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6-21 01:02:10
盡管支付寶推出的余額寶一經面世便面臨諸多爭議,但距其悄然上線僅6天,這款產品用戶數已突破100萬。
每經編輯 每經記者 陶力 發自上海
專家觀點
互聯網金融考驗監管能力
每經記者 鄧莉蘋 發自深圳
阿里巴巴最新推出的“余額寶”,再次引起業界對互聯網金融的議論和探討。
從此前的小貸業務,到之前的資產證券化產品,再到如今的余額寶。擁有平臺和數據的阿里巴巴,在金融領域的探索已越走越遠。
近幾年,隨著互聯網的不斷成熟發展,互聯網金融也成了越來越熱的關注點。但是到底什么是互聯網金融?業界似乎并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
在中央財經大學金融法研究所所長黃震看來,互聯網金融應該是指互聯網與金融的融合,這包括傳統金融機構的互聯網化、互聯網向金融方向的發展、別的領域把金融和互聯網運用結合起來,應該都算是互聯網金融的形態。
當前,隨著互聯網金融的不斷發展,也必然會影響傳統的金融模式。時任招行行長的馬蔚華今年4月份在雜志上發文表示,“在互聯網金融時代,目標客戶類型發生了改變,客戶的消費習慣和消費模式不同,價值訴求發生了根本性轉變,商業銀行傳統的價值創造和價值實現方式被徹底顛覆。”
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已意識到互聯網對金融機構帶來的沖擊,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已是大部分銀行推出的業務。招商銀行還在去年推出了手機錢包業務;建設銀行去年推出了“善融商務”電商平臺,直接涉足到了電商領域。
黃震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互聯網金融,最早還是傳統金融機構運用更多,只是沒有那么多的眼球效應。只是今年跨界的多起來,才受到更多的關注。
在黃震看來,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也有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比如互聯網金融需要有互聯網信用支持,同時還需要理解金融的本質;而傳統金融機構從事互聯網金融也必須要適應互聯網時代的思維方式以及擁有相應的技術。
黃震表示,由于互聯網金融這個新領域沒有相關法律規定,也可能會有人鉆法律空子。牛錫明也在6月份曾公開表示,互聯網金融目前存在法律監管的空白區?;ヂ摼W金融的發展,怎樣符合監管?這個問題需要解決?;ヂ摼W金融的自我約束和自我風險控制機制,應該如何建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