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2-09-30 22:50:37
每經編輯 劉艷美
大門改造后
大門改造前
成都市錦江區五福苑小區建于1996年,位于馬家溝1號,有居民樓9棟,住戶497戶,建筑面積約33000㎡。改造前,小區建筑外立面破舊、排水管道年久失修不通暢、車輛亂停亂放、地面破爛、樓道墻面破損、通信管線私拉亂接……
為消除安全隱患,改善小區環境,錦江區于2020年啟動實施五福苑老舊小區改造,投入資金約1500萬元。通過一年的整治,現在小區外立面清幽雅致,小區內環境優美,車輛停放有序,老舊小區煥發新的生機活力。
多渠道建立長效機制
按照“先自治后整治”的原則,采取“黨建引領、基層推動、多元參與、自治共管”的模式,結合小區實際情況,指導小區建立“紅色物業”黨組織,成立小區自管委員會,組建小區黨員志愿服務隊等組織,推動成立小區業委會。通過居民壩壩會、議事會等方式,積極聽取小區居民意見和建議,不斷優化調整改造方案,讓改造符合民眾需求,確保改造過程順利、改造成效長久。
多舉措完善公服設施
對小區進行整體規劃,將休閑文化活動、老年人日間照料、基礎衛生服務和健身運動場所統一考慮,增加功能,調整布局,優化服務。將日間照料功能進行整合,具備共享食堂、基礎體檢、健康講座,衛生服務等功能。引進紅星廚房等社會組織進行多樣化服務,老年人在這里可以享用美食、也可以體味社區的關懷。小區內增設了棋牌娛樂等功能,群眾可以在這里談天說地,使社區文化空間更具吸引力。為滿足年輕人和少年兒童的生活需求,小區內引進了美媽美生活、兒童游藝區、智創孵化空間等功能,在為一老一小做好服務的同時,也將年輕人吸引到小區黨組織周圍。
全方位改造基礎設施
一是優先滿足小區基礎設施功能的正常使用,完善雨棚、防護欄、屋頂防水、垃圾分類等基礎設施,從根本上滿足小區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二是修建門衛室,安裝小區電子監控等,為小區居民創造安全舒適的生活環境。三是對小區公共空間內的休閑活動平臺、綠化空間進行改造,通過修繕路面鋪裝、增設休憩座椅、局部綠化整理、補種綠化等手段,提升小區居民的生活品質。
中庭改造后
中庭改造前
多層面優化居住環境
完成建筑外立面改造、自來水一戶一表改造、下水管網整治,使建筑整體風格協調統一,各類管線規范有序。規范建設2000余平方米臨時菜市場,72個臨時停車位,9000m²臨時綠地,補齊了小區周邊公建配套嚴重不足的短板。馬家溝路拓寬至20米,從根本上解決了以往彎道多、道路狹窄的問題,方便了居民出行。
此外,結合馬家溝片區風貌整治項目,完成馬家溝路瀝青道路建設920米,寬度20米,累計清運土方55000m³,累計完成雨水管安裝1833米,完成通信管線敷設1143米。靜沙北路新建瀝青道路340米,寬度30米,累計清運土方29000m³,累計完成雨水管安裝468米,完成通信管線敷設386米,協調部隊完成軍纜遷改460米。完成農科院宿舍、遙感所完成外立面整治、農科院辦公樓外墻清洗等,累計整治面積2500m²。完成靜沙北路口臨時綠地打造,協調天廊廣場物業管理公司完成垂直綠化打造工作,完成望江水岸、望江景苑居民最美陽臺打造工作。馬家溝特色街區打造正在有序推進。
整體風貌改造后
整體風貌改造前
通過挖掘小區歷史文化底蘊,以五福為主題,打造小區“福”文化品牌,形成以樂福堂、品福堂、味福堂、知福堂、五福堂等五福主題空間,設置藝術沙龍空間、茶坊、棋牌室、老舊物品微展覽、共享食堂、黨群服務站、居民議事堂、環衛愛心驛站、便民服務空間。結合馬家溝片區風貌綜合提升整治項目,同步實施了五福苑建筑外立面改造、小區外道路拓寬、小區周邊新建臨時菜市場、停車場、臨時綠地等內容,囊括了居民學習、生活、娛樂、健康、公共服務等內容,提高了小區品質,提升了街區風貌,解決了居民的實際需求,讓廣大群眾充分得實惠,居民幸福感、獲得感不斷增強。
錦江區公園城市建設和城市更新局
(圖片均由案例所屬機構提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