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
    每日經濟新聞
    今日報紙

    每經網首頁 > 今日報紙 > 正文

    中國經濟短期靠消費、長期靠創新,民營經濟是重要抓手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5-08 23:07:30

    每經記者 張壽林 肖世清    每經編輯 馬子卿 陳旭    

    近日,在2023清華五道口首席經濟學家論壇上,上海財經大學校長,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聯合創始人劉元春,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講席教授、副院長,全國人大代表田軒,北大國發院教授、院長,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姚洋這三位經濟學家圍繞“中國經濟展望”深度對話。

    另外,在本次論壇期間,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也談到了中國經濟,他表示,中國經濟當前最核心的問題是穩增長保增長,拼經濟穩增長是未來工作的常態。

    中國經濟發展未來可期。圖為恒力(蘇州)產業園內的高性能滌綸工業絲智能車間內,員工對工業絲進行包裝前的外檢作業 新華社圖

    劉元春:要糾正貨幣政策一些“扭曲”

    論壇上,上海財經大學校長,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聯合創始人劉元春提出,要高度重視當前一些政策實施的底層邏輯,即目前財政修復尤其是地方財政修復很艱難的情況下,我們的財政應該采取什么模式。在他看來,一定要使用積極的財政政策真正達到積極的效應,首先是財政支出要達到5%~6%的速度而不能減少、停滯,這是很重要的。

    另外很重要的是,目前M2增速很高,新增貸款10.6萬億基本創了歷史新高,但大量的信貸流動性仍在金融體系打轉,在政府、銀行、國有企業這三者之間進行簡單循環。

    劉元春指出,一定要認識到,目前貨幣政策要想真正浸潤到微觀主體,尤其是民營企業,必須要糾正目前貨幣政策上的一些“扭曲”,體現在利率上就是,目前政策性利率3%左右,但我們給國有企業的中長期貸款已跌破1.8%,一些縣級平臺公司以及民營企業融資的成本實際上平均可能依然在6%~10%。這個差距越大,說明整個貨幣政策的扭曲程度越高。因此我們看到國有企業目前的利潤已經快速恢復,一季度同比已經增長超9%,但是民營企業很多是負的,特別是中小企業更突出。

    他進一步提出,在目前全球很低迷的時期,中國一定要快速復蘇、快速發揮超大市場經濟體的作用,以利潤空間、市場空間來破解目前美國剛剛形成的“小院高墻”的戰略布局,這是當務之急。

    田軒:中國經濟長期要靠創新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講席教授、副院長,全國人大代表田軒指出,中國經濟短期要靠消費,長期要靠創新,但是自始至終貫穿的一個重要的抓手是民營經濟。

    短期要提振消費主要靠什么?他進一步指出,關鍵靠收入,但并不是短期收入就能夠提振消費,改變消費習慣。最重要的是什么?實際是長期收入,而長期的收入靠的是就業,就業代表一個穩定的現金流。

    而提振就業,又靠什么?田軒說,靠的是民營經濟。而當前民營經濟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民營企業家信心不足,背后很重要的是,我們要處理好市場和政府的關系。

    姚洋:中國經濟處于增長新周期

    北大國發院教授、院長,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姚洋認為,中國經濟處于一個增長新周期。從技術的長周期角度看,過去五、六年間我們看到,新的技術不斷涌現,這次中國是在新技術領域占據了先機。比如在AI領域、新能源領域、新能源汽車、生物技術等等,中國都是穩定在第一陣營,甚至是占主導地位。

    在一些未來技術方面,中國絕對不落后,而且穩定處在世界第一陣營,比如量子計算、量子通訊、核聚變、光子芯片等等。

    接著姚洋表示,在中國經濟自身的周期問題方面。改革開放之后中國經濟大體而言有10年為期的周期,80年代我們高增長,90年代調整,新世紀的頭10年超高增長,2010年之后我們進入一個調整期,如果這個周期是成立的話,我們應該看到我們到了2020年代,應該是一個新的增長的周期,而且,我們在上一輪調整里,已經牢固建立起來一個概念,就是要脫虛向實,實體經濟成為我們每個企業追求的目標,硬科技成為我們企業追求的目標,所以,我想從這兩個角度來說,我們都進入了一個新的增長周期。

    李稻葵:拼經濟穩增長是未來工作常態

    另外,在2023清華五道口首席經濟學家論壇上,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表示,中國經濟當前最核心的問題是穩增長保增長,拼經濟穩增長是未來工作的常態。

    李稻葵認為,要回歸政府與市場經濟學,政府要在辦好自己的事的同時調控好市場。他指出,今年五一假期旅游雖然表現火熱,但是短期來看必須意識到國內經濟還是偏冷的,“有一個指標需要高度重視,就是我國的CPI和PPI數據目前都是偏冷的。”

    他表示:應該轉變思路,適當維護消費者的信心。比如初步調研發現,拿出1塊錢的補貼能拉動4塊錢的消費,也就是說10億元能拉動40億元的消費,這40億元中相當一部分會轉化為稅收,因此廣義來看財政收入也會上升。

    李稻葵表示,拼經濟穩增長,要從重組地方財政、培育新市場、打造靈活退休機制幾個方面著手發力。

    朱民:全球金融風險正在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論壇期間,經濟學家們在“支招”國內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在放眼世界。

    在2023清華五道口首席經濟學家論壇上,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副總裁朱民發表演講指出,全球金融風險正在上升。

    朱民從近期歐美銀行股的動蕩展開闡述,認為銀行股的動蕩,與硅谷銀行、瑞士信貸、簽名銀行、第一共和銀行包括本周西太平洋銀行股價波動等事件相關,需要高度關注。

    朱民強調,硅谷銀行事件本身不是系統性風險,但是硅谷銀行的性質暴露出系統性風險。

    他表示,硅谷銀行的破產,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管理不善、監管不善,但也和資產負債表錯配有關,背后很重要的原因是其持有了美國的大量債券。隨著美聯儲迅速調升利率,銀行資產發生了大的變化。從這個角度而言,這是針對全美銀行的風險。

    朱民進一步指出,全球金融業當前面臨的系統性風險,大的背景是全球央行資產負債表大幅擴張,金融機構持有的債券大幅增加。在貨幣長期寬松、供給側波動以及通貨膨脹情形下,美聯儲連續強勁加息,如此短的時間,金融機構即便想要調整資產負債表也措手不及,這對金融機構特別是銀行構成特別大的挑戰。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近日,在2023清華五道口首席經濟學家論壇上,上海財經大學校長,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聯合創始人劉元春,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講席教授、副院長,全國人大代表田軒,北大國發院教授、院長,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姚洋這三位經濟學家圍繞“中國經濟展望”深度對話。 另外,在本次論壇期間,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也談到了中國經濟,他表示,中國經濟當前最核心的問題是穩增長保增長,拼經濟穩增長是未來工作的常態。 中國經濟發展未來可期。圖為恒力(蘇州)產業園內的高性能滌綸工業絲智能車間內,員工對工業絲進行包裝前的外檢作業新華社圖 劉元春:要糾正貨幣政策一些“扭曲” 論壇上,上海財經大學校長,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聯合創始人劉元春提出,要高度重視當前一些政策實施的底層邏輯,即目前財政修復尤其是地方財政修復很艱難的情況下,我們的財政應該采取什么模式。在他看來,一定要使用積極的財政政策真正達到積極的效應,首先是財政支出要達到5%~6%的速度而不能減少、停滯,這是很重要的。 另外很重要的是,目前M2增速很高,新增貸款10.6萬億基本創了歷史新高,但大量的信貸流動性仍在金融體系打轉,在政府、銀行、國有企業這三者之間進行簡單循環。 劉元春指出,一定要認識到,目前貨幣政策要想真正浸潤到微觀主體,尤其是民營企業,必須要糾正目前貨幣政策上的一些“扭曲”,體現在利率上就是,目前政策性利率3%左右,但我們給國有企業的中長期貸款已跌破1.8%,一些縣級平臺公司以及民營企業融資的成本實際上平均可能依然在6%~10%。這個差距越大,說明整個貨幣政策的扭曲程度越高。因此我們看到國有企業目前的利潤已經快速恢復,一季度同比已經增長超9%,但是民營企業很多是負的,特別是中小企業更突出。 他進一步提出,在目前全球很低迷的時期,中國一定要快速復蘇、快速發揮超大市場經濟體的作用,以利潤空間、市場空間來破解目前美國剛剛形成的“小院高墻”的戰略布局,這是當務之急。 田軒:中國經濟長期要靠創新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講席教授、副院長,全國人大代表田軒指出,中國經濟短期要靠消費,長期要靠創新,但是自始至終貫穿的一個重要的抓手是民營經濟。 短期要提振消費主要靠什么?他進一步指出,關鍵靠收入,但并不是短期收入就能夠提振消費,改變消費習慣。最重要的是什么?實際是長期收入,而長期的收入靠的是就業,就業代表一個穩定的現金流。 而提振就業,又靠什么?田軒說,靠的是民營經濟。而當前民營經濟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民營企業家信心不足,背后很重要的是,我們要處理好市場和政府的關系。 姚洋:中國經濟處于增長新周期 北大國發院教授、院長,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姚洋認為,中國經濟處于一個增長新周期。從技術的長周期角度看,過去五、六年間我們看到,新的技術不斷涌現,這次中國是在新技術領域占據了先機。比如在AI領域、新能源領域、新能源汽車、生物技術等等,中國都是穩定在第一陣營,甚至是占主導地位。 在一些未來技術方面,中國絕對不落后,而且穩定處在世界第一陣營,比如量子計算、量子通訊、核聚變、光子芯片等等。 接著姚洋表示,在中國經濟自身的周期問題方面。改革開放之后中國經濟大體而言有10年為期的周期,80年代我們高增長,90年代調整,新世紀的頭10年超高增長,2010年之后我們進入一個調整期,如果這個周期是成立的話,我們應該看到我們到了2020年代,應該是一個新的增長的周期,而且,我們在上一輪調整里,已經牢固建立起來一個概念,就是要脫虛向實,實體經濟成為我們每個企業追求的目標,硬科技成為我們企業追求的目標,所以,我想從這兩個角度來說,我們都進入了一個新的增長周期。 李稻葵:拼經濟穩增長是未來工作常態 另外,在2023清華五道口首席經濟學家論壇上,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表示,中國經濟當前最核心的問題是穩增長保增長,拼經濟穩增長是未來工作的常態。 李稻葵認為,要回歸政府與市場經濟學,政府要在辦好自己的事的同時調控好市場。他指出,今年五一假期旅游雖然表現火熱,但是短期來看必須意識到國內經濟還是偏冷的,“有一個指標需要高度重視,就是我國的CPI和PPI數據目前都是偏冷的?!? 他表示:應該轉變思路,適當維護消費者的信心。比如初步調研發現,拿出1塊錢的補貼能拉動4塊錢的消費,也就是說10億元能拉動40億元的消費,這40億元中相當一部分會轉化為稅收,因此廣義來看財政收入也會上升。 李稻葵表示,拼經濟穩增長,要從重組地方財政、培育新市場、打造靈活退休機制幾個方面著手發力。 朱民:全球金融風險正在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論壇期間,經濟學家們在“支招”國內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在放眼世界。 在2023清華五道口首席經濟學家論壇上,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副總裁朱民發表演講指出,全球金融風險正在上升。 朱民從近期歐美銀行股的動蕩展開闡述,認為銀行股的動蕩,與硅谷銀行、瑞士信貸、簽名銀行、第一共和銀行包括本周西太平洋銀行股價波動等事件相關,需要高度關注。 朱民強調,硅谷銀行事件本身不是系統性風險,但是硅谷銀行的性質暴露出系統性風險。 他表示,硅谷銀行的破產,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管理不善、監管不善,但也和資產負債表錯配有關,背后很重要的原因是其持有了美國的大量債券。隨著美聯儲迅速調升利率,銀行資產發生了大的變化。從這個角度而言,這是針對全美銀行的風險。 朱民進一步指出,全球金融業當前面臨的系統性風險,大的背景是全球央行資產負債表大幅擴張,金融機構持有的債券大幅增加。在貨幣長期寬松、供給側波動以及通貨膨脹情形下,美聯儲連續強勁加息,如此短的時間,金融機構即便想要調整資產負債表也措手不及,這對金融機構特別是銀行構成特別大的挑戰。
    經濟數據 宏觀經濟 民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