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9-07 15:34:17
每經特約評論員、中歐國際工商學院 韓踐 朱瓊
2022年,我國高校畢業生數量超過1000萬,回國就業的留學生數量預計也會突破100萬。而自2021年以來,房地產等行業下行,互聯網平臺和電商企業也都陷入發展瓶頸,疊加多輪散發疫情沖擊,很多企業在減員或凍結招聘,造成就業壓力較大。
畢業生壓力大,表征為人才市場的失衡問題,但深層次原因更值得關注。否則,緩解就業難問題將治標不治本。
一是高等教育體系對勞動力市場需求反應滯后,引發了人才供給端的錯配。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數字經濟體之一,產業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升級是大勢所趨,企業亟需能夠適應和推動轉型升級的技術、分析、管理和經營人才。當前中國的數字人才主要集中在軟件開發領域,占比高達87.5%;其次是數字化運營人才,占比7%;大數據分析和商業智能等深度分析人才僅占3.5%左右;而先進制造和數字營銷人才的比例則不到1%。僅2020年的數據顯示,中國數字化人才缺口近1100萬人。這些缺口本應該部分由高校畢業生來填充,然而,現實卻是高校畢業生人才供給出現明顯的結構性問題,企業“招工難”與畢業生“求職難”并存。來自斯坦福的研究報告顯示,經過四年大學學習后,中國學生的思辨能力和STEM能力并沒有明顯提高;部分中國高等職業教育機構對學生重管理輕技能教育,導致部分學生的技能學習處于“皮毛”水平。很顯然,由來已久的畢業生就業難問題,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畢業生的技能和素質不能滿足勞動力市場日益變化的需求。建議高等教育機構在人才培養方面,加強學生獨立思考能力以及面向數字化轉型的應用技能。擁有思辨能力,可以在快速變化的環境中舉一反三,主動學習;增強數字化轉型的應用技能,可以在短期適配企業和市場的需求。
二是現行用工保障缺位與數字經濟下靈活就業發展迅速產生的矛盾。2020年我國數字經濟占GDP比重為38.6%,2021年占比超過40%。數字經濟的發展,不僅產生了大量的數字化人才需求,也推動了靈活就業。隨著各種創新平臺經濟體的出現,靈活就業崗位也隨之增加,包括外賣騎手、網約車司機等傳統的藍領工作,以及獨立設計師、品牌營銷、翻譯等需要專業技能的崗位。當前主要問題在于,靈活就業者不能像常規就業者那樣享受完善的社保體系,缺乏職業安全感。用工保障缺位讓大學生畢業時很難主動選擇靈活就業。
針對上述兩個結構性矛盾,我們提出以下對策建議:
第一,在本科教育階段推遲專業教育,進一步優化通識教育、學分制、輔修專業或第二學位制度,不斷增加高等教育給與學生的深度和廣度,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選擇,從而使學生具備較高的就業素質和學習能力,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夠應對變化,自主學習,舉一反三,且不會受限于他們最初所學專業。要做到這一點,需要推動高校內部系科專業之間甚至高校之間的開放合作,例如推動不同高校之間學分互認等。
第二,倡導并推動高校引入具有豐富產業實踐經驗的數字化人才,參與高校的人才培養,比如作為實踐導師;同時,增加數字化經濟急需的統計分析、數字營銷、網絡安全、編程、模型構建等數字化技能,并增加高等教育的實習實踐課時,將實踐課堂延伸到數字化產業中,讓學生在理論學習和實踐中不斷轉換。
第三,規范發展就業求職市場和暢通就業信息渠道,減少畢業生和用人方之間的信息不對稱。研究和管理經驗表明,就業信息的對稱性有助于減少青年人獲取雇傭信息的成本,改善畢業生的就業決策,并優化勞動力市場的供需匹配。提升就業信息的對稱性,需要相關機構,包括各地各級政府部門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就業服務平臺、商業服務平臺、報刊媒體、大學職業輔導部門、產業園區和雇主等加強橫向合作,減少就業政策傳遞不暢,崗位需求信息跨界不通,企業內外不對成的問題。
第四,建立針對數字經濟下新興崗位的社會保障體系。一是需要對數字經濟下的新就業崗位進行分類管理并有針對性地提供保障體系。比如對于提供技術服務的個體,其風險在于成果交付時的報酬支付問題和工作成果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因此可以考慮沿著知識產品保護、支付保障等方向設計相關保障機制或法律法規;對于網約工,其風險主要來自職業安全、工時等勞動條件保障不足,對于他們,政府應該通過法律直接保障其基本勞動權益。二是需要指導和督促平臺企業依法合規用工,積極履行用工責任。對于能確立勞動關系的,平臺應該依法與新業態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對于不完全符合確立勞動關系但平臺對新業態勞動者進行勞動管理的,平臺也應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協議,明確各自的權益、責任和義務;那些采取勞務派遣等合作用工方式組織勞動者完成工作的平臺,應選擇具備合法經營資質的企業,并對其保障勞動者權益情況進行監督;對采取外包等用工方式,勞動者權益受到損害的,平臺應依法承擔相應責任。三是促進多個平臺形成行業協會,并推動行業協會與銀行、保險機構實現信息共享和業務合作,以為勞動者和各個平臺提供包括人社政策支持、金融支持和勞動者保障保險等多方位服務。四是探索在靈活用工和企業的正式崗位之間搭建合理的轉換平臺,可以嘗試采取積分制、推薦制等手段,讓有一定靈活用工經驗且能力和績效都合適的年輕人能夠優先獲得更穩定工作的機會。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管理學教授韓踐、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案例研究員朱瓊)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