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02-14 22:59:25
每經記者 杜蔚 每經編輯 董興生 盧祥勇
這幾天,2003年版《小兵張嘎》的男主角、被粉絲稱為“嘎子哥”的謝孟偉又上了熱搜。這一次,是因為一場直播帶貨引發的風波。
#嘎子哥直播間1999元手機1880能買到#、#忽悠式帶貨不能再繼續下去了#……2月12日下午,謝孟偉被網友送上多個熱搜。起因是,謝孟偉在直播帶貨時表示,原價8999元的飛利浦手機S706,在他的直播間只要1999元,并在直播中曬出了某電商平臺售價;但隨后有網友發現,同一款手機,有商家只賣1880元。
圖片來源:謝孟偉直播截圖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此事的重點不僅僅在于百十元的差價,更大的問題是,飛利浦這款手機居然沒有準確的官方售價。品牌方是否在進行“高定價、低賣價”的不規范操作?帶貨主播是否也該承擔相應責任?北京安博(成都)律師事務所律師陳籽行向每經記者指出,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如果商家所謂的“官網售價”、“官網定價”是無依據或者無從比較的價格,則屬于通過虛假折價、減價或者價格比較等方式銷售商品的價格欺詐行為。
定價成謎
同一款產品價差竟高達7000元
“咱直播間賣的每一款產品保真,都有官方授權,保證正品……”盡管謝孟偉隨后在微博上公開回應了帶貨價格略貴的問題,卻未平息網友對他以及品牌“忽悠式”帶貨的指責。在謝孟偉的視頻發出來后,他的工作室立刻轉發,并配文稱:“今天(12日)法務休假,明天再發律師函。”
通常,手機上市時,品牌方會標明產品官方售價,但這款引發熱議的飛利浦S706手機的銷售價格似乎是一個謎。
2月14日,每經記者查詢飛利浦官網,看到該款產品并未顯示價格。隨后,記者查詢多個電商平臺,發現該型號產品均已下架,無在售商家。只有在二手交易平臺上仍有售賣,價格從1900元~7500元不等。而平臺網友發布的售賣信息顯示,S706手機在電商平臺標注的售價為5999元~8999元。
為何會在電商平臺下架這款產品,其官方價格究竟是多少?每經記者遂以消費者身份致電飛利浦官方客服。“貨源緊缺,已售罄,就會是這種狀態,可能在補貨當中。后續如果有貨源,會重新上架的。”接電話的飛利浦客服人員表示,S706手機的市場價格一般在2099元左右,且該產品為智能機,適用于有需要的所有消費人群。
而在談及產品售后時,上述客服人員稱,不管是在直播間,還是其他平臺購買的,只要有購買憑證,飛利浦都會進行售后。
同一款手機,為何在電商平臺的售價與網紅直播間的價差,可以達到7000元?為此,每經記者向飛利浦方面表達了采訪意愿,對方表示,隨后會有專人與記者聯系。但截至發稿,并未得到任何回復。
非行業首例
“官網定價”若無依據恐為價格欺詐
“倘若飛利浦官方曾公布8999元的定價,我認為‘嘎子哥’并非此事件的完全責任人;但如果官方并非這樣的定價,主播在帶貨時,就應該坦誠告知消費者產品真實的公允價值。”艾媒咨詢創始人兼CEO張毅在接受每經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
在張毅看來,飛利浦手機存在的不同平臺標價不一致,且懸殊較大等現象,“暴露出品牌方在管理體系、營銷體系上存在的問題。”這類情況,在電商直播行業也并非首例。“提前將產品價格拉高,專門用來走直播路線,讓主播在帶貨時進行比價,是現在直播電商普遍的玩法。”
不過,張毅告訴每經記者,上述套路,一般是缺少知名度的品牌所熱衷的方式,“知名品牌很少用這樣的方式”,因為會直接打擊消費者對產品的信任度。
二手平臺上關于飛利浦S706的售價
“近年來,網絡直播帶貨已經逐漸成為電商的又一主要戰場,價格優惠是直播帶貨的優勢之一,向直播觀眾展示所謂的‘官網定價’后表示直播間下單享受大力度的優惠是直播帶貨的常用方式,但如果所謂的‘官網定價’沒有合法依據,與商品本身的價值和真實售價相差較大,就存在價格欺詐的違法風險。”陳籽行向每經記者指出,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如果商家所謂的“官網售價”、“官網定價”是無依據或者無從比較的價格,則屬于通過虛假折價、減價或者價格比較等方式銷售商品的價格欺詐行為。
消費者應理性判斷產品價值
警惕高價差
對于市場上出現的“忽悠式”帶貨行為,不僅涉事品牌需要承擔責任,可能帶貨主播也難辭其咎。
“通過直播的方式面向直播觀眾介紹自己所推銷商品的商業活動屬于廣告活動,若商家存在價格欺詐行為,則屬于虛假廣告,帶貨主播可能被認定為虛假廣告的發布者。”陳籽行告訴每經記者,在此情況下,主播可能面臨行政處罰;如果不能提供經營者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的,還應當承擔民事賠償責任,情節嚴重的還有可能承擔刑事責任。
在直播間緊張的比手速搶貨過程中,不少消費者在帶貨主播的介紹、催促下,難免會一時沖動。如果有人被“忽悠”購買了與實際價值并無太大差異的產品后,發現自己搶到的“大便宜”并不存在,該怎么辦?
“消費者可以與商家進行協商,要求退貨退款、賠償,協商不成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退款并賠償。”陳籽行表示,消費者也可以向有關機關舉報商家的價格欺詐行為,由有關機關對商家作出行政處罰,糾正商家的違法行為,維護更多消費者的權益。
張毅則建議消費者,在直播電商購物時,多一分冷靜、多一分判斷,別在“我比某寶、某東要便宜”的氣氛引領下,中了商家和主播的營銷套路。“消費者應該理性判斷產品的價值以及產品品牌與產品性質是否對應,能否滿足自身的需求。價差太大的產品,需謹慎購買。”
記者|杜蔚 實習生|許萌
編輯|董興生 盧祥勇 杜波
校對|王月龍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鏡像等使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