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4-05-30 00:10:56
每經編輯 王月龍
央視新聞消息,當地時間5月29日,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副部長金與正發表談話,稱朝鮮從28日晚開始通過氣球向韓國投放大量廢紙和污物。
當地時間2024年5月29日,韓國首爾,90多只疑似朝鮮散布氣球在朝韓邊境地區一帶被發現,其中部分氣球已落地,其余仍飄浮在空中。據悉,落地的氣球上還掛著塑料袋,里面裝有疑似糞便的污穢物。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金與正表示,此前韓國已多次向朝方投放裝有污物的氣球,今后朝方將以韓國投放量的幾十倍來應對。
證券時報消息,據韓聯社5月29日報道,韓國聯合參謀本部(聯參)29日表示,朝鮮昨晚開始向韓國空飄大量裝有污穢物的氣球,目前已在江原道、京畿道、慶尚道、全羅道、忠清道等全國各地發現150多個。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150多個氣球中,部分氣球已落地,其余仍飄浮在空中。聯參表示,韓軍化生放迅速應對組(CRRT)和爆炸物處置組(EOD)正在進行地面氣球的回收工作。經確認,氣球運載的物品有污穢物和垃圾等,有關機構正對其進行精密分析。聯參指出,朝方此舉明顯違反國際法,是嚴重威脅韓國國民安全的行為。與空飄氣球相關的所有責任都在朝鮮,韓方嚴正敦促朝方立刻停止反人倫的低級行為。
聯參表示,將同國土交通部、行政安全部、警察廳等有關部門緊密合作,制定國民安全對策。目前也在和聯合國軍司令部密切合作。有關部門還提醒民眾在發現不明物體時應避免直接接觸,并迅速向附近軍部隊或警方舉報。
據央視新聞總臺記者5月26日消息,朝鮮國防省表示,針對美韓無人機對朝空中偵察、韓國發放反朝宣傳單等反朝行為,朝方已經發出警告,為了維護自身的主權和安全,可以采取必要的軍事措施。朝方將對上述挑釁行為采取攻勢應對。
朝鮮國防省副相金剛日25日發表題為《要以強大自衛力量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和安全利益》的談話。談話稱,近期美國和韓國空軍利用各種空中偵察手段公然加強對朝鮮的敵對性空中偵察活動,嚴重侵害朝鮮的主權和安全。韓國在朝韓邊境地區利用氣球散布反朝宣傳單、韓國海軍和海警各種軍艦以機動巡邏等種種借口頻繁地侵犯朝鮮海上邊界線。頻繁的海上邊界線侵犯行為將會招致危險的后果。對此朝方已警告過,為了維護自己的主權和安全,可能采取必要的軍事措施。
談話稱,朝鮮最高軍事領導層24日向軍隊下達指示,針對敵人上述侵犯朝鮮主權的挑釁行為,要采取攻勢性回應措施。朝鮮的主權和安全利益受到侵害時,朝鮮軍隊將立即采取行動。
另據參考消息,據路透社5月26日援引朝中社報道,朝鮮國防省指責美韓在朝韓邊境附近加強偵察活動,并警告說,一旦主權和安全受到侵犯,將采取行動。
朝鮮國防省副相金剛日說,5月13日至24日美方至少出動了16架次RC-135和U-2S戰略偵察機,以及RQ-4B無人機對朝鮮半島進行戰略偵察。他指責韓國軍方頻繁巡邏并不斷侵犯海上邊界,挑起軍事緊張局勢。他同時批評韓方用氣球向朝鮮發送傳單,稱這是“危險的挑釁”。
他在朝中社發表的一份聲明中說,即便在此時,美韓空軍仍在全天不間斷地進行與戰時水平相當的空中偵察。他說:“我們將在國家主權和安全利益受到侵犯時立即采取行動。”
據中國新聞周刊,自2022年朝鮮半島緊張局勢不斷升級以來,朝韓各自恢復了試射洲際導彈、舉行大規模聯合軍演等多樣的對抗方式,但向另一方“扔垃圾”,還非常罕見。
2015年8月4日,朝韓非軍事區韓方一側傳出兩次爆炸聲。韓軍步兵第一師團的兩名士兵重傷,一人雙腿截肢,一人單腿截肢。這是2000年以來,非軍事區第一次發生韓軍士兵觸雷事件。韓國認為,朝鮮士兵越境埋設地雷,目的之一就是報復脫北者團體在邊境散發的反朝傳單。
韓國民間團體通過空飄氣球的方式,向朝鮮境內散發攻擊朝鮮領導人及體制、傳播韓國流行文化的傳單,是半島由來已久的一種“心理戰”。在此背景下,2012年金正恩成為朝鮮最高領導人后,相應升級了對傳單問題的反制措施,包括設置風向標,增加部署擊落氣球的高射機槍陣地,加強相關防空演練等。2014年10月,朝鮮正式宣布開始“消滅氣球的戰斗”。
2023年,韓國憲法法院正式裁定《禁止散發反朝傳單法》違憲。當年9月,一個“脫北者”團體用20個大型氣球向朝方空飄了20萬張傳單、1000個U盤和200本宣傳冊。今年5月,該團體又用20個大型氣球空飄了30萬張傳單和含有韓國歌曲的2000個U盤,氣球上還懸掛了攻擊金正恩標語的橫幅。
分析指出,朝韓早已全面中斷對話接觸,金正恩去年12月已將韓國從“同胞”重新定性為“敵人”,這意味著面對愈演愈烈的“傳單心理戰”,朝鮮已無法使用對文在寅政府的“威脅中斷接觸”的措施應對。
值得注意的是,5月24日,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剛剛主持召開勞動黨中央政治局會議,就軍事反制措施進行指示。金剛日第二天發表的談話,正是為了具體闡述“最高軍事領導層”的指示。這意味著,啟動“垃圾戰”,很可能就是政治局會議上提到的維護朝鮮主權和安全的軍事活動任務之一。
編輯|王月龍 蓋源源
校對|盧祥勇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央視新聞、中國新聞周刊、證券時報、參考消息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