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
    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深圳,與水斗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9-09 00:47:28

    面對經濟飛升、人口激增的壓力,這座1700多萬人口的一線城市與水的纏斗,未完待續。

    每經記者 吳林靜    每經編輯 劉艷美

    圖片來源:新華社

    這兩天,受臺風“???rdquo;殘余環流和季風影響,深圳小時雨量突破歷史極值,城市街道出現內澇,深圳水庫凌晨開閘泄洪。

    雨水是“苦惱”,缺水更是“心病”。若問要同時面對這兩大難題的超大城市都有誰?答案中一定會有深圳。

    這里一年降水量約1900毫米,放沿海城市也是坐頭排的水平,奈何“天賜”的水留不住——地表徑流不足、地下水難以利用,導致這座濱海城市從上世紀60年代就開始依賴外引水,從東江調入的水能占到總用水量的80%。

    這次的降水打破1952年以來的記錄,兩年前的“水荒”打破了1963年以來的記錄,夾在暴雨與缺水兩個極端間,深圳屬實不易。

    面對經濟飛升、人口激增的壓力,這座1700多萬人口的一線城市與水的纏斗,未完待續。

    9月8日,深圳市民在暴雨中出行 圖片來源:新華社

    年均受臺風影響3.5次

    每年4月到9月,是深圳的雨季,也是暴雨高發期。

    據微博@深圳天氣 發布的消息,此次特大暴雨過程,打破了深圳市1952年有氣象記錄以來的7項歷史極值。香港天文臺錄得的最大1小時雨量也刷新自1884年以來的記錄,被稱為“世紀暴雨”。

    有深圳網友說,“長這么大,沒見過泄洪”,本意是想以此證明今年的雨很大。雨確實很大,不過泄洪并不是第一次。

    水庫運行都會制定明確的泄洪閘門開啟的規則,當水量超過泄洪水位時,大壩會適時開閘,泄洪本身也是一項從監測預警到開閘調度的系統性工作。

    城叔從深圳市水務局官網上查詢深圳幾個水庫泄洪的記錄,近年來已多次發生。

    1993年“9·26”洪災,深圳水庫泄流200立方米/秒;

    2013年8月16日至21日,蓮塘尾、禾廉坑、紅花瀝、清林徑等19座水庫實施泄(溢)洪;

    2014年6月25日,鐵崗水庫泄洪演練;

    2016年5月13日、26日,三洲田水庫泄洪;

    2018年9月11日,長嶺皮水庫開閘泄洪;

    2021年4月15日,梅林水庫開展大壩散浸和泄洪應急演練;

    2023年9月8日,深圳水庫泄洪。

    歷年泄洪,有的是臺風來臨前的提前演練,有的是遭遇暴雨時的水量釋放。此次深圳水庫泄洪,流量為70-80立方米/秒,調整后擴大為120立方米/秒,從深圳河排入大海,按照深圳市應急管理局的判斷,“泄洪量比較小,可能對下游影響不會太大”。

    下雨,是深圳夏秋季節的常態,“洪、澇、潮災害極為頻繁”。全市(不含深汕)多年平均降雨量1925毫米,遠高于全國平均700毫米左右的水平,與其他沿海城市相比也位居前列。

    與豐沛雨量、臺風暴潮相伴,內澇、山洪、滑坡也會出現。降雨多是外因,防洪澇能力不足是內因,深圳市水務局官網上對此有簡單分析:

    全市降雨時空分布不均,八成以上集中于汛期,年均受臺風影響3.5次。由于城市化進程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自然水系,加上現有防洪排澇基礎設施建設標準不高,局部區域排澇設施不夠完善,受洪澇災害的威脅較大。

    為了解決內澇問題,深圳近些年一直在補課,將城市大規模建設初期忽視的“防洪、防潮、治澇”短板補齊。包括建設以水庫、河道、海堤、滯洪區、排澇泵站等水利工程為主體的防洪工程體系,高標準推動水安全“韌性城市”建設等。

    從效果來看,近年來深圳少有長時間、大范圍內澇發生。當然總有特殊時刻,短時強降雨導致的積水內澇和道路短時積水,在所難免。

    城叔注意到,2003年一次“水與深圳城市發展”高層論壇上,有專家曾提到深圳“防洪綜合標準偏低”,當時特區內防洪標準約50年一遇,寶安、龍崗兩區不足30年一遇。

    相比之下,深圳目前的能力有所提升,“全市整體防洪潮能力為100~200年一遇,內澇防治能力基本達到20~50年一遇”。

    儲水量僅供45天應急

    降雨如此多,深圳的“心病”卻是缺水,后者才是深圳長期與水纏斗的主場。

    圖片來源:新華社

    還記得兩年前的干旱嗎,2021年12月,當地市民一連收到三條節約用水短信。當時,東江流域正遭遇自1963年以來最嚴重旱情。雖不流經深圳,但東江算得上它的“母親河”,因為每一年深圳從東江的取水量占到全市總用水量的80%左右。東江旱了,深圳自然就渴了。

    但這還不是深圳最干旱的一年。據深圳市氣象局統計,2004年最后三個月,深圳累計降雨量只有11毫米,不足正常降雨量的10%。

    城叔在《深圳缺水之思》中分析過,降水量只有經過地面及地表層貯存后,才能變成能夠連續供水的水資源。但大江、大河、大湖、大庫,深圳境內一個都沒有,降雨結束后不到兩個小時,雨水就幾乎全部進入大海,很難蓄到足夠的雨水。

    自然條件使得深圳從底子上就成為一座缺水的城市。官方數據顯示,深圳人均水資源量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17,全市現狀水資源儲備量僅能滿足45天左右的應急需要。

    9月8日,深圳濱河大道福田往羅湖方向出現擁堵 圖片來源:新華社

    為解決這種資源型缺水的問題,深圳的大動作是外引水、內修水庫??梢钥吹剑瑥臇|江引水的兩大供水工程以及市內的幾大水庫,建成時間都在上世紀60年代左右,早在設立特區之前。

    根據規劃,“十四五”期間,深圳將優化區域水資源配置,加快重大水源和輸配水骨干工程建設,建成東江、西江兩江并舉水源布局,要實現雙水源雙安全、90天供水儲備能力。

    比較難得的是,最近十年深圳人口與經濟的猛漲,并沒有帶來用水量的激增。

    從2011年到2021年,全市常住人口從1122.9萬人增長到1768.2萬人,增長了57.5%;全市GDP從1.19萬億增長到3.07萬億,增長了158%。

    經濟與社會的發展,理應加劇對水的需求。但深圳這十年間,全市用水量從19.55億立方米增長到22.09億立方米,十年只增長13%。萬元GDP耗水量從17立方米下降至7.2立方米,下降一半還多。

    節水、惜水在深圳全方位展開,按照規劃,到“十四五”期末深圳的萬元GDP用水量還會繼續下降,控制在6立方米以內。

    窮則思變,缺水的深圳將水資源開發利用的觸手伸向了更多領域,再生水、集蓄雨水、淡化海水,都納入了他們水資源統一配置的范疇。增加水源多樣性,有點兒凡水皆為我用的意思。

    根據《深圳水務發展“十四五”規劃》,深圳將推動1億立方米以上的非常規水源利用設施建設。按目前用水量計算,若此目標達成,非常規水源每年將解決當地近5%的水資源供給。

    在極端天氣頻發的當下,“水旱從人”終究是深圳很難實現的理想,但能為一方水土一方人維持安全的環境,或是其與水纏斗的動力。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深圳市 深圳 宏觀動態 暴雨 氣象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日本精品在线观看_欧美日韩综合精品一区二区三区_97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国产中文字幕六九九九
    <cite id="apcyb"></cite>
    1. <dfn id="apcyb"><rp id="apcyb"></rp></dfn>

    2. <cite id="apcyb"><noscript id="apcyb"><address id="apcyb"></address></noscript></cite>

      <tt id="apcyb"></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