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6-28 23:12:42
每經記者 王海慜 每經編輯 彭水萍
近期,比亞迪(SZ002594,股價351.05元,市值10219.57億元)股價表現出色,相關專題研究報告不少。
6 月 27 日早間,海通國際(HK00665,股價1.160港元,市值77.04億港元)對外發布了一份題為《海通汽車研究室——比亞迪“元”細化拆解》的報告,引發業內熱議。
視覺中國圖
海通國際這份報告與眾不同的是,為了研究比亞迪“元”的零部件,海通國際金屬+汽車團隊(主要研究領域為金屬、汽車)成員真的去親手拆了一輛比亞迪“元”。為了拆這輛車,16名團隊成員前后花了3個月。據了解,本周四海通證券相關團隊還將針對這份研報舉行電話會,對此次拆解的每個零部件進行介紹。
有業內人士認為,拆汽車和過去分析師拆蘋果手機一樣,都是為了研究供應鏈,不過,由于拆汽車所要花費的成本明顯比拆手機高,中小券商的研究所、分析師可能拆不起。也有觀點認為,現在時值“派點季”,這份“硬核”報告的發布也比較應景,從一個側面反映當前賣方行業的競爭激烈度。此外,某券商汽車行業首席對海通國際此次研究的目的和邏輯提出了疑問。
報告長達80多頁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海通國際這份報告長達80多頁,內容總體圍繞一輛比亞迪“元”EV360的拆解過程進行撰寫。報告首先花了近10頁的篇幅對該車型的各種技術特點進行了介紹。
據報告披露,截至2022年4月,比亞迪“元”EV車型累計銷量已經突破17.4萬輛。
從報告來看,此次拆的這輛“元”并不是一輛新車。該車的制造年月為2018年9月,原為滿足日常通勤需求購買,里程數已達7.8萬公里。杭州某車主向記者表示:“4年才跑7.8萬公里,屬于比較正常的使用量。”
隨后報告的主要篇幅全都圍繞此次對“元”的拆解過程,和幾乎每個拆下來的零部件進行圖片文字描述。相關描述包括每個零部件的尺寸、重量、工作原理、經銷商報價,甚至生產商等信息。其中最大的篇幅花在對電池系統的詳細拆解上。
從整體的開展情況來看,這輛“元”的大量零部件為比亞迪自制,比如電池系統、電驅總成核心部件、空調等。不過部分芯片來自外部采購。
報告發布后,海通證券金屬+汽車團隊首席在朋友圈對團隊成員的辛苦工作進行了致謝。據他介紹,這份報告由16名團隊成員完成,拆車前后歷經3個月。報告中的零部件照片全由團隊成員實地拍攝原創,旨在希望用一手的數據展示汽車零部件的詳細細節。
從海通證券金屬+汽車團隊的表述來看,上述報告是拆車系列的第一次拆車。這意味著,未來也許會有更多的拆車系列報告發布。
不過,在采訪中,某大型券商汽車行業首席(曾多次獲得新財富最佳分析師)對海通國際此次研究的目的和邏輯提出了疑問。
從上述研報來看,在80多頁的篇幅中,雖然對此次拆解“元”的過程描述得很詳細,但分析和總結的內容偏少,核心觀點也不明確,整篇報告看上去有些“流水賬”。
研報發布比較應景
對此,某券商建筑行業首席則在朋友圈打趣稱:“寫這樣的報告廢車啊,當年有據說有拆特斯拉的。軍工行業分析師是不是也可以拆拆實物,白酒研究員是不是也可以自己釀白酒啊,建筑研究員是不是也可以自己建一套房啊。”
此外,也有觀點認為,每逢季度末,對于賣方研究行業而言都是“派點季”,而現在正值“派點季”,從發布的時間點來看,這份“硬核”報告比較應景。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雖然這篇報告在業內存在一定爭議,不過其關注度仍然較高。
曾有多年大型券商自營從業經驗的投資者許先生告訴記者:“今天我看到了多個與投資相關微信群轉發了這篇報道,大家對這份研報的評價比較正面的。”他表示,拆汽車和過去分析師拆蘋果手機一樣,都是為了研究熱門行業的供應鏈。
然而,相比拆一部最多萬元左右的手機,一輛汽車,即便是低端車型,其售價也遠高于手機。此外,拆車所花費的人力、時間、場地等成本,都是拆手機所不可比擬的。所以,對一些中小券商的研究所、分析師而言,要獲取供應鏈的一手信息,要面臨是否“拆得起”的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海通證券金屬+汽車團隊拆的是比亞迪一款相對較老的車型,如果要拆新車型的話,花費肯定會更高。
在看過上述報告后,某中小券商研究院院長感慨稱,在比拼傭金派點的時代,賣方研究不容易做。
近年來,隨著公募基金持續壯大,券商賣方研究行業的蛋糕有所變大,但是切蛋糕的人也越來越多。研究內容要想“出圈”也越來越不容易。
據Choice數據統計,2015年,分倉傭金收入過2億元的券商總共有20家,其中大部分都是國內證券行業的老牌機構。而2021年,分倉傭金收入過2億元的券商總共有30家,除了一些老牌機構,不少賣方研究新晉崛起的券商也加入了爭奪市場份額的行列。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