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5-09 18:59:43
◎工信部發布《鋰電池行業規范條件(2024年本)》(征求意見稿)和《鋰電池行業規范公告管理辦法(2024年本)》(征求意見稿)。其中提到,擬引導企業減少單純擴大產能的制造項目,加強技術創新、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5月9日,資本市場電池板塊迎來集體上漲,億緯鋰能漲幅5.56%,寧德時代漲幅3.04%。分析認為,上述文件如正式實施,將對提價和質量提升都有好處。
每經記者 胥帥 每經編輯 文多
減少單純擴大電池產能,一份重磅文件引爆了5月9日的電池板塊,寧德時代等龍頭股上漲。
5月8日,工信部發布《鋰電池行業規范條件(2024年本)》(征求意見稿)和《鋰電池行業規范公告管理辦法(2024年本)》(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
“征求意見稿”的“產業布局和項目設立”部分提到,要引導企業減少單純擴大產能的制造項目,加強技術創新、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征求意見稿”中還對電池能量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多位受訪學者、電池企業高管向記者表示,“征求意見稿”具有促進電池行業高質量發展的積極意義,如正式實施,能防止產業惡性競爭、遏制產能低效擴張、培養壯大優質企業。
5月9日,資本市場電池板塊迎來集體大漲,億緯鋰能漲幅5.56%,寧德時代漲幅3.04%。
在業內人士看來,電池板塊上漲和5月8日的兩份文件有關。
5月8日,工信部發布《鋰電池行業規范條件(2024年本)》(征求意見稿)和《鋰電池行業規范公告管理辦法(2024年本)》(征求意見稿)。
“征求意見稿”的“產業布局和項目設立”部分提到:引導企業減少單純擴大產能的制造項目,加強技術創新、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生產經營和工藝水平”部分則提到:鋰電池企業應具有鋰電池行業相關產品的獨立生產、銷售和服務能力;每年用于研發及工藝改進的費用不低于主營業務收入的3%。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文件對能量密度的要求較以往有上調。“產品性能”部分要求:
使用三元材料(鎳鈷錳酸鋰)的能量型單體電池能量密度≥230Wh/kg,電池組能量密度≥165Wh/kg;使用磷酸鐵鋰等其他材料的能量型單體電池能量密度≥165Wh/kg,電池組能量密度≥120Wh/kg。
功率型單體電池功率密度≥1500W/kg,電池組功率密度≥1200W/kg。
單體電池循環壽命≥1500次且容量保持率≥80%,電池組循環壽命≥1000次且容量保持率≥80%。
一電池裝機量排進全國前十的電池企業副總經理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征求意見稿”是對行業發展有積極意義的政策,如正式實施,有助于創新發展新質生產力、防止產業惡性內卷、遏制產能低效擴張、培養壯大優質企業。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也肯定了“征求意見稿”促進電池行業高質量發展的積極意義。他認為,若通過規范和提高標準過濾掉一些不達標的企業,對提價和質量提升都有好處。
真鋰研究首席分析師墨柯則表示:這其實表明電池行業的產能不是隨便可上,上的是先進產能,指標要求都高。“同時擬對產能利用率提出50%的紅線要求,進一步表明了對于產能建設的嚴謹態度——不僅有質的要求,還有量的限制。從實際操作來看也不會有大影響。”墨柯說道。
從產業現狀看,電池行業過去兩年的擴張勢頭較為兇猛。
今年1月,前瞻產業研究院對2024年中國動力鋰電池行業供需平衡作了一個分析。根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披露的數據,近年來,我國動力鋰電池產能快速擴張,截至2023年6月,我國動力鋰電池產能已達1860GWh。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預計:到2025年,我國動力鋰電池產能很可能超3000GWh。產能利用率方面,截至2023年6月,我國動力鋰電池行業產能利用率已降至40%左右,到2025年產能利用率很可能降至35%左右。
從億緯鋰能、欣旺達等電池企業年報披露的出貨數據看,去年電池出貨量增長明顯。
億緯鋰能去年動力電池出貨量達28.08GWh,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64.22%;儲能電池2023年出貨量達26.29GWh,同比增長121.14%。截至2023年12月底,公司46系列大圓柱電池已經下線超過425萬只,正式實現了商業化交付和應用。公司同步規劃了沈陽、成都等地超50GWh產能的建設安排。
欣旺達去年的動力電池出貨量合計11.66GWh,實現收入107.95億元,營收占比22.55%。同時,公司提到將繼續穩步推進產能建設,實現基地與客戶整車基地的區域化戰略布局,并計劃陸續在西南、華北等地區建設生產基地。
今年一季度,電池產業產銷率仍在增長。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的最新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動力和其他電池累計產量為184.6GWh,累計同比增長33.5%,累計銷量為167.7GWh,累計同比增長35.5%。
不過從投資主體來看,3月少見頭部企業對電池材料項目大手筆投資,百億級項目僅一個。除此之外,當中不乏釩電池、鈉電池等其他電池技術的產能擴張。在業內人士看來,眼下的電池產業仍然存在結構矛盾,優質產能還是相對稀缺。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