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3-13 14:11:34
每經編輯 畢陸名
據湖北經視報道,武漢市漢陽區萬博雅苑小區的包先生反映,他有一個從河南寄來的中通快遞,3月5日便到了站點,可目前已經3月11日了,卻一直無人配送,并且小區很多居民的包裹都遇到了類似的情況。
小區里同包先生一樣沒有收到快遞的居民還有不少。居民宋先生介紹,2月份武漢下雪,他在網上購買了兩雙厚皮鞋御寒,2月23日,快遞就到了快遞網點,此后一直沒有人配送?,F在武漢都進入春天了,買的皮鞋也穿不上了。
該小區居民們介紹,這次出問題的主要是中通快遞。隨后,記者同包先生一起找到負責該片區的中通快遞摩爾城站點。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中通快遞摩爾城站點工作人員:“沒人送,沒有快遞員,快遞員都跑了,不愿意做了。”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包先生:“你告訴我快遞在哪個位置,顯示3月5日就到這了。”
中通快遞摩爾城站點工作人員:“3月5日的也找不了,那一堆貨,積壓的全部都是。”
站點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負責漢陽王家灣一帶20多個區域的中通快遞配送業務,目前有4個區域因為快遞員辭職,無人送件。
中通快遞摩爾城站點負責人:“這里開園的時候差不多有一二十個人,現在只剩下七個了。”
這位負責人告訴記者,《快遞市場管理辦法》實施以來,出現了部分快遞員辭職的現象。目前,他們也在積極想辦法,通過其他站點調配人員。“省公司在協調周邊網點派人過來搞集中性清理,集中性清理如果快的話,3天左右可以把積壓的快遞清掉。”
另據中新經緯報道,針對“多地中通快遞嚴重積壓,包裹無人配送”等消息,中通方面13日午間回應稱,中通整體網絡穩定、服務正常,消費者如有快遞服務相關問題,可以撥打中通官方服務熱線95311,或聯系當地中通網點。
近日,快遞行業迎來重磅變化。
3月1日,《快遞市場管理辦法》正式實施,快遞企業未經用戶同意擅自使用智能快件箱、快遞服務站等方式投遞快件,將面臨3萬元以下的罰款。該新規一經發出引發大量網友和業內人士關注。
有快遞員反映,“以前30分鐘送完的快遞,現在要花12小時,但收入只增加了60元”“因為打電話太多導致手機號被封”。消費者則稱,“新規實施后,每天好多個陌生電話,真的很煩,尤其是開會的時候”。
另據新華財經3月12日報道,在購買環節流程尚未明顯改變的情況下,投遞環節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這勢必給快遞企業和快遞員帶來巨大壓力。
一位快遞員算了一筆賬:按每天投遞300個快件為例,如果投遞前需要打300個電話逐一與收件人征詢意見,以每通電話40秒(含撥號和等待時間)計算,打300個電話本身就需要3個半小時左右,這對于按件計薪、分秒必爭的快遞員來說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加之如果快遞員頻繁地撥打電話,給收件人帶來了煩擾,也面臨被拉黑、被限制呼叫等各種可能,通話費用、手機電量都吃不消。
在中國快遞協會科技信息部負責人王大力也認為,如果按照日均3.6億件中有2.6億件需要電話聯系的話,將會額外增添巨大的社會成本和能耗負擔。
新規執行以來,各媒體平臺曝出快遞員大量離職,快遞企業無法承受高額罰款,或將提高快遞服務價格,一些快遞員呼吁提高計件薪酬標準,甚至反對新規的相關規定。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劉雪梅 攝(資料圖)
王大力建議,取消電商平臺賣家現有“銷售商品+快遞(包郵)”的捆綁模式,將購買商品與購買快遞服務兩個購買行為及選擇分離。消費者在選擇購買快遞服務的同時,可選擇自己喜歡的投遞方式。
王大力說,如進行以上調整,現有快件投遞環節的巨大溝通成本將不復存在。隨著消費者長時間在電商平臺對快遞服務進行自主選擇,品牌、服務、價格等各方面占優的快遞企業將獲得更多的選擇和發展,有利于真實地反映各快遞企業的綜合實力,促進快遞企業間的良性競爭。
3月7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再次走訪多個網點并采訪多位快遞小哥、網點老板和驛站負責人,了解新規實施首周的變化。
一家頭部快遞公司人事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目前該公司快遞員缺口量比較大,春節返工后,京津冀地區快遞員離職率明顯升高??爝f新規出臺后,目前京津冀地區快遞員缺口達300余人,快遞行業企業招聘壓力巨大。不過也有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這兩年來快遞員離職率高是普遍問題,快遞新規或許只是快遞員離職誘因之一。
除此之外,記者了解到,已經有不少快遞公司在加速推廣智能電話詢問收件要求的覆蓋率,“以前這些事都是可做可不做的,現在是必須要做了,還得加速布局。”一位業內人士還提到,全網點上下完全走上正軌依然需要一些時間。“一個月后估計會好很多。”一位驛站負責人向記者表示。
有消費者向記者表示,比起前幾個月,這幾天確實接到更多快遞員的電話詢問收件方式。但是有不少“社恐”還是希望能自己在小程序上選擇收貨方式。“有時候在開會怎么都掛不斷電話,這種情況就直接放驛站了我也沒意見。”一位消費者表示。
也有消費者向記者表示,新規實施后,以前詢問要不要送貨上門的電話居然變少了,基本上所有的快遞都直接放門口了。他感覺“這樣挺好的,以前還要自己去取,現在直接放門口,方便多了”。
3月13日,中國青年報刊發題為《快遞員不該承擔送貨上門的全部成本》一文指出,消費者叫好的另一面,是一線快遞員的為難。一律送貨上門,意味著工作量的提升,派送效率會大幅下降,直接影響到快遞員的收入。據悉,部分快遞公司出現快遞員離職現象。據海報新聞報道,消費者所期待的送貨上門,似乎并沒有全面落地,有的快遞員還是執行老辦法,并且直言,“派送費太低了,等漲價了我一定給您送上門”。
快遞新規的落地,本身就是從立法層面,對快遞公司無視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做法,進行系統性糾正。它所產生的新問題,不是規定本身錯了,而是市場的利益分配格局沒有調節到位。消費者和快遞員之間,并不是零和博弈的關系。保障消費者“最后一公里”的選擇權,和保障快遞員的收入,二者能否同時實現,快遞公司的利益調整是關鍵一環。
快遞新規落地后,最需要調整適應的,是快遞公司??爝f公司必須意識到一點:“卷”價格的競爭不可持續,隨著消費者對服務品質的需求提升,快遞行業要從拼價格,過渡到拼服務的新階段。面對行業發展的新局面,快遞公司不能讓一線快遞員承擔送貨上門的全部成本。它們更應該做的,是對派送標準和流程重新梳理,不斷提升服務質量和運營能力,通過降本增效、優化服務來提升盈利能力。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湖北經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趙雯琪)、中國青年報、新華財經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劉雪梅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