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3-01 21:53:26
◎全國人大代表、齊魯制藥集團總裁李燕認為,當前,我國醫藥產業發展進入新階段,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深入推進,獲批新藥數量屢創新高。但中國醫藥產業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行業“內卷”、創新能力不足、高質量創新成果少、整體國際競爭力偏弱等問題依然存在。
每經記者 林姿辰 每經編輯 魏官紅
2024年全國“兩會”召開在即,3月1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全國人大代表、齊魯制藥集團總裁李燕擬提交9份建議,其中包括《關于支持民族醫藥產業創新升級發展的建議》和《關于推動高層次人才服務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建議》。
李燕認為,當前,我國醫藥產業發展進入新階段,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深入推進,獲批新藥數量屢創新高。但中國醫藥產業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行業“內卷”、創新能力不足、高質量創新成果少、整體國際競爭力偏弱等問題依然存在。
另外,受多方面因素影響,高層次人才服務民營經濟過程中主要出現規模較小、作用發揮不充分等問題。
全國人大代表、齊魯制藥集團總裁李燕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據李燕觀察,處于新發展階段的中國醫藥產業,正在面臨一些新問題。例如,我國創新藥起步較晚,在資源積累、要素集聚、人才儲備等方面與國外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
另外,國內醫藥產業、頭部醫藥企業目前處于“仿轉創”的爬坡過坎期,需要加大釋放政策紅利,不斷培育鞏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中國醫藥產業的自身實踐,不能僅依靠其中某一個環節的單打獨斗、單兵作戰。實際上,創新藥自身仍存在上市時間短、民眾認知不夠、價格相對偏高等不足,進入臨床使用面臨著“入院難”“入醫保難”及“支付結構單一”等問題,醫患可及性較差。
對于這些問題,李燕建議堅持系統理念,持續優化藥物研發環境;支持企業增強核心競爭力,切實奠定民族醫藥產業發展的根基;構建協同創新轉化機制,提高科研成果轉化效率;進一步完善市場準入等政策,保障發展可持續。
李燕表示,針對目前各地對于創新藥掛網存在的限價要求不統一、掛網路徑不一致、創新藥界定標準不統一等政策差異問題,建議醫保部門規范明確新上市創新藥的范圍和價格規則,開通快速掛網通道,確保創新藥上市后及時獲得掛網準入資質。
其次,在嚴把藥品生產質量關和訂購關的基礎上,建議放寬“一品兩規”限制,通過開展藥品綜合評價或藥品價值評估等方式,盤活新上市、高品質藥品的進院渠道。
另外,目前醫療機構采購創新藥的積極性不高,普遍存在藥事會召開頻率低、藥品通過數量少的問題,創新藥準入無門。建議加強醫療機構對創新藥合理配備使用的重視,必要時通過行政手段干預,要求醫療機構定期、系統的開展新藥準入工作,保證創新藥的市場準入。
全國人大代表、齊魯制藥集團總裁李燕 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近年來,齊魯制藥創新驅動戰略持續深化,創新藥、生物類似藥、高端非專利藥等各板塊發展均衡,創新成色日益凸顯。同時,李燕也感受到了民營企業在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加強自主創新、發展高端制造與智能制造的過程中,對高層次人才的迫切需求和現實挑戰。
根據我國高層次人才服務民營經濟發展的相關數據,民營經濟中高層次人才占比有待提升。以應屆畢業博士生赴民營企業就業數據為例,2015年—2020年,我國赴民營企業就業博士畢業生總數為9637人,僅占博士畢業生總數的5%,與赴高校(45.55%)、醫療衛生單位(16.96%)、科研單位(10.25%)、國有企業(6.97%)等存在一定差距,且每年就業人數存在不同程度波動。
換言之,企業求賢若渴,而博士畢業生的注意力集中在高校、科研院所、公務員、事業單位,存在供需不平衡現象。
為進一步引導高層次人才服務民營經濟,李燕建議以人為本,構建更精準的人才支持政策體系;以評促建,建立更具引導性的高校就業評價體系;增強預期,營造更加積極正面的社會輿論環境;暢通機制,推動更深層次、常態化的產學研融合。
以“構建更精準的人才支持政策體系”為例,李燕認為,應切實把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各項要求落細落實,針對高層次人才投身戰略性新興產業、實體經濟民營企業提出一攬子支持政策,在職稱評審、榮譽評定、科研經費、人才補貼、購房安置補貼、配偶就業、子女入學等方面予以額外傾斜。加強海外人才、外籍人才等服務民營企業信息暢通和政策支持力度。鼓勵探索人才共享、外聘兼職等多種就業形式,鼓勵行業內高層次人才靈活流動。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