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0-27 22:05:34
◎創業8年實現上市,極兔也創下了中國快遞最快上市速度,不過對于極兔來說,上市后也面臨著更多的挑戰。
每經記者 趙雯琪 每經編輯 劉雪梅
先于菜鳥、順豐,極兔速遞正式登陸港交所,也成為今年港交所最大IPO。
10月27日,全球物流服務運營商極兔速遞環球有限公司(簡稱“極兔速遞”)于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碼1519,上市公開發售價每股12港元,全球發售募集資金凈額35.28億港元(超額配售權暫未行使)。
在上市儀式上,來自極兔速遞全球13個市場的一線員工代表共同敲響了極兔速遞香港上市的鑼聲,包括快遞員、客服、轉運中心操作員等。不過一向神秘的極兔速遞創始人李杰并沒有出現在港交所現場。
來自極兔速遞全球13個市場的一線員工代表港交所敲鐘 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每日經濟新聞》從接近極兔人士處獨家了解到,李杰在上市前的內部發言中回顧了極兔自從2015年在印尼起家和2019年底回國開拓市場的歷程,同時提到,對于極兔來說,上市是公司高質量發展的新起點,極兔未來最核心的是要把中國的人才、經驗、設備復制到更多的市場,并繼續開拓全球化業務。
創業8年實現上市,極兔也創下了中國快遞最快上市速度,不過對于極兔來說,上市后也面臨著更多的挑戰。一方面,國內快遞市場競爭持續激烈,“價格戰”有卷土重燃之勢,極兔如何拓展更多的市場份額?另一方面,過去三年虧損超過200億元,極兔又如何提高在東南亞市場之外的盈利能力?
對于國內市場的盈利預期,極兔副總裁后軍儀在上市當日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在中國市場極兔還是一個新進入者,還處在上升期,希望在過去幾年基礎設施和技術投入之后,繼續形成規模效應,在中國市場獲得更大的收益。
“中國市場盈利對我們來說是一個非常有自信和確定的認知,也可能是明天,也可能是下周。”后軍儀表示。
截至今日收盤,極兔以發行價12港元/股平收,總市值1057.46億港元,市值超過韻達、申通、圓通,僅次于順豐、中通。
在中國乃至全球快遞市場,極兔都稱得上是一個奇跡。2015年創立,短短幾年時間便成長為東南亞快遞老大;2020年進入中國市場,3年就躋身行業前五。
從極兔的招股書看,極兔速遞2022年實現收入72.67億美元,總包裹量高達146億件。為實現近150億件的全年總包裹量,中通快遞用了約18年,圓通速遞用了約21年,韻達快遞用了約22年,極兔只用了約8年。
在業內看來,極兔速遞短時間的崛起,意味著傳統快遞行業重資產、高人力的商業模式,在絕對的資本優勢面前,并非不可逾越的高峰。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極兔的首個外部投資機構,同時也是極兔的第四大股東ATM Capital了解到,早在2017年在雅加達創立ATM Capital時,ATM Capital創始人屈田就發現,Shopee、Lazada等電商平臺已發展到一定規模,電商配套的基礎設施,如物流、供應鏈等領域機會更大,伴隨電商市場的蓬勃興旺發展,東南亞肯定會出現物流巨頭。
在和一家名為Ninja Van的東南亞快遞公司創始人聊天時,屈田問對方:“印尼有東南亞最大的電商,為什么不把印尼單一市場做好?”對方回答:“當地有一家叫J&T(極兔速遞)的公司,我們打不過。”
沒多久,屈田認識了極兔團隊。在不斷的接觸過程中,屈田愈發篤定,東南亞一定會誕生像中通、順豐這樣的快遞物流公司,而這個公司很可能就是極兔。隨著交流地不斷深入,很多洞察和理念上屈田與李杰不謀而合。認識半年多后,極兔開放融資,ATM Capital也成為了它第一個外部投資機構,并在此后連續注資,一路陪伴極兔成長。
2019年底,極兔決定進入中國。當時國內電商格局正發生巨大變化,物流行業巨頭林立,經過一番探討后,屈田大力支持,“2019年時我們推測,未來3-5年,中國快遞市場進一步整合后,最強的一兩家快遞公司會出海,會到東南亞。所以極兔考慮要到競爭最激烈、最先進的市場,如果能在中國市場生存下來,其運營能力、技術能力、團隊就是全世界最強的。”
而在中國市場,極兔一直以“攪局者”形象示人:不僅攪動了處于相對平衡的快遞頭部企業競爭格局,也攪動了自七家快遞公司上市以來一直穩定的資本格局。
短短三年,極兔在中國市場實現了從起網到擴張再到躋身第一梯隊的“三連跳”。而在這三年中,收購百世、豐網等資本運作也是極兔與傳統快遞公司成長之路最大的區別,通過資本手段,極兔迅速補足短板,躋身中國快遞第一梯隊。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資料顯示,按2022年包裹量計,極兔為東南亞排名第一的快遞運營商,市場份額為22.5%;2022年,極兔在中國國內快遞市場的快遞業務量120.25億件,按包裹量計,極兔市場份額達到10.9%。
相比之下,中國市場給了極兔更大的增長空間。
招股書顯示,過去三年,極兔在中國年包裹量分別為20.84億件、83.34億件、120.26億件,業務量實現了三年5倍的膨脹。
過去三年,極兔在中國年包裹量實現5倍膨脹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劉雪梅 攝
不過,由于中國市場競爭激烈,極兔這三年也代價不菲。
招股書顯示,2020-2022年,極兔全球營收從15.35億美元增長到了72.67億美元,但經調整虧損分別為4.76億美元、11.78億美元、14.88億美元,合計虧損31.4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30億元);毛利率分別為-17.00%、-11.20%和-3.70%。
而這230億元的虧損主要集中在中國市場。招股書顯示,過去三年,極兔在中國市場合計虧損25.4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86億元),占到了總虧損的80%以上,這主要是由于極兔在中國不斷投資技術基建、規模和擴張導致。
從2022年快遞公司市占率排名來看,中通(22.1%)>韻達(15.9%)>圓通(15.8%)>申通(11.7%)>順豐(10.0%),極兔的市占率已經超過順豐,并且向申通靠近。
而從單票收入看,極兔在中國市場的收入遠低于東南亞市場,從2022年月均單票收入看,順豐(15.73元)>圓通(2.59元)>韻達(2.55元)>申通(2.52元)>中通(1.34元),極兔2022年0.34美元(約合2.38元人民幣)的單票收入在快遞公司中算中下水平,高于中通,接近申通。
上市之后,極兔又如何在中國這個重要的市場中扭轉巨額虧損,實現盈利呢?
后軍儀表示,中國快遞發展了30年,已經達到了穩定的格局,做一家新機構,前期大規模投入是必須的。“我們從第一年第一票快遞,到2020年底的2000萬單,到現在我們5000萬單這樣的規模,這是由于我們不斷持續的投入,才能實現業務量的增長,盈利預期對我們來說是一個非常有自信和確定的這樣的一個認知。”后軍儀表示。
不過他也提到,除了盈利預期,極兔也有獲取更多市場份額的期待,在他看來,足夠大的市場份額才能讓規模效應獲得更好的體現,從而促進經濟效益的改善。
這也意味著,極兔未來還將采取更積極的措施,在國內市場擴大市場份額,這或許也將掀起國內市場更激烈的市場爭奪戰。
今年以來,國內市場競爭激烈,1-8月,快遞與包裹服務品牌集中度指數CR8為84.1,較1-7月下降0.2,頭部企業競爭動作明顯,而從業績快報看,A股4家快遞公司(順豐、圓通、韻達、申通)的單票價格也逐月下跌,“價格戰”有重新抬頭之勢。
在后軍儀看來,競爭是件好事,公司需要在競爭中不斷建立更大的規模,提升管理水平和經營水平,從而實現單位成本下降,據他透露,2020年,極兔的單票成本非常高,這兩年隨著規模的擴大,極兔的單票成本也得到了明顯改善。
此外,極兔也希望已經穩定的東南亞市場能夠為市場擴展提供更多氧分。“東南亞市場是我們盈利能力最強的一個市場,我們也希望在這個市場上能夠獲得我們所期望獲得的收益,來支撐我們在其他經濟市場上的投入和探索。”后軍儀表示。
繼2017年的快遞公司A股上市潮之后,這兩年來,港交所正在迎來內地快遞公司的第二輪上市潮。
如今,順豐、極兔、菜鳥扎堆瞄準港股市場,加上已經回港的中通快遞、和已經在港上市的京東物流,五大不同業務模式的快遞頭部企業都將齊聚港交所,這也意味著,在經過國內快遞市場的紅海競爭之后,某種程度上,頭部企業將目光集體轉向國際舞臺,“卷向海外”。
2020年,此前在紐交所上市的中通在港交所實現二次上市,今年5月1日起,中通正式成為港交所與紐交所雙重主要上市企業;2021年5月,京東物流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如今極兔上市后,菜鳥和順豐也即將登陸港交所。
浙商證券研報顯示,隨著極兔上市、阿里推出自營品質快遞服務“菜鳥速遞”,行業格局或將加速分化,這背后也表明消費者對快遞服務質量的要求進一步提升,差異化服務將成為各家快遞公司的重點競爭策略。
在屈田看來,過去,全球物流以本地商務件、企業件為主,電商件占比較低。如今,在電商全球化發展趨勢下,高時效、高性價比、服務優質的中國背景快遞公司迎來了全球化機遇,預測未來會出現1-2家全球化企業和多家區域小巨頭。
不過他也提到,要成為一家全球化企業,產品、資金、模式、人才等都不可少,首先,一定要認真研究市場,選擇天花板較高的行業和已被成熟市場驗證過、貼近本地的商業模式;其次,創始人要all in,最好base在當地。
在招股書中,極兔速遞表示,公司預計通過本次IPO募集所得資金凈額約為35.279億港元,所籌資金約30%將用于拓寬物流網絡、升級基礎設施并強化在東南亞和其他現有市場的分揀與倉儲能力及容量;約30%將用于開拓新市場并擴大服務范圍;約30%將用于研發與技術創新;以及約10%將用作一般企業目的及營運資金需求。此外,公司還計劃利用此次IPO加強品牌建設和市場拓展,進一步提升其在全球快遞物流市場的競爭力。
在接受采訪時,后軍儀也反復提到極兔未來要做一家全球化的綜合物流服務公司,如今和順豐、通達系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一場更激烈的戰爭不可避免。
封面圖片來源:企業供圖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