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5-21 08:32:55
◎“此次涉及商家碼的打通,因涉及商家與個人等多方交易主體,涵蓋收退款等更為復雜的資金往來,需多方聯調、測試和反復驗證,既需要技術能力又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和資源推動落地。”
每經記者 王郁彪 每經編輯 劉雪梅
互聯網用戶交融最多的一次互聯互通來了。
5月20日,京東支付與微信支付官宣將于近日實現互聯互通,京東支付也成為行業首家同時打通微信個人碼和商家碼的第三方支付機構。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京東方面了解到,相較于此前淘寶與微信支付的小范圍試水,此次京東支付與微信支付的互聯互通受益方涉及以中小微企業商戶和消費者為代表的絕大多數移動支付用戶。用戶規模上,市場信息顯示,京東支付用戶數超過5億人,微信支付用戶數則超過10億人。
互聯網碼付的場景則更多的聚集在小額支付上,大多數是居民日常生活和消費的便民場所之中,例如菜市場、早餐店、超市便利店、水果店以及社區周邊的各類服務性網點、城鄉廣泛分布的農貿市場、交易市場等,用京東金融App就可以掃微信收款碼。
記者同時了解到,此次互聯互通的實現,是在不增設碼牌、不改變平臺收款功能的情況下,提供多元支付選擇。兩家都擁有龐大活躍用戶基礎的支付企業的合作,也進一步加速了互聯互通的實現。
有接近雙方的業內人士向記者分析稱,這次除了是行業中用戶交融最多的一次互聯互通之外,也是行業第一次大規模商業化推廣合作的互聯互通。
“此次涉及商家碼的打通,因涉及商家與個人等多方交易主體,涵蓋收退款等更為復雜的資金往來,需多方聯調、測試和反復驗證,既需要技術能力又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和資源推動落地。”該業內人士補充。
事實上,移動支付作為基礎數字設施,在過去很長時間內,扮演著消費交易應用樞紐角色,推動著實體經濟等的發展。但此前,各平臺“支付不互通”的問題也的確存在。
2019年人民銀行印發的《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中,明確提出推動條碼支付互聯互通打通條碼支付服務“壁壘”,實現不同App和商戶條碼標識互認互掃。
2024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非銀行支付機構監督管理條例》中,明確了支付機構小額、便民服務宗旨。同時推進互聯互通,擴大生態開放。
今年2月,“淘寶部分訂單或跳轉微信支付”一事登上熱搜,當時,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在微博表示,此次微信支付接入淘寶,是構建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標志性事件,“各大平臺互聯互通,受益的是消費者,更是中國經濟”。
互聯互通不僅是技術、運營、格局上的問題,更需要投入大量的資源才能真正意義上實現,是一項具有一定復雜性的系統性工程。隨著越來越具有規模性的多互聯互通的到來,中國社科院金融所支付清算研究中心主任楊濤認為,“有利于競爭秩序的優化,以及支付服務規模經濟效應的提升”。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