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3-12-07 21:42:54
◎以交付“愛達·魔都”號為標志的上海外高橋船廠正受世界矚目,國產郵輪的安全運營與文化引領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每經記者 張韻 每經編輯 陳俊杰
隨著國產郵輪“愛達·魔都”號順利交付,中國郵輪市場正進入到客源爭奪的關鍵時期。2024年,多元化的市場主體將在超大型郵輪賽道展開競爭力的比拼。而當下,這些郵輪產業供應商與郵輪品牌運營商們,正在為市場穩定復蘇尋求長期的合作伙伴關系。
在2023年中國國際海事會展上,“三游專題展區”吸引了12家船東及近百家內裝、藝術、家居、信息化等供應鏈企業參展。12月6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現場看到,在被中船郵輪收購的德國老牌內飾公司Rheinhold & Mahla(瑞瑪船舶)的艙室體驗區內,參觀洽談火爆。而按照1:1比例打造的“愛達·魔都號”海景房艙室也被搬進了中船集團的展臺。
在高級海事論壇郵輪專場中,外高橋造船總經理陳剛分享道,8年科研攻關、5年設計建造,首艘國產大型郵輪攻克了重量控制、減振降噪和安全返港三大關鍵技術。中船郵輪副總經理房泉也表示,作為郵輪設計建造的后發國家,中國通過技術的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實現了郵輪產業零的突破。
嘉賓在高級海事論壇郵輪專場分享觀點 每經記者 張韻 攝
“受疫情重創的郵輪業務恢復很快,并再次走上傳統的增長之路,但對于專門生產郵輪的船廠而言,情況相當具有挑戰性。”邁爾船廠(Meyer Werft)顧問埃羅·梅基寧認為,其中一個挑戰就是未來燃料的選擇。
2023年7月,國際海事組織(IMO)在其海上環境保護委員會第80次會議(MEPC 80)上通過了“2023年航運溫室氣體減排戰略”,提出了“國際海運溫室氣體排放盡快達峰,并考慮到不同國情,在2050年前后達到凈零排放”的目標。
此外,歐盟關于航運減排的立法步伐加快,相關規定陸續出臺,非政府組織和區域性組織紛紛提出更嚴格的減排要求。上述措施將進一步促進國際航運業深刻變革,快速推動航運綠色低碳發展,并對產業鏈上下游產生深遠影響。
中遠重工董事長梁巖峰在主題報告專場的演講中表示,在今后的30年中,船用燃料將多元化,傳統化石燃料燃油、LNG(液化天然氣)、甲醇、氨等清潔燃料并存,雙燃料內燃機的研制也將在2025年實現商業化,量產雙燃料船型將是燃料變革過程中的主流。
聚焦郵輪市場,邁爾船廠旗下芬蘭圖爾庫船廠(Meyer Turku)近日向皇家加勒比交付的世界最大游輪“海洋標志號”,便是該郵輪公司首艘以LNG為動力的豪華游輪,預計于2024年1月從邁阿密開始首航。
另在半個月前,MSC地中海郵輪宣布再下兩艘LNG動力郵輪訂單,兩艘全新郵輪將會使用包括生物甲烷、合成甲烷以及綠色甲醇在內的各類替代燃料,法國大西洋船廠將為其配備全新一代雙燃料內燃機,以減少甲烷泄漏。
過去,全球大型豪華郵輪的建造幾乎都來自于三大歐洲造船集團——法國的大西洋船廠、意大利的芬坎蒂尼(Fincantieri)集團以及位于德國與芬蘭的Meyer集團。
如今,以交付“愛達·魔都”號為標志的上海外高橋船廠正受世界矚目,國產郵輪的安全運營與文化引領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中國船級社聚焦安全返港與撤離分析兩大郵輪關鍵議題,自主開發的相關軟件已應用于我國大中型豪華郵輪的設計和建造中。
“明年的市場,本土品牌和國際品牌會有不同的定位,本土品牌可能更多做中國風,國際品牌更多去打國際范兒。”皇家加勒比亞洲區主席劉淄楠在電話會議中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就給了消費者更多選擇,整個行業供給都以消費者為重,便是一個健康的市場。
“與大型郵輪比,中小型豪華郵輪能夠更加靈活地深入目的港腹地停泊靠岸,讓賓客有充足的時間探索目的地的人文風情。”招商維京游輪產品開發兼營銷高級副總裁陳煒蕓書面回復記者提問時認為,今后的郵輪旅行不再是老年或親子的度假專屬,將隨著產品定制體驗升級不斷擴大潛在市場。
CHART管理咨詢公司負責人泰德·布萊米指出,東亞是全球郵輪企業復蘇的最后一個重要地區,中國開放日韓團隊游,將吸引大型國際郵輪回到中國設立母港,“中國效應”將帶動國際航線過境靠港、韓國港口大幅提振、中國碼頭恢復活躍,進一步推動中國客源市場的重新增長。
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發展中心首席研究員謝燮對中國郵輪市場規模及增長率作了一個保守估計,今年部署在中國市場的4艘中小型郵輪帶來了20萬人次的客流量,若以現有公開信息推算,明年將迎來120萬人次的市場規模,約為2019年60%,而到2025年中國郵輪市場規模才能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中國郵輪的市場規模處于世界第二方隊,次于美國、德國、英國,增速正從高速向平穩發展過渡,因嘗鮮式消費走到了盡頭。”謝燮表示,在供給端本土郵輪運營主體正在壯大,但郵輪分銷渠道較為單一;郵輪港未找到商業模式,盈利能力較差;“拿來主義”政策需要改變,制度供給仍需探索。
對于謝燮的建議,上海港國際客運中心企業發展部經理馮憲超回應稱,郵輪港口亟待轉型升級,不僅要提升郵輪市場客源的承接能力,還要構建多元化的郵輪產品體系,聯動區域旅游資源打造優質目的地,促進郵輪旅游消費。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