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1-08 22:36:05
每經評論員 杜恒峰
8月27日,證監會發布了優化再融資監管的相關安排。近日,滬深交易所相關負責人以答記者問的形式,明確了上市公司再融資的具體操作標準,其中“扶優限劣”成為關鍵詞。具體看,“限劣”體現為五個方面:嚴格限制破發、破凈公司再融資,并明確“連續20個交易日破發、破凈”的量化指標;增加年報連續虧損企業融資間隔期,即間隔期必須超過18個月;財務性投資比例較高的企業,募資規模須調減;嚴把募資使用關,上次募資基本用完才能做下一次融資,還要充分披露前次募資的效益;嚴格把關融資投向,要求上市公司聚焦主業。“扶優”則包括四種情形:未在上述“限劣”范圍內的再融資、符合國家重大戰略方向的再融資、定向增發、融資金額不超過3億元且不超過凈資產20%的簡易程序再融資等。
事實上,在上述標準明確之前,9月和10月,A股再融資已大幅收緊。9月有32個定增項目完成發行,募資總額351.7億元,環比減少42.2%;10月有27個定增項目完成發行,募資總額229.4億元,環比再度大幅減少34.8%;這個兩個月新披露定增預案均只有8個,相比8月降幅超過80%。10月下旬,中金公司270億元配股方案到期失效,華泰證券主動終止280億元配股計劃,成為本輪再融資收緊的標志性事件,上市公司走資本節約型發展之路漸成一致預期。
相比IPO(首次公開募股),再融資抽取A股流動性的效應更為顯著。再融資政策的重大變化,對改善A股流動性有立竿見影的作用。筆者根據Wind(萬得)數據統計,以2022年為例,A股IPO總計融資約5800億元,但再融資(增發+配股+可轉債)總計10579億元,遠超IPO;今年A股再融資5663億元(截至11月8日),考慮到再融資審核節奏明顯放緩,今年全年A股再融資規模同比大幅下降將是大概率事件。值得注意的是,這種下降的效應還會影響到今后相當長一段時間。比如,當前A股破凈、破發公司總計多達1139家(已去重),對應總市值25.27萬億元;在余下公司中,又有505家公司連續兩年虧損,對應市值4.28萬億元。這些公司的再融資行為將面臨更多的限制,而這對現有股東而言是有直接益處的。
政策已經落地,要利用好資本市場的融資功能,上市公司還得依靠自身的硬實力。一是主營業務足夠硬,不但所處行業要符合國家重大戰略方向,自身技術還要足夠先進;二是融資的用途要有過硬的理由,不但要和現有主業相匹配,還要有理想的預期回報;三是控股股東、實控人的實力要足夠硬,一些公司雖然公開融資受限,但不直接從二級市場抽水的定向融資仍然是暢通的,有決心、有信心、有資源通過參與定增支持上市公司發展的控股股東,仍然會得到鼓勵,而在減持新規的嚴格約束下,這樣的定增項目也能大幅提振外部投資者的信心。反過來看,是否具備再融資能力,也是檢驗上市公司質地的重要指標,對投資者也有重要參考意義。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