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3-04 18:59:09
每經編輯 盧祥勇
3月4日,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在京開幕。委員們一件件提案圍繞“國之大者”,反映“民之關切”。
據中國青年報3日報道,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創始院長連玉明擬提交《關于大力提高農民養老金標準加快完善農村養老服務體系》的提案。在中國近3億60歲以上老人的“養老挑戰”中,農村老人的養老問題更為突出。對此,連玉明建議,啟動全國范圍內的農民養老金統一上調,在現有基礎上,每人每月至少上調100元。
全國政協委員連玉明 圖片來源:人民政協報
據連玉明估算,如果在現有基礎上,每人每月養老金至少上調100元,按照全國1.3億農村60歲以上老年人口算,每年新增財政支出1560億元。按照去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74574億元,這筆支出約占全國財政支出的5.6‰。
隨著中國經濟不斷向上攀升,農民養老金也需要跟上經濟增長的步伐。對此,連玉明建議,進一步強化農民養老金增長機制,確保農民養老金增長不低于年度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長幅度。
解決農民的養老問題是一個系統性工程,除了養老金保障,農村養老制度建設還需進一步完善。連玉明還建議,加快基于應對人口老齡化和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此外,還要強化社會資源和社會力量參與農村養老制度建設,加快補齊特殊老年群體長期護理(失能照護)服務短板。
據中新經緯報道,對于連玉明上述提案,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研究員李長安表示,“我覺得這個提案非常及時,也是十分必要的。眾所周知,我國養老金存在比較大的差異,特別是城鄉之間的差異十分明顯。”
李長安提到,農村地區養老金較低的背后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它是基于農村生產經營的狀態,以及農民的經濟情況。有很多人都認為農村地區的老人除了養老金之外,還有土地、宅基地,農民的生活成本比較低,所以農民的養老金也好像理所當然就低一點,其實這種認識是不正確的。城鄉養老金之間的巨大差異,實際上是分割的城鄉經濟的重要體現,特別是在現代城鄉融合較快,以及大力推動實現共同富裕的背景下,努力縮小城鄉養老金的差距十分必要。
據第一財經此前報道,在我國2.97億60歲以上的老年人中,有超過1.2億居住在農村,與生活在城鎮的老年人相比,農村老人在養老金待遇和可享有的養老公共服務方面仍存在較大差距,農村養老是我國社會保障制度中一塊亟待補上的短板。
“七普”數據顯示,2020年農村60歲、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為1.21億、9033萬,占比分別為23.81%、17.72%,比城鎮分別高出7.99、6.61個百分點,我國農村提前一步進入了中度老齡化社會。
我國于2009年起建立并逐步實施了“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下稱“新農保”)制度,所有符合年齡資格(60歲以上)的農村老年人都可以領取養老金,由財政提供的基礎養老金為每個月55元起步,一些財政較好的地區會有所增加,2014年合并“新農保”和“城居保”這兩項制度,形成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
根據2022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公布的“全年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5609億元,基金支出4044億元”這一數據推算,2022年全國城鄉居民養老金平均水平為204元。
第一財經報道稱,過低的農村養老金水平無法支撐老年人的養老需求。有數據顯示,70%城鎮老年人生活靠養老金,但在農村這個比例只有10%,農村老人以自養和子女贍養為主,社會化養老程度低。
從各地的情況來看,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水平與財力息息相關,全國最高的為上海,每人每月1400元,其次為北京,每人每月924元。在中央要求的基礎養老金水平之上,地方也根據自身財力狀況對城鄉居民養老金水平進行微調。比如,長沙市從2024年1月1日起上調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標準10元,每人每月為276元。吉林長春市人社局表示,2024年從168元上調至173元。2024年1月1日起,福建漳州市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人員的基礎養老金再次上調,每人每月提高10元,調整后的全市各縣(區)基礎養老金標準均不低于每人每月165元。
編輯|盧祥勇 蓋源源
校對|何小桃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中國青年報、第一財經、中新經緯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