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0-08-12 11:06:35
新冠疫情對全球化供應鏈產生了怎樣的影響?企業利用科技創新優勢“走出去”過程中應注意哪些問題?新冠疫情對未來商業可持續發展帶來了哪些啟示?
每經記者 成錦鴻 每經編輯 凌建平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跨國的產業供應鏈和國際貿易均受到強烈沖擊,為防止疫情擴散而在各國各地區進行的“停工停產”、“減少公共交通出行”等舉措造成全球市場和人員交流層面的斷航、斷供和斷鏈,帶來全球化大休克。那么,新冠疫情對全球化供應鏈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復雜經濟局勢下,企業在利用科技創新優勢“走出去”的過程中應注意哪些問題?新冠疫情對未來商業可持續發展帶來了哪些啟示?
近日,由中國全球化協會(CGA)與法國里昂商學院共同主辦的第14屆中國企業全球化高峰論壇圍繞“疫情,全球化與中國”這一主題,深入探討后疫情時代全球化發展的大趨勢。論壇上,法國里昂商學院副校長王華圍繞上述問題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專訪。
(法國里昂商學院副校長王華 /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NBD:新冠疫情影響下,不少跨國企業產品供應鏈受到極大的沖擊,并有部分企業開始采取保守打法,減少國外遠距離的生產經營交流。您認為長期來看,這對全球供應鏈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
王華:在疫情之前的全球化供應鏈已經是產業上下游企業幾十年持續優化的結果。尤其對于大型跨國公司而言,全球化的供應鏈已經綜合考慮了產業集群、成本優勢、貼近市場、響應速度以及風險管理(包含突發事件管理)等綜合因素。本次新冠疫情給到的最大沖擊是,企業如何應對有可能變成“新常態”的疫情,并因此被迫“命題作文”,對當下的供應鏈做調整。這個調整過程是相當復雜的,不僅是運營層面的問題、是否可以在本土尋找到新供應商的問題,這將很有可能造成最終產品的價格上調,以及產品價格競爭力的下降。
我個人的判斷,如果新冠疫情持續存在2年以上,部分產業的供應鏈會被迫提升本國產業上下游一體化的程度。否則,疫情前的全球化的產業鏈布局,很難做巨大的結構性調整。當然,最近中美沖突升級背后,有被迫催生中美兩大技術陣營的可能性,并因此產生兩個內循環的產業鏈,例如在中國,基于北斗和5G的新物聯網系統,并針對芯片上下游的“補鏈”、“擴鏈”、“強鏈”。當然,這并非由新冠疫情直接造成的,屬于全球地緣政治格局變遷的話題了。而且,技術含量高的零部件,中國的相關公司是無法在三五年內實現自給自足的。
NBD:中國作為一個制造大國,對外國的制造訂單依賴性較強。如果大量跨國公司退出中國制造,會對中國經濟產生怎樣的影響?
王華:中國制造企業以及相關政府要深刻反思的是,中國的企業尚未真正從出口導向轉型到對外直接投資,并因此對中外貿易失衡引起的國家間貿易摩擦矛盾做出了“貢獻”。當年亞洲四小龍到中國投資設廠,日本到歐美投資設廠的國際產業升級之路,當中國的制造業做大之后,并沒有大面積走向直接投資與海外設廠,即解決當地產品需求,又平衡了當地就業與社會經濟發展。我個人建議,2020年之后,政府與企業要高度重視該問題,為了國家與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再度引領與執行“走出去”戰略,這是外循環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議政府給到企業更多的走出去的自由,從追求GDP的增長,逐步強調GNP的增長,從出口大國逐步變成以民營經濟為主體的對外直接投資大國。
此外,跨國公司的全球化,是公司追求利益最大化,并同時實現風險對沖的重要手段。越是大型跨國公司,越有游說本國政府的能力。當我與在中國的美國公司高管們溝通的時候,他們表達,如果單純從商業角度,美國公司是沒有商業動因離開中國市場的。就目前的全球復雜的地緣政治格局來看,陣營與陣營之間依然有千絲萬縷的關系,歐美主要國家集體“退群”在近期發生是小概率事件,中國要更為積極地爭取同樣倡導多邊主義陣營國家的支持。在經貿層面,積極推進與歐盟,英國,日韓FTA談判,制定新經貿規則。
NBD: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經濟帶來了巨大沖擊,也倒逼不少企業加強科技、信息建設,您認為科技賦能將如何影響企業未來的全球化?
王華:我認為,我們要從兩個方面更為平衡地審視科技與創新給經濟與社會帶來的多重影響。縱觀近代百年人類的發展史,就是科技加速發展的歷史。到了今天,科技樂觀主義者認為科技帶來社會進步。確實,從技術角度,這是個事實。然而,在這個背后,科技的力量似乎尚未對財富的加速高度集聚,對社會公平的問題、隱私與道德倫理問題、信息及數字化資產的擁有與分配問題等,做出實質性的推動與解決。而上述問題,正是通過本次疫情而加速凸顯出來的社會不平衡發展的根本問題。
中國的科技企業,創新有余,而對哲學層面和基本價值觀的思考與踐行不夠。因此強烈建議要“兩條腿走路”,尤其是后者??萍寂c數字化型的企業如果希望有可持續的發展,那么對于上面提到的問題,在產品設計階段就需要納入設計維度,以避免過山車式的大起大落發展路徑。
至于科技賦能全球化的問題,我想從中國企業全球化的角度,給到一些個人的思考。越是全球化的中國企業,越是要注意上述問題,主動對標聯合國的ESG可持續發展體系,努力構建對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的積極影響,并遵守當地法律法規,避免科技優越感背后的潛在風險。
NBD:每日經濟新聞與法國里昂商學院在論壇上聯合發布的《“一帶一路”中國企業100強在地貢獻研究報告(榜單)》中有大量對“可持續發展”相關議題的討論,請您結合疫情影響,談談未來商業可持續發展的趨勢。
王華:中國企業走向“一帶一路”,到當地投資建設,并促進當地就業,經濟發展,這是一個很好的開端。“可持續發展”的本質,簡而言之,就是企業如何有超過十年以上的存在和良性穩健的發展,而不是為了追求短期利益而竭澤而漁。
我們通常講到可持續發展,第一反應是企業的社會責任部分,然而我想從中國企業家們的視角去談以下三個問題。
從高速發展到穩健發展。本次疫情,讓中國的企業深刻認識到高速發展與穩健發展之間的平衡問題,而關鍵點是現金流的健康水平。疫情期間,最先倒下的一批企業就是資金流短缺的公司。未來的企業家會更深刻理解,慢即是快 !
社會資本也是企業資本的重要構成。企業家要從賬面的資本,進一步把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 納入自己的資產中的一部分。舉幾個負面例子可能更加理解社會資本真金實銀的價值。例如,企業由于忽略環境保護等問題造成的上市公司市值的下跌、罰款,以及為了彌補聲譽而支付的公關費用等,都是企業社會資本負值的顯性化體現。
人才的動態發展是商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石。我們通過世界500強榜單在過去二十年的變遷清楚地看到,人才密集型企業的盈利水平和收入可以實現雙豐收。因此,那些希望跑贏大盤的企業,需要在人才的選育用留各個環節花大力氣。在中國,我們觀察到,不同類型的企業對于人才培養的差距依然較大。大型國企與外資企業的人才培養較成體系。民企的整體人才培養意識較弱,因為從認知水平上,民企依然把培訓作為一種成本,而不是一種投資,這是需要進一步提升的。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