弱的格局已基本確立,并在中期難以改觀。但是,短期來看,近日油粕比快速跳水也是過度炒作的后果。在近期菜油期價大跌的背景下,進口菜油價格僅小幅下跌至9300元/噸,相比之下,期價超跌明顯。而菜粕期價經過本輪上漲后,預計上漲空間不大。因此,建議投資者警惕油粕比短期回調風險。 (作者系華泰長城期貨分析師)
原文鏈接:http://epaper.stcn.com/paper/zqsb/html/epaper/index/content_476109.htm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